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犹太人的育儿经》书摘2

《犹太人的育儿经》书摘2

作者: 燕子坞呀 | 来源:发表于2019-06-04 23:34 被阅读0次

    101、意志应该是一个重点。意志太重要了。意志薄弱对任何人来讲都是致命的弱点,意志薄弱不只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它还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杰出人物几乎都是意志非常坚强的人;而几乎所有违法犯罪者都是意志薄弱者,他们控制不了感情,抵挡不了诱惑。

    102、钻研任何一种技艺,只有长期坚持苦练,才能达到出神入化、随心所欲的境界。

    103、犹太家长在培养孩子毅力方面是这样做的:

    一、从点滴小事上培养

    二、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家长不插手不包办

    若一时搞不清孩子能不能做到,应该让他先试一试,家长再决定帮不帮、帮到什么程度。

    三、学会拒绝

    四、学会“撤退”

    五、延迟满足

    六、帮助孩子制定学习目的和计划

    七、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

    八、要求孩子学习时要一心一意

    九、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十、给孩子找点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做

    104、如果你希望孩子表现得体贴、大度、肯帮忙,你就必须身体力行,示范给孩子看。要是你自己都言行不一,孩子只会模仿你的行为,即使你把原则和指令讲得头头是道,也一点用处也没有。

    105、培养孩子从小乐于帮助他人的美德,对孩子今后具有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106、乐于助人是犹太人格外崇尚的美德。犹太儿童从小就被灌输乐于助人的思想。

    107、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精神,就成为了儿童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犹太人是这样做的:

    一、布置有用的任务

    让孩子在邻居之间或是校园里做点有益的事情,比如照料宠物,做饭,教弟弟妹妹们做游戏,或者给不幸的孩子制作玩具,这些都可以培养大多数孩子乐于助人的品质。当然,并非所有的孩子都能自发地做这些事情,必须有人鼓励他们,教他们,甚至有时需要强迫他们。

    二、父母以身作则

    要培养乐于助人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如果你希望孩子表现得体贴、大度、肯帮忙,你就必须身体力行,示范给孩子看。要是你自己都言行不一,孩子只会模仿你的行为,即使你把原则和指令讲得头头是道,也一点用处也没有。

    三、创造温馨的家庭环境

    有些父母爱孩子,教育孩子时经常鼓励孩子,他们的孩子就总是乐于助人、更为别人着想、更富有同情心。这反映出孩子效仿了你的行为。要是孩子情绪好的话,他是极有可能帮助别人的,所以努力让他保持那种状态是非常值得的。

    四、定规矩,并且解释清楚

    有些父母会对孩子说:“要是你打他,会弄痛他的。”然后他们会向孩子解释这类行为的后果,然后指出“你不可以打人”这条原则。他们用这种方法培养的孩子更具有同情心。

    108、列宁的父母乌里扬诺夫夫妇就特别重视对子女进行道德教育。他们采取各种方法,如解释、亲身示范、引导孩子经常实践、及时提醒、耐心培养习惯等,从小教育孩子尊敬长者,待人和气,举止大方。

    109、当孩子们还很小的时候,乌里扬诺夫夫妇就常常嘱咐孩子们注意自己讲话的语调,不要高声喧哗;倘若别人偶尔心情不好,对你不友好,你就应予谅解;如果有同学发音不对,应该用委婉客气的语气帮助他纠正,而不应该讥笑;如果佣人情绪不佳,愁眉不展,你应该安慰她,使她高兴起来;睡觉前不要忘记向大家问晚安,包括最小的弟妹在内。

    110、犹太人所推崇的居里夫人的品德教育方法,总结起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教育孩子必须热爱祖国。除了教孩子波兰语外,居里夫人还以自己致力于祖国科学发展和帮助波兰留学生的行动感染伊伦娜和艾芙。最为突出的是,她以祖国波兰来命名首次发现的新元素“钋”,表现了她浓浓的赤子之情。

    其次,培养孩子勇敢、乐观、坚强、克服困难的品格。居里夫人常告诫两个女儿:“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

    再次,培养孩子重实际、不空想的作风。居里夫人与子女共勉道:“我们不应该虚度此生。”

    最后,培养孩子节俭朴实的品德。居里夫人对女儿的爱,表现为一种有理智的爱,一种有节制的爱。她对女儿生活上严加管束,要求她们“俭以养志”。她教育女儿说:“贫困固然不方便,但过富也不一定是好事。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谋求生活。”

