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武志红老师的一段视频,题目是《5分钟冥想练习,带你找到真正的热爱》。
做法是:找一个自己舒服的姿势或站或坐或躺,保持身体中正,闭上双眼,把意识沉到自己的脚尖、脚背,再到小腿、胳膊、手指。然后想象自己面前有一个能量球,不要管它的大小颜色和质地,两只手轻轻托着它,把自己最大的梦想扔进去,看看会有什么变化,再一次把自己想要的或者渴望的扔进去,看看它又有什么变化。
我很好奇,也按照他的引导去做。坐在椅子上闭上双眼,开始冥想,意识从下往上游走,感觉在它关注的地方,有东西像微风一样轻柔地拂过。在自己面前,出现了一个银光闪闪、不停旋转着的球体,清凉却还带着一点温暖,就像太阳一样,在不断向外抛出着银色的火焰,点点银光闪烁。它被我用双手托着,美丽而又炫目,这就是我自己的能量球。
当听到武志红老师让把第一个梦想放进能量球中时,我能想到的是在退休前的数年里,工作上能顺顺利利,能再取得一些成绩,结果把它扔进能量球的时候,球一下子被压得瘪瘪的,颜色也黑了好多,球的表面没有了能量的对外抛洒,这让我很是惊讶和不安;当让自己把第二个梦想扔进能量球时,我把自己想要一份长久真挚细腻的感情放了进去,能量球一下子膨胀起来,表面的火焰大涨,抛洒出了五彩的小粒子,更是出乎我的意料。扔进去的这两个想法,是脑中即时出现的,并没有细致思考。
随后,武老师解释说,这是自己在跟着老师学习心理学时所做的一个实验,他当时放进去的第一个梦想是当一名心理学家,结果能量球变小了;第二个梦想是游山玩水和摄影,能量球变得很大很大。
能量球实验给了自己什么启发呢?他认为,看起来成为心理学家是他的梦想,但里边藏着很多复杂的信息,藏着他自己的一些痛苦和一些问题,如果把它当成人生中最重要的目标,全力以赴投入其中,可能会带来很深的遗憾。而旅行和摄影里边藏着自己由衷想做的事情,真诚的发自肺腑想做的,才是不会让自己最终遗憾的。
这个实验也让我思考,如果自己继续往能量球里边扔东西,比如扔进写作、成为作家,它是变大还是变小呢?我觉得在不知道有这个实验之前,第一次做的时候应该是比较准的,但还是可以试一试,结果把它扔进去之后,能量球确实变大了;我把旅游、休闲扔进去,它又变小了……
我的热爱是什么?不是事业上的野心与成功,也不是彻底的放松,它们是发自我的大脑,是意识和理智权衡利弊之下的选择;而内心的渴望与召唤不是它们 ,希望的是自我成长。就像周五上课时老师讲的,我们在做选择时,潜意识比理智靠谱。如果自己只是一味地不计代价地去追求所谓的成功和彻底的放飞,等到自己临终时肯定会后悔。
但自己的衣食住行还离不开工作,要依赖那份工资来生存,这是经济基础,所以不可能放弃,只能把它的位置向后放,看得不要太重,淡然处之。把内心真正喜欢的往前提,多花一点时间,去获取和精进。两者兼顾,其中平衡需要自己好好去把握。
大事靠心、小事用脑,这是这几天不断徘徊在脑中的一句话。人生大事面临关键选择的机会只有几次,比如高考、婚姻、就业等,要用心去感受自己真正的需求。平平凡凡的日常,更多的是小事,积极用脑袋去思考,持续做好当下的事情。
每天进步一点点,积累积蓄能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