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住再解开,不能用的文字用xx代替。]
春天来了,黄花菜最先发青,还有细心草和萃谷。我擓(Kuai)上小箩筐,拿上镰刀,去地里给羊剜(Wan)草。这就是我的童年生活。父母都不识字,不知道读书是什么。
稍大一点,我去了曹家祠堂,那里是个小书房,大孩子们在书房里上课,我也在里面充当小学生。老师是城里来的女老师,姓熊,我们都叫她熊老师。我最喜欢听熊老师给我们讲欧阳海的故事了。
我也读起了《欧阳海之歌》,很多字不认识,隔过去,只求能把故事记下来。小伙伴聚在一起,互相讲故事,你讲一个,我讲一个,有个小伙伴也讲欧阳海的故事,他把欧阳恒文讲成欧阳旦文,欧阳恒文是欧阳海的父亲,整本书下来,“恒”都读成“旦”。识字不识字,先认半个字。
老师说,认字要认准,不能用同音字代替。她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说有人写信时写道:"弟弟妹妹肚(都)大了,分的粮食狗(够)吃了。我们笑得前仰后合。
8岁那一年,我正式上了小学,在椒房院,李怀德老师教我们。李老师教我们每天写一张小楷一张大楷,教我们“视唱练习”,教我们打算盘。教我们背诵“老x篇”。
那时我们贫下中农,家家都有一套《xxx选集》,共四卷,是唯一的课外读物,小孩子读不了啊,除了老师教读《湖南xx运动考察报告》,《中国社会各xx的分析》两篇外,再没有阅读过。“读xxx的书,听xxx的话,照xxⅹ的指示办事”,对我们只是口号。
小人书倒是喜欢的,但也找不上几本。有幸碰上两个《红灯记》、《沙家浜》的剧本,这便是我童年接触到的文艺作品。
我的童年没有书。初中高中四年里,也只读过一本《海岛女民兵》的小说。
山里孩儿多么可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