    111、培养孩子的博爱之心

    父母和孩子一起参加有组织的社区服务活动,定期帮助他人,不仅能培养孩子关心他人的品质,增加孩子的亲和力,也能教会他们许多社会技能,使他们懂得合作的重要性,以及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价值。

    112、如果父母不是某些宗教和社区服务团体的成员,不能让孩子参加社区服务,那么下列活动可以帮助孩子培养博爱之心:

    做饭时让孩子在厨房帮忙。

    参加拯救濒危动物组织。

    帮助邻居打扫卫生。

    给老年人读报。

    给小孩当家庭教师。

    和生病的小朋友一起玩耍。

    113、犹太人有这样两句谚语:愈是果实累累的葡萄,愈会垂下头来;愈是伟大的人,愈平易近人。

    114、凡品格高尚者,会永远生活在白天,事业上很少遇到绊脚石。反之,品质恶劣而又不懂自我提高修养者,永远行走在黑暗中。

    115、只有行动才能体现美德

    你要尽心、尽力,既爱你的上帝,又要爱邻舍如自己。

    116、任何场合都保持良好道德

    在任何场合都要保持良好的道德,这是一个人获得社会接纳的重要条件。

    117、想让孩子体贴他人、有思想、富有责任心,有一件事是必须做到的,那就是提高对孩子的期望。

    118、在孩子年幼时,犹太父母经常让他们去做这样一些事情:

    1.参加拯救濒危物种的组织;

    2.帮助邻居打扫卫生;

    3.给老年人阅读报纸;

    4.给比他更小的孩子当家庭教师;

    5.给生病的小孩子做玩具;

    6.给报纸写有建议性的文章;

    7.为社区或公共场所提出有见地的观察文章;

    8.去动物收容所,领养无家可归的小动物;

    9.爱心捐助,参加公益活动。

    119、没有同情心的孩子就不会明白事理,就不会同情并理解父母的难处,轻则对父母冷漠,重则遗弃父母。没有同情心的人,不可能真正爱他们的父母。

    120、《圣经》中说:如果一个人有能力救另一个人而没有去救,那么,他就违反了这条戒律:“你不可袖手旁观邻居流血。”

    121、真正的清白和真正的诚实,是可以从一个人对待金钱的态度上看出来的。只有在金钱问题上可靠的人,才可以被看作是清白、诚实的。

    122、自己的事情一定要亲自去做。哪怕你完成得没有别人好,那终归也是你自己的劳动成果。只有一次一次的不好,才能换来以后的完善。如果总是依赖别人,那么你的一生将始终与贫穷和低声下气为伴。

    123、在不少发达国家,对在校学习的孩子的要求也是非常“刻薄”的。在日本,许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做家教,在商店售货或照顾老人等,以此挣钱交学费及零用。美国人一贯教育孩子自主自立,七八岁的小孩就成了“小商人”,出售他们的“商品”来挣零用钱。美国中学生有个口号:“要花钱自己挣。”每逢假期,他们就成了打工族,自食其力。

    124、父母如何教育孩子面对和攀登这些人生的台阶呢?是牵着手、搀扶着上,还是抱着上?不同的父母会有不同的答案。显而易见,如果家长牵着、搀扶着孩子,就会使孩子产生依赖性,常常把父母当成拐棍而难以自立。如果家长抱着孩子上台阶,把孩子揽在襁褓里,那么,孩子就会成为被抱大的一代”,不经风雨,不见世面,更难立足于社会。平时,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上学接送,晚上陪读,甚至考上大学父母还要跟着做“保姆”。孩子大学毕业后找工作,又得父母跑单位,当“职介”……这样,孩子是很难自立大有作为的。

    125、犹太父母认为,再富也不能富孩子。让孩子吃点苦,有“台阶”让他自己爬。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一鼓作气”,攀上光辉的顶点。

    126、他们让孩子从小就“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增强他们动手做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犹太父母还会培养他们为大家做事的良好意识。

    127、犹太父母重视早期劳动教育通常有以下三个层面:

    首先,固定劳动岗位。给孩子确定一个长期固定的劳动岗位,如洗碗、铺自己的床等,并规定具体的标准。完成得好给予一定的奖励。有意逃避劳动的,与孩子交谈,了解其心理状况,视具体情况加以解决。

