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庆大观十里中心学校汪琼
对绘本课程的开发,我曾是狂热追随者和坚定行动派,但两年的支教生涯,面对那些还没有开花就伤痕累累的生命,很多想法和行动都转了弯或换了道。绘本对那些特别的小孩而言,与其说是阅读课程,还不如说是疗愈手段。幸福的家庭未必都相似,但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句话,对各种特殊儿童,同样适用。对这些孩子而言,教育的焦点如果不是先关注心灵的愈合和重建,却企图让他们习得读书、学习的能力,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因为学习和成长,源于心灵,归于心灵。
一、对他,这是一味味良药
三个礼拜过去了,早操时看见图图又从口袋里翻出那张纸片儿瞧一瞧,再小心塞进去。我以为他早弄丢了,没想到好珍藏着,这里面藏有成年人可能完全会忽视的小秘密——前段时间吴艳含老师借我们班执教绘本读写课《勇气》时,设计了一份学习单,让孩子们听读完绘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补充写话:
勇气有很多种
有的令人敬畏
有的平平常常
总之,不管哪一种
勇气就是勇气
勇气不是
勇气是
公开课,后面坐满了老师,图图是无法四十分钟安安静静一动不动的,我坐在他身边,边听课边照看着。他一直嘀嘀咕咕,旁边老师奇怪看着他。其实他是通过不断重复老师和同学的发言来吸收和消化上课内容,尽管口齿不是很清楚。我打着手势、咬住嘴唇暗示他控制自己,他也跟着我咬住嘴唇。我小声提醒他:“图图,你是有勇气的小孩,可以控制自己,不能想说话就说话。你觉得勇气不是什么?”他看着我,跟着重复:“不能想说话就说话。”赶紧顺水推舟:“对呀,图图真聪明,勇气不是想说话就说话。真好,赶紧写下来!”他兴冲冲画着圈儿,他没有点横竖撇的概念,所有的字都是用圆圈画出字形。吴老师找同学交流时,他站起来举着手。吴老师注意到了,请他起来。他一脸通红,结结巴巴念道:“勇气不是想说话就说话,勇气是想发言就举手。”后一句是我教的。同学们送给他最热忱的掌声,他一反平日坐不住的猴劲,低着头,两只胖胖的小手牢牢抓住课桌边,抿着嘴笑,既兴奋又似乎不好意思。
下课后,非常羡慕这一幕且沉浸在画画世界的小林,要过他那张纸,在背后画了各种小动物的图案,作为礼物再送给图图。因此这薄薄一张纸,对图图而言,更有多重意味——他也可以被其他小孩羡慕、佩服的!其实平时的绘本课,图图只要在投影上看到自己喜欢的画面,他会直接走到讲台前,指着画面叽里咕噜讲完他觉得新鲜有趣的地方才回到座位上。他对文字的兴趣很低,但看画面的能力并不弱于其他小孩,孩子们并没有觉得图图有什么特别,反而觉得他的观察能力很强,比较容易接纳他。也正是不断共读绘本,他才能从刚入学时不看任何人,除了妈妈不和任何人交流,总是趴在桌子底下自个儿玩的状态中,慢慢坐下来、看起来、说起来。也正是他一点点变化,让那时刚来这儿支教、被各种真实的教育情景震得不知所措的我,恢复对儿童阅读课程化的信心。不能说具体哪一本绘本影响或改变他,所有的疗愈都是有过程的。直到今天,两年过去,他依然无法跟上同龄小孩的进度,我们讲析生字、进行课堂练习时,他依然无法进入,但他的注意力得到一定的归拢,他会一本接一本翻着教室图书柜各种图画书,甚至在看不懂图的时候让我给他念文字。他的世界渐渐向同学、老师打开,他甚至会经常牵着班上另一个更弱小的、走路都不稳当的小女孩下楼。对过去的图图而言,他的进步几乎可以用“巨大”来形容,可考试、做题对现在的他依然是难以跨越的高山大海。如果绘本是他的安全感、成长契机所在,为什么要非得按课堂规范不顾实际、不近人情地将他硬拉出来呢?也许,绘本才是他的药,慢慢疗愈年幼时那些有意无意间造成的创伤,慢慢恢复生命本该的灿烂和聪慧!
