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的内核是悲剧,悲剧的内核,就是生活。“能不能给我一首歌的时间……”周杰伦的这首歌响起,让我感慨这世间变化万千,在风驰电掣的快思想文化时代下,我没有一天的时间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我被这个时代牵领着,从毕业到结婚再到生孩子,从未好好停下来审视过现在的生活和自身的需求。我们该给自己放下枷锁,去搏一搏散漫自由的时光。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写道:如果给我三天光明,我会看见多少东西呀!作为四肢健全的成年人,我们何尝好好珍惜所拥有的一切。生活的嘈杂声,手机隔三差五弹出的消息,令人身心俱疲的人情世故,以及还没来得及好好消化就过了一天的朝九晚五,连呼吸都要快节奏,怕赶不上这“吃人”的变化。
在这种生活状态下,人迫切地想要追求些什么,丢弃那些奉为圭臬的规划理论和教条。我想,如果给我一天的时间完全由自己支配,我会怎么过呢?于是我给了自己这样的一天: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给这个世界带来无限的可能时,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搬一张太师椅,倚靠在屋檐下,看着这大地的一切逐渐变得温暖而明亮。我闭眼聆听鸟儿清脆的歌声,人们窸窸窣窣开始热闹起来,此时惬意的我,冥想大师打坐时的放空,平缓呼吸,超脱尘外,打开尘封一晚的心情,接下来的一天都将变得美好而有意义。
听着淘来的二手老式收音机,在“滋滋喳喳”信号不佳的电流声中,依稀听听今天的时政要事和趣闻轶事,吃着悠哉悠哉煮的清汤挂面加荷包蛋,简单却充满烟火味,享受食物带给味蕾的愉悦。这期间,没有人打扰或者发言,只有我的猫匍匐在柜台上,摇动着尾巴,嘴里发出“喵~喵~”的乖巧声。
吃过早饭,顶着不辣的太阳和着清风,挽起袖子伺弄花草,直到影子和我拉成一条直线。已到晌午,把园子里新鲜脆嫩的蔬菜一一摘进箩筐,吃不完的就分给左邻右舍,在和谐的道谢声中,相互分享各自的美食成果,重拾儿时百家饭的记忆。乡下这一点是很好的,家家敞开大门,可以走街串巷,不似大城市的钢筋铁门,拒人于千里之外。
“青色”满园关不住,这一众的绿色,似要溢出园外。望着一色的青葱,总要见点荤,于是我骑着自行车,穿过稻田,迈过溪桥,走进热闹的小镇,在和小贩的讨价还价中满载而归,每道吃食都需花费时间和精力,才能体现出它们的价值,而我恰好是那个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的人。
天空忽然飘来一朵乌云,不久雨便淅淅沥沥漫洒下来,落在檐上,成珠连串地掉下来。不必担忧,雨天更是相聚的好时候!约上三五好友,将餐食小聚搬上凉亭,就着满池荷花探讨人生,时而蹙眉,时而大笑,仿佛这世间的一切存在都有它既定的规律,风雨过后不悲不喜才是常态。
我见过有人征服巍峨大山,也见过有人背负重重行囊;我见过有人满墙满柜还在找衣服穿,也见过有人翻倒垃圾桶却在到处流浪;我见过有人高谈阔论身居殿堂,也见过有人为国为民身先士卒。大家的生活像一级一级的阶梯,有人身居高位,有人低入尘埃,有人羡慕家荷的恬静淡雅,有人褒奖野菊的肆意奔放,“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没有谁比谁高贵,都是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这些道理,都是大家头脑风暴后的只言片语所得。
坐席间,没有人带手机,也没有人低头,大家都在面对面用真心交谈着。中国人均寿命77.3岁,但我们花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的时间,哪怕只有那么几天,不用理会生活的嘈杂,不用担心错过的消息,不用应付人情世故,早睡早起过着充实且有意义的日子,哪怕只有一天。
午休过后我开始放空,然后捧着一本书静静地阅读,它可以是小说,也可以是哲理,最好是能教人怎样过好这一生的秘籍。累了,就把书扣在脸上,在脑海中拾一些美好的回忆,或者脑补一些小说的画面,能听着舒缓的音乐就再好不过了,悠然享受这难得的午后。随着时间慢慢流逝,阳光依旧按着既定的轨道移动着。
晚饭一定要和家人一起吃,老一辈人最是爱讲故事,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青春,比英汉词典都厚,你一言我一句,煞是热闹。家人的陪伴尤为重要,这是一天劳作后的充电站,也是每天点缀生活的必需品。
夜静了,大家在欢声笑语过后,陆续步入梦境,只有我醒着,躺在天台上数星星,看月亮,想着明天没有工作要做,没有酒局要应酬,没有人情要走动,没有人逼着你结婚生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人吆喝管你,心情无比美好。
这一天就要过去了,这一天,我没有任何心理负担,没有回复任何一条消息,甚至都忘记了手机的存在,这样的一天,是远远不够的。柏拉图的《理想国》就写道:这个世界只给我们一天的时间,明天没有任何保证,我们的目标是到达明天,而不是留住昨天。
莎士比亚也说:“时间正像一个趋炎附势的主人,对于一个临去的客人不过和他略微握握手,对于一个新来的客人,却伸开了两臂,飞也似的过去抱住他;欢迎是永远含笑的,告别总是带着叹息。”
珍惜,是一种美好的品德,学会珍惜,是一种更高形式的品格,这是睡前思考。
夜深了,美美地泡一个澡,躺到温馨舒适的床上,在期待明天的太阳后,跟这个世界道一声:晚安!闭上眼睛,进入梦乡,连梦,都是甜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