    其次,随时教授孩子劳动技能。孩子做事常常会越帮越忙,比如洗碗反而打破了碗等,这时不应责备,更不要由此叫停,而应教给他一些技巧。

    再次,选择劳动岗位应有的放矢。这里有两个原则值得借鉴:一是“推进”,孩子有哪方面的长处,可以为他选择相关联的劳动内容。如孩子喜欢看母亲做菜,家长可以让孩子试试手。二是“弥补”,孩子有哪方面弱点,则可以选择一些对他弱点进行锻炼的劳动内容。如孩子胆小羞涩,就可以安排让孩子上街购物等。

    128、父母在培养孩子做事能力之前最重要的在于训练孩子学会自己独立的思考。父母怎么在做事中培养孩子的自主思考呢?犹太家长的做法值得借鉴:

    一、分享孩子做事的快乐

    良好的情绪情感是促进孩子智能发展的重要因素。与孩子分享做事的快乐,能够使孩子经常处于正常的情绪中,并且增加他做事的热情和积极性。譬如当孩子即使做成一件很小的事时,爸爸妈妈都会真诚地邀请孩子展示一下,或者和孩子一起重新体验一遍他做事的过程。这种情绪将极大地提高孩子做事的激情。

    二、父母要学会平衡自己的权威和孩子自主之间的关系

    比如妈妈在洗衣服的时候,孩子也想凑凑热闹,在旁边转来转去,试图“浑水摸鱼”,这时妈妈不要怕麻烦或担心孩子弄湿衣服,可以拿一块小手巾给孩子,问孩子,手巾该怎么洗啊?有意识地让孩子用行动或语言来展示一下,这样孩子就会细心观察、模仿学习、产生思考的兴趣。

    三、多鼓励孩子的探究行为

    孩子的探究行为是一种主动的适应性行为。由于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内在兴趣,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用于探索的时间逐渐延长,在这种情形下,妈妈千万不要急于让孩子做自己认为有用的活动。其实孩子此时正是处于发挥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时候。

    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总是在无意识地深化自己对世界的认识,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经验和知识系统,并从中抽象出一定的规律和模式,进而增强自己的做事能力。所以,家长为了培养孩子学会做事,要像犹太家长那样,从锻炼孩子学会思考开始。

    129、每个人都会说谎,因此不必太责备孩子的行为,给他们留一些空间,且适宜地给予关心和协助,相信孩子会成为你所期望的那种人。

    130、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犯错、不断改善的过程。父母要培养孩子能够反省自己错误的能力,这比父母或他人指出其错误再改正,效果更好。

    131、他们经常给孩子们讲述犹太拉比和世界各国成功人士诚实的故事,与孩子一起面对这样的问题,帮助孩子找到比说谎更好的方式,去解决遇到的困难。

    132、犹太人面对孩子说谎时所采取的态度:

    1.父母对孩子及时进行教育。在进行教育时,必须“晓之以理”,使孩子明白所做的事情为什么不对。

    2.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应前后、内外一致。切忌在自己心情好的时候,见孩子做了错事也不进行教育,心情不好时则进行责备、训斥。

    3.父母应查清孩子不诚实的原因,并注意为孩子保密。先了解孩子说谎的原因,然后再做处理。另外,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能在家里进行教育的,不必拿到外面去。

    4.父母对孩子的批评不应重复。对比较敏感的孩子应当特别注意。

    5.父母以身作则,适时给予鼓励。当孩子愿意承认错误时,要给予适时的鼓励,让他能继续朝着正向行为发展。

    6.就事论事,不要盲目责备孩子。如果大声责备,孩子受到惊吓,这样就无法清楚知道孩子说谎的目的和动机。要营造一个客观平静的气氛,亲子之间的互动关系才有正向的发展。

    133、生活中,父母的言语、行为和姿态会自然而然地传递给孩子,从而影响孩子的能力与性格的形成。父母日常的所作所为,就是对孩子的身教。

    134、中,父母的言语、行为和姿态会自然而然地传递给孩子,从而影响孩子的能力与性格的形成。父母日常的所作所为,就是对孩子的身教。

    没有什么比强制和压迫更能抑制孩子自觉性的了,父母的暗示教育是最为孩子所接受的教育方式。

    135、犹太人很讲究教育的艺术。他们有句至理名言:“要按照孩子该走的路来充分地训练他。”他们认为,一个孩子能看懂《圣经》,却看不懂《塔木德》,那么就不能试图通过教他《塔木德》来促进他进步;如果他看得懂《塔木德》,就不要逼他学《圣经》,要在他可能懂得的事情上训练他。