二、对他们,这是一场场和解
一年级开学,小北是快正式上课时才来报到,因为爸爸不知道报名的时间。这孩子衣服永远没有颜色,衬衫领子一边向外翻,另一边向里卷。书包永远拖在屁股下面,从开学第一本本子到期末致家长一封信全塞满了。但他识字早,认字多,读书声音好听,性格很温和,很少和同学发生矛盾。不喜欢写作业,随堂练习,写一个字,发呆两三分钟。考试自然完不成卷。如果只看他的字迹和表现,很容易怀疑这小孩是不是有问题?的确存在问题,他是单亲家庭,跟着爸爸、奶奶过。家长觉得家丑不可外扬,一直对我隐瞒着,直到孩子妈妈到学校找我,一切疑惑才有了答案。他妈妈哭着说:“汪老师,不瞒您说,我很后悔,愧对孩子,但没有回头路了。”这个动荡不居的时代,留守、分居、单亲家庭越来越多,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最后都由最脆弱无助的孩子买单。
小北的邋遢和懒惰就是为父母破碎的婚姻买下的单。可是,我依然从他善良的眼神、偶尔冒出来的绝妙回答中,找到被厚重的云层遮蔽的一丝星光。有什么是可以拨云见日呢?我们班每周上语文教材大概三节课,其它课时不是用来读书就是开展活动,或者看电影、记录片等。我留心小北,每当这时候,这个平时连眼皮都是慢腾腾抬不起来的小胖墩,眼睛居然会咕噜咕噜转着。那段时间,以“单亲家庭”为线索整理了几本绘本:《我的爸爸叫焦尼》《猜猜我有多爱你》《大猩猩》《我妈妈》,陆陆续续和孩子们分享。做《猜猜我有多爱你》读书会时,邀请小北妈妈过来,和小北一起表演大、小兔子彼此相爱的场景。那一瞬间,小北眼睛都笑歪了,平时他的脸总是铁板一块。分享《大猩猩》后,我对所有的孩子说:“大人们分开,是后来发现彼此不合适在一起,跟小孩没有任何关系。他们虽然分开了,对小孩的爱并没有减少,只是太忙了,就像安娜的爸爸一样。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做最好的自己。”班上这样的小孩五个,眼角的余光发现其中两个敏感的孩子眼圈红着,微微低着头,小北的嘴翘着……
单亲家庭的小孩,容易将父母离异的事实错误归因为自己的不好,深深恐惧因此失去父母的爱,由此活在自责和自卑乃至恐惧中。外在各种不可理解的行为,其实都源于心中那巨大的黑洞。有时候,对症阅读,也是一种疗愈和重构。后来,我们读《我妈妈》,让孩子们照着句式仿说,小北举手站起来:“不管我妈妈是孕妇,还是个大胖子,或小店主,她都是我的妈妈。”我将他的名字夸张地写在“今日之星”里,他小小得意地笑着。其他孩子奇怪而羡慕地望着他,不明就里。只有我知道这非常平常的一句话对小北意味着什么:妈妈已经再婚即将有新宝宝,妈妈平时忙着做生意很难照顾他。就算这样,妈妈依然是妈妈。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我接纳妈妈现在的一切。因为我爱她,她也爱我。”
有一天小北忽然对我说:“我再也不要做个懒孩子了。”如今,为了他自己这句诺言,他奋力和过往一点点斩断链接。
三、对他们,这是一座座房子
卢安克接受柴静采访,谈到留守儿童时说过:“中国的留守儿童将来会成为一个失控的因素,除非我们能给他们带来归属感。”我们班,留守、单亲、特别儿童加起来,大概三分之一,在农村,大致属于普遍情况。留守的孩子,基本跟着老人生活,这些老人大多不识字没文化,更不懂得教育,将溺爱当成是武器,驯服这些没人引导的马驹儿,哪知带来更多的暴烈或分裂。小海就是这样的小孩。姑姑过来参加家长开放日,下课大惊失色找到我:“老师,我真不敢相信小海在学校会是这样子:胆小,懦弱,连话都不敢说。他在家里,简直是小霸王。