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馆二厅三桥”,沈厅便是这周庄核心景点的二厅之一。
出了张厅刚走没多久,正和老公念叨着:“沈厅不知道在哪儿。”老公已经惊喜地指着前方道:“那不就是沈厅吗?”
我的视线越过攒动的人头,落在了前方逼仄的小巷中侧挂的招牌上——“周庄沈厅”,黑底金字,颇有些财大气粗的气势,非常符合沈万三的身份,毕竟人家是明朝首富,富可敌国。而这4个字也是大有来头的,它是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费孝通先生所题。
沈万三,祖籍浙江南浔镇,后随父母迁居至昆山周庄。原名沈富,因排行第三,所以被称为沈万三。“沈富”,这名字起得可真是玄妙呀,看来名字很重要,哈哈~
不过呢,在这沈厅里虽然可以看到沈万三的传奇,可沈万山却从未曾在这儿住过,可以说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沈万山是元末明初人,而沈厅建于清朝,是他的后裔沈本仁建的。
据《周庄镇志》记载,沈本仁早年有些不务正业,其父沈文渊去世后,有人预言“不出三年,必倾家者”。
沈本仁听后,仿佛被一记棒喝,他立刻悬崖勒马,走上正途——专心经营农业。后来,沈本仁拥有了良田千亩,成为周庄的巨富之家。他在原居南侧拓展建成了敬业堂,也就是眼前的这个沈厅。
沈本仁建沈厅是为了重振家业、光宗耀祖,向世人展示沈家的再度崛起和辉煌,也是对家族先辈沈万三辉煌过往的追思。
可是,我们从五湖四海涌过来,千里迢迢跑过来,头碰头人挤人,看这个沈万三半分钟都没呆过的地方,还有啥意义呢?
当然是有的!而且还不少呢。
作为"江南名豪宅",沈厅是江南水乡建筑典范,风格独特、布局精巧,砖雕、木雕、石雕工艺都很精湛。就算我这样的外行,在游览过程中都忍不住发出一次又一次的惊叹,获得了无数美的享受。
沈厅作为周庄的重要建筑,反映了江南水乡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俗,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可以拓宽眼界、增长知识。比如说,沈厅的水墙门和河埠,都是江南水乡才有的建筑,体现了人们依水而居、以水为生的生活状态。
漫步在沈厅的庭院和厅堂之间,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年代。感受着江南水乡的文化氛围,感受着古人的生活气息,身心充分地舒展开来,这种感觉很美妙。
还有一条,我觉得也很重要。在两侧的长廊上有沈万三一生起伏的浮雕介绍,除了趣味性,比如说得到聚宝盆。也有警示作用,富甲天下的一个巨豪家族也可以瞬间覆灭,人生是多么无常,那么,以平常心对待无常就是我们该有的心态。
待续……
2024年10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