    136、父母的职责就是观察孩子的好恶,给予孩子所需要的、积极的正面刺激。强迫孩子接受他不感兴趣的事物,只会起到负面的作用。

    137、在生活中父母亲的言语、心态、动作会很敏感地传给孩子,形成孩子的能力与性格。母亲的日常生活状态,就是对孩子的身教。母亲教给孩子的某种事物,固然是教育的手段之一,但不是所有的教育方式。

    138、的呢?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时间观念

    联系生活、学习实际,跟孩子讨论珍惜时间的好处和不珍惜时间的害处,使孩子认识到“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财富”的基本道理。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中,磨磨蹭蹭不讲效率的人就会被淘汰,就会生活艰难。让孩子懂得“少时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

    二、让孩子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做事拖拉是很多孩子的缺点之一,其根本原因是孩子不能一次完成一件,把需要短时间做完的作业无限期拖下去。加强专时专用、提高效率的训练可以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帮助孩子确定每次学习的时间、任务、目标要求,到时完成,评价结果。每次学习,都把三者结合起来。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对三者的要求有所区别。要让孩子尝到提高效率、增加玩乐时间的甜头。

    三、对孩子的每一项活动进行计时

    培养孩子的时间意识,要从孩子的点滴做起,不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也反映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穿衣、吃饭、收拾书包文具、洗衣物等。因此,克服磨蹭的毛病,需从不同角度入手。从孩子的实际表现出发,增加计时性活动是可行的方法。做某件事情,需要多长时间,事先设定,然后以最快的速度保质保量地进行。事后家长与孩子一起评价,调整要求,下一次争取做得更好。对低龄的孩子,如果家长跟孩子一起进行计时阅读、计时记忆、计时答题、计时劳动的小竞赛,会有更好的效果。

    四、发挥孩子之间的影响作用

    让自己的孩子跟讲效率的孩子一起学习、游戏,发挥孩子之间的影响作用。可以事先与讲效率的孩子的家长联系,请家长给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学习和游戏的过程中带动时间意识差的孩子。

    五、教孩子巧妙地利用时间

    比如,洗衣服、打扫房间卫生的同时可以听外语或音乐;一边看电视,一边做健身运动;帮父母做家务时,与父母聊天;去公园时,边跑边聊天。

    139、不结婚的人生活中没有快乐,没有幸福,没有好事。未婚的男人并不是完全的男人,缺乏女性的生活是残缺的,女人就意味着男人的家。

    140、重视对方家庭背景,选择合适的配偶才有高质量的家庭生活。倡导高质量家庭生活才会使家平安幸福。而家庭的平安幸福,是人生的一种最大的幸福。

    141、作为家长,如何与生活在梦幻世界的孩子沟通呢?向孩子敞开心扉。

    142、懒惰的人就像一堆粪便一样,令人讨厌,谁也不愿意接近这样的人。

    143、一个孩子的动手能力强不强,不仅仅关系到孩子的智能水平,而且对孩子将来的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有着极大的影响。孩子从两岁开始,就有一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迫切欲望。这种欲望随着成长而不断提高,家长若能好好利用这种欲望让他成长、学习,就能培育出优秀的孩子。

    144、让孩子自己洗手、系鞋带、扣纽扣。作为父母,就是多花一点时间,也要将方法教给孩子,努力让孩子学习着自己去做。父母现在花点时间,麻烦一点,要知道只要孩子掌握了这种方法,将来就会变得轻松起来。

    145、犹太家庭一般都有两个以上的孩子,父母对孩子的勤勉教育是从家务劳动开始的,具体安排如下:

    为3至4岁孩子安排的劳动有:

    把自己的脏衣物放到洗衣房;帮助父母收拾房间和玩具;协助父母把干净的衣物放好。

    为4至5岁孩子安排的劳动有:

    给家里的植物浇水;协助大人摆放和整理饭桌;洗碗;喂宠物。

    为6至8岁孩子安排的劳动有:

