清明节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更是我国极为重要的传统节日。现代人提及清明节,往往会首先联想到祭祖扫墓,却忽略了这一习俗其实源自另一个节日——寒食节。寒食节通常在清明节前一两天,因时间相近,寒食节逐渐被清明节融合。提及寒食节,经常会想到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的苏轼的《寒食帖》。然而,此书帖虽名扬四海,人们往往只关注它的字,而常忽略了帖中的内容。其实深入了解书帖内容,对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是苏轼是大有裨益的。
第一首诗:“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
此诗开篇便点明苏轼来到黄州的时间,还历数了寒食节的次数,透露出时光流逝的无奈。他意识到人应该珍惜春天,但春天却不会由人惋惜,而是径自地离去了。今年的雨更是带来了秋日般的萧瑟之感,通过“苦雨”一词,读者能够感受到苏轼的无奈感。
接下来的几句,描写了海棠花被泥污玷染,仿佛美丽被暗中夺去了。“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这句话充满了无奈和无力感,仿佛时间和命运在暗中默默地消逝,而自己却怎么也无法挽回。最后几句“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则将自己比作病中的少年,病愈时胡须已经变白,形象地表达了他在经历种种后身心的疲惫和岁月的蹉跎。
第二首诗:“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诗中描绘了春雨不停,江水似乎要涌进屋内的景象。将小屋比作渔舟,使其在蒙蒙水云之中漂泊,增添了一种孤寂和无奈的氛围。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则刻画出生活的贫苦和艰难。苏轼在这样的环境中,只能以简单的食物充饥。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这句话,表达了他与朝廷的疏离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最后几句“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用阮籍“穷途之哭”的典故,既显示出他在困境中的无奈和绝望,又透露出一种无力改变现状的悲哀。
《寒食帖》是苏轼创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此时的苏轼已经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三年了,生活困顿,心境也十分低落。两首诗皆以寒食节为写作背景,上一首回顾自被贬以来的岁月,感叹春光易逝、人生无常;下一首描绘寒食节当日的凄凉景象,抒发了自己身陷逆境的孤寂与绝望。
《寒食帖》的两首诗,不仅是苏轼个人遭际与情感世界的写照,也承载了宋代士人面对政治挫折、生活困顿时的精神风貌与人格追求。诗中对春光易逝的咏叹、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逆境生活的描绘,以及对个体命运的深刻反思,可以说,都具有着普遍的人文关怀与历史价值。
最后总结一下,《寒食帖》不仅是书法的神品,上面的诗歌也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苏轼在书写过程中,将诗文内容与书法形式完美结合,笔墨起伏间流露出诗人的情感波动。书写的线条时而流畅舒展,时而顿挫激越,恰如其分地展现了诗中由惋惜春光到感慨人生,再到身处逆境、绝望孤寂的情感变化过程,实现了诗、书、情的高度统一,称《寒食帖》为“天下第三行书”,这是实至而名归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