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晃就过去了一年,去年今日的文史调研会犹在目前。欣慰的是我们看到了兰溪乡土文史研究步步深入、硕果累累、方兴未艾,遗憾的是桃花坞已成断垣残壁,古城的复兴遥遥无期。

那次调研会上原市长蔡艳和陈伟先生作了主旨发言,陈伟先生说:文史是基础,但要跳出文史看文史,让文史活起来。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再转化为一个文化品牌,如同陈寿的《三囯志》转化罗贯中的《三囯演义》,再转化为当代电影《三囯演义》。又说:要立足兰溪跳出兰溪,跳出兰溪看兰溪,打造一个折射整个中华民族兴亡的标杆文化品牌。蔡艳则说:古城建设是兰溪重生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这一仗要打五年,要做到全市动员、细分任务、组织保障、资金保证,把兰溪古城打造成囯家级文史新地标。(根据笔者现塲记录)调子可谓高矣!我也被点名发了言,讲了二句实在话,我说:希望蔡市长在兰溪多蹲几年,等古城复兴有个结果再走;也希望陈伟先生把我们兰溪这个项目当作自己的终身事业来做,不要半途而废。不料我的话一语成谶,过不了多久蔡拍拍屁股走了,陈也与兰溪人民玩了失踪,扔下了桃花坞地块的一片废墟和180亿債务。个中迷雾有谁能揭开?


再以后书记也走了。当然,新书记和新市长也先后到任,希望新班子敢于担当,圆兰溪人民一个古城复兴的梦,起码把桃花坞地块的废墟问题解决掉。
尽管城头变幻,但民间的文史热並未消退,市历史文化整理工程办公室也担负起指导责任,作出了自己的努力。这期间兰溪文史与文献研究会成立了。




研究会在筹备期间先后众筹出版了《兰溪櫂歌》和《正德兰溪县志》,成立后又陆续出版了二期《兰溪文史文献》和众筹出版了《光绪兰溪县志》,研究文章层出不穷发表在各级报刊,可谓硕果累累。


更可喜的是由兰溪市历史文化整理工程办公室收集编印的一套历史文化丛书也由团结出版社正式出版:





民间自行众筹的《兰皋风雅》和《兰溪历代诗词》也先后面世。同时,在市政协和发改局的努力下诗路兰溪的基础工作已经开了一个好头。


单个的兰溪历史文化名人研究也更加深入,除李渔研究会外,先后成立了《范浚文化研究会》、《叶诞文化研究会》、《章懋文化研究会》,在市委宣传部支持下还召开了首次赵志皋文化研讨会:



无论是民间或者是相关部门,对兰溪历史文化研究是有热情有作为的,而且已经出了不少成果,这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希望新一届地方政府实事求是、量力而行,重拾兰溪文化复兴梦,让兰溪这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重放光彩。

2019.7.6晚施福山于兰溪黄龙洞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