    取报纸;整理自己的房间;摆放和整理饭桌。

    为9至10岁孩子安排的劳动有:

    擦洗家具;完成做饭的部分准备工作;洗衣服;擦地板;协助清理院子。

    146、让孩子在小事上学着生存,在大事上才能有能力解决。在很多家庭中,孩子们脱下衣服,自己从不收拾。

    147、教育家们认为这样的习惯非常不好。针对孩子这个习惯,犹太母亲沙拉是这样让孩子改掉这个毛病的。她说:“如果孩子自己不收拾好衣服,就让它一直放到第二天,我也不收拾,并且绝不拿新衣服给她穿。如果她晚上把衣服折叠好,我就时常给她换新的。如果不收拾好,就总得戴旧发带、穿旧衣服。如果她把玩具偶尔丢在床上不收拾好,她第二天一定会找不着玩具了,几天之内也不能用这个玩具来做游戏。”

    这位犹太母亲说,这样孩子就会认识到自己的事要自己做,不然就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148、身为母亲,没有任何理由逃避自己育儿的责任。

    149、孩子就是父母的翻版,父母对工作、对休闲时光的态度,不久将成为孩子对人生的态度。你希望孩子怎样,你就会怎样。

    150、通过遵循父母的教导而学习,或者是通过观察父母的行为而进行模仿。

    在家庭中,父母的行为比他们的谆谆教导要更有说服力。

    151、父母想要孩子养成什么样的生活习惯,并不需要天天挂在嘴边,只需自己做出榜样,让孩子模仿和感知。

    152、理解孩子的报复行为。孩子的报复通常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有些孩子在他人面前使父母感到窘迫。

    有些孩子打破对父母来说非常心爱的物品。

    有些孩子伤害年幼的弟弟妹妹。

    有的孩子离家出走。

    有的孩子打碎窗户或者是有价值的东西。

    153、父母因为某件事要惩罚孩子,但孩子认为父母的做法不公平的时候,他往往就会付诸报复行为。

    孩子决定通过一次行为不端来报复父母,孩子向父母挑衅,父母发怒,再次罚惩他,孩子再次报复,一种恶性循环就这样开始了。

    有些父母对于他们的教育方法缺乏自信。如果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会很快明白父母的意图,并很快来利用父母的这一弱点对父母进行报复。

    作为父母首先要坚信自己的能力。只有这样,才不会时时成为孩子报复的对象。

    154、父母所要做到的是:

    坚持原则。

    当孩子戳到自己的痛处时,要坚强一点。

    相信自己是一个好父母。

    在管教孩子之时,尽量聚焦于肯定性方面。

    不要老是批评孩子。

    确保每一项惩罚都是公正的,而且对你的孩子有意义。

    你所实施的惩罚不应该使孩子感到羞辱和窘迫。

    教会孩子做出更好的决定。

    不要因为孩子做的某件事伤害了你或者是让你生气,而使你来惩罚与报复他。

    生活中有许多父母是通过孩子的成功来衡量自己的价值的。失败的孩子的父母就会这样想:

    如果我是成功的好父母,我的孩子恐怕就不这样糟糕了。

    很多的父母们认为,如果他们的孩子不够完美,那么他们一定不是一个合格的父母。

    一位犹太教育学家说:

    如果父母们有这种想法,这就使自己处于一个很容易受到孩子攻击的境地。这样的父母就很容易戳到孩子痛处。

    155、孩子就是再小,父母也要把他们当作成人一样对待——要像尊重成人一样尊重他们。年幼无知的孩子当然会经常犯错误。父母管教孩子是有必要的,但不能因为他们不懂事就不尊重他们。

    156、《塔木德》中说:不论孩子对我们多么重要,他们最终也不属于我们。

    犹太教育家切尼说:我决不会为我的孩子做任何他自己能做的事情。

    157、一个处处受到保护的孩子,一个永远也没有机会尝试成功与失败的孩子,也就永远无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158、孩子有犯错误的权力,也有改正错误的权力。作为父母,应该培养孩子敢于犯错误、敢于失败的精神。孩子与成人有一样的权力。对于孩子来说敢于犯错误与改正错误一样珍贵。父母只有鼓励孩子、放手让孩子去自由的运动,这样才能培养出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精神,所以父母应该尽量鼓励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159、在家庭中,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帮助自己收拾桌子、清洗地板、收拾屋子、洗涮碗筷等,孩子自己可以料理自己的生活,比如穿衣服,洗衣服等,哪怕是孩子干得十分糟糕,父母也要对孩子的劳动加以肯定与鼓励。