爷爷奶奶哪怕说重了一句话,就在地上打滚耍赖,不答应绝对没有人拉得起来,说一不能二。”也是那一次,才知道小海的遭遇,两三岁爸爸妈妈就分开,哥哥跟着妈妈,他跟着爸爸,但爸爸基本在外打工,他一直由爷爷奶奶带大。老人心疼孩子,各种宠,各种不准外人说自己孙子不好。家庭教育不仅指望不上,不雪上加霜就是万幸了。怎么办呢?孩子的塑造除了家庭,学校亦是关键,尤其在农村,老师是最后的屏障。而我也深深知道,抛开家庭影响,学生的可能性常常取决于老师的眼睛。如果我们深深相信成长是生命的天性,大部分孩子都有学习潜力,他们学习跟不上,班级融不进,大多源于心理障碍,而不是智力因素,那么我们会抱着希望去摸索,会努力寻找解决的途径。相反,如果因为嫌弃或绝望,放弃一切努力,这些潜意识的念头很快就会被靠直觉感知世界的孩子捕捉到,化为他们心中更沉重的石头,直到被一点点压垮、压倒,直到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潜在因素。
我之所以对小海抱有信心,是因为他常常用怯生生带着某种渴望的眼神划过我,然后迅速藏起来。那次我们班排练六一吟诵节目,他手上响板的节奏总是跟不上,同学盯着他,我批评他,恼羞成怒之下,他终于爆发出在家里的执拗,和我死死横眉冷对、一言不发。将他叫到舞蹈室外,用没有任何商量的语气下最后通牒:“这不是在你家里,你想怎样就怎样。班级的节目,你想上台,就必须跟上节奏,否则你就没机会。这是原则问题,你想耍横绝对行不通。练,我陪你;不练,你回教室。点头或摇头,你表个态。”我亦非常坚决地盯着他,他眼中的气焰慢慢熄灭,轻轻点了一下头。我数着节拍他跟着练习,渐渐跟上了,后来也上了台,在台上站得笔直而专注。
我很少对孩子回避真实的状况。如果现实就是如此,美化没有任何作用,培养对难以改变的现实积极态度和行为,训练孩子面对孤独无助状态的应对能力,我觉得更实在。我常常对这些父母根本顾不上的孩子说:“父母需要打工挣钱养家,否则哪来钱养活你和全家?那你们怎么办?自救啊!”孩子问我怎么自救,我说:“读书啊,和书交朋友好处多多。你所有的问题书上都有答案,甚至你父母在你身边未必能帮到你的问题,书都会帮你解决。好书,就是你们的老师、父母、房子。”道理孩子都懂,坚持用行动说话其实很难。我们共读《小种子》,孩子们看到一路上种子们被太阳烤焦、被冰雪冻毁、被海水淹没、被沙漠旱死、被小鸟啄、被田鼠咬、被同类挤压、被人类踩踏,九死一生小种子才开出巨型花,高过人群、高过房子、高过大树。最后秋风起,开始新一轮种子旅程。听完,孩子们沉默了很久很久——可贵的沉默。和小种子对话时,小海写下:“小种子,你拼命搭建自己的天梯,将自己开到天上。我也要像你一样搭建自己的天梯。”好的故事,常常像一束光,照亮孩子心灵的黑暗,让他从自己的世界跳出来,从更高更远的角度观看迷途的自己,重新找到行走的方向。
星期四午间去图书室借书之前,小海跑到我旁边:“老师,这本书我要还了,你能不能将后面这些古文帮我拍下来发到QQ里?”我一看,好家伙,在看《孔子》呢!我说:“不用拍。一会儿借一本带注释的《论语》就行了,孔子和他弟子说的话全在上面。看不懂就看注释,再看不懂就跳过去。”果然,他借到《论语》时,笑嘻嘻向我炫耀了一下。这粒种子,终于借着绘本的风力,扎进阅读这块辽阔而肥沃的土壤中!
绘本,对很多小孩,是视野,是能力,是素养……但其实,阅读首先面对和触及的是心灵。因此对那些特别的小孩,绘本还可能是良药,是和解,是房子,是爱,是暖,是希望,是人间四月天……
y-�':9s��p�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