    160、如果父母过多的帮助孩子,过多的为孩子分担事务,这样只能剥夺孩子自由发展的能力,剥夺孩子自立、自强的精神与信心。

    犹太智者朱特比说的好: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解决,过分呵护孩子反而害了孩子。

    161、犹太人相信,只有懂得珍惜和完善自己,才真正懂得,也才真正有能力去帮助、去解救别人。

    一个人爱自己的方式很多,你可以选择从喜欢自己的身体开始。

    162、事实上,你越让自己保持愉快,你也就越聪明。

    163、像爱惜生命一样爱惜大自然。

    164、拉比伽玛列说:“我因三件事而羡慕波斯人:他们饮食有度,如厕有度,房事有度。”

    165、塔木德》中说:孩子,在你的生活中,要节制食欲,不要吃对身体有害的东西。不是所有食物都适合每一个人,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同样的食物。别以为你非尝尽人间美味不可,别什么都贪吃。吃太多会生病的。长此以往,你的胃就受不了。

    166、《圣经》中说:不要吃自己所不喜欢的食物,否则就违背了三条戒律:轻视自己,轻视食物,同时违背了祝福。

    167、犹太人认为孩子在成长发育中有以下需要:

    维生素

    食物

    新鲜空气

    健脑操

    阅读

    交谈

    音乐

    电视

    睡眠

    环境

    不要给孩子盲目减肥

    168、《塔木德》上写着:“早晨的酒是石头,中午的酒是红铜,晚上的酒是白银,三天喝一次的酒则是黄金。”

    169、鼓励孩子走出家门

    交往的技能只有在与人交往中才能学会,家长应该尽可能地为孩子打开生活空间,鼓励孩子走出家门,广交朋友,要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

    170、让我们来看看犹太父母培养孩子社交能力常用的方法吧。

    一、创造平等和谐的交往氛围

    家长不能摆出“长者尊严”的面孔训斥孩子。家庭中涉及到孩子的问题,更应想到孩子,听听他们的意见。家庭中的大事,孩子可以知道的应该让孩子知道,适当地让孩子“参政议政”。

    二、教给孩子基本的交往技能

    孩子的交往技能,如分享、协商、轮流、合作等,需要家长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给孩子。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教孩子学会关怀别人——这正是与他人积极相处、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的根本。

    三、鼓励孩子走出家门

    交往的技能只有在与人交往中才能学会,家长应该尽可能地为孩子打开生活空间,鼓励孩子走出家门,广交朋友,为孩子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

    如:让孩子去找伙伴玩,邀请邻居家的小孩子、同班同学来家做客;适当地带孩子进入自己的社交圈,外出访客时,尽可能带孩子参加,提醒孩子注意大人间的交往与谈话礼貌;家中有客来,把孩子介绍给大家,让孩子参与接待,倒茶、让座、谈话等等,不要一味地将孩子赶走。

    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交往,有利于消除孩子交往中的胆怯、恐惧心理。平时家长还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去完成一些需要交往的任务,比如说去楼下小店买个日用品,帮忙把什么需要转交的东西送到哪里等等。

    四、鼓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随着孩子的成长,在与他人交往时一定会有明显的进步,一见陌生人就胆怯退缩不敢说话等情况一定会有所改变。这时候,家长应及时去发现孩子的每一点变化——课堂上勇敢地举手发言;第一次主动与教师打招呼;热情邀请同学来自己家做客;向一个陌生人微笑致意;购物时学着讨价还价;同情弱者;帮助他人——所有这一切,你要随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持续不断地鼓励他。如此坚持下去,你一定能看到孩子的良好表现而备感欣慰。

    171、“能够守口如瓶的人才是善于处世的高手。”《塔木德》上如是说。

    在处世智慧中,犹太人很强调为人保守秘密。保守秘密是一个人是否值得信赖的试金石。犹太人常常把人的价值用保守秘密到何种程度来予以计量。同样,他们认为没有秘密就不算真正的儿童时代。秘密的存在可以帮助儿童的成长。但是,保密与撒谎之间的痛苦挣扎,始终会伴随着拥有秘密的儿童。

    172、犹太人告诉孩子的许多格言,说明保守秘密的重要性:

    “听到秘密很容易,但要将之保存下来则是很困难的。”

    “有三个以上的人知道的消息,就不能称之为‘秘密’了。”

    “只有傻瓜和小孩不能保守秘密。”

    173、一项心理研究发现,只有6~9岁的孩子才会经常去思考该不该把秘密泄露出去的问题。10岁的孩子就会用友谊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12岁的孩子就越来越能够感觉到自己有为他人保守秘密的责任,他们认为,泄露他人的秘密就意味着自己失去一份友谊。如果他们泄密,就会受到朋友和良心上的谴责。

    174、在日常生活中,犹太人保守秘密,为人守口如瓶,常常表现为对别人隐私的尊重。

    175、每一个犹太父母都会教育小孩要尊重别人,尊重他人不同的生活习惯,保守别人说给自己的秘密。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信赖的人,成为一个人人尊敬的人。

    176、好父母尊重孩子的友谊

    孩子性格的发育同他的人际关系是相关联的。在所有人际关系中,家庭关系和小伙伴友谊对他影响深远。

    177、孩子长到七八岁时,就开始离开父母寻找玩伴了。这个年龄的孩子越来越看重同学与朋友对他的态度。尽管他们的精神与感情食粮要从父母身上汲取,但他们认为能从朋友们身上得到意外的源泉。

    178、一位著名的犹太教育家把孩子的交友过程分为四个互相重叠的阶段:

    1.三到七岁的孩子为自我中心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经常把一起玩或住得较近的孩子当成朋友,“最好的朋友”则是住得最近的孩子。这时的孩子寻找朋友就是为了有用,对方有他喜欢的玩具或他自己不具备的能力。

    这个阶段的孩子更善于交往,却拙于影响他人。

    2.四到九岁的孩子为自我满足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在这个交往过程中,更多地不是由需要决定。他们把朋友作为一个人,而不是自我需要而交友,互惠不是目的。因此,他们往往无法同时交上一个以上的朋友。

    3.六到十二岁的孩子是互惠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交友的特点是互惠平等。他们能够考虑双方的观点,非常关心平等问题,因此评判朋友时就有了非常明显的比较:谁为谁做了什么,并希望得到回报。正因为互惠的关系,这时有友谊也只局限于一对、小团体或小派别,而且一般多为同性关系。

    4.九到十二岁的孩子是亲密阶段。孩子们在这一阶段能够保持相当亲密的朋友关系。他们对朋友的表面行为不再注意,转而关心其内在素质和幸福与否。许多心理学家把这一阶段视为所有亲密的基础,认为这时候如果不能找到亲密的朋友,那么到年少或成人时代,就永远得不到、也不会找到真正的亲密伙伴。

    针对以上孩子的这几个情感阶段,父母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帮助孩子建立友谊,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与协作精神。

    179、针对孩子的成长,在不同的阶段,父母为孩子所提供的教育方式应有以下几点:

    第一,孩子在自我阶段时,父母要为孩子多设计一些活动,邀请与孩子性格相近的或有共同兴趣的孩子来参加一些活动。在活动中,孩子如何相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们能够相互在一起。如果孩子比较内向与孤僻,这种活动更为重要。

    第二,孩子在满足阶段时,父母要对孩子强化朋友的价值。让孩子看重友谊,鼓励孩子交往。如果孩子对另一个孩子表示出正面的积极情感,即使父母对此有怀疑和担扰,也不要否定或诋毁对方。如果孩子受到他人的取笑和欺侮之后,不要鼓励孩子抱怨对方,这样会强化孩子的孤僻。

    第三,孩子在互惠阶段时,父母不要只做一个旁观者,要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友情之中,让孩子感到满足与安全。父母的知识与经验,对帮助孩子交友中出现的问题是很有意义的。父母应该帮孩子形成宽容的品格,让他们自己去面对和承受亲密朋友之间的伤害,让孩子自己决定如何处理负面的情感与经历。在适当的时候,父母教孩子一些交友经验与技巧是有必要的。

    第四,孩子在亲密阶段时,父母的作用就是指导。确定与孩子年龄相适应的活动,灌输正确的交友价值观,鼓励孩子个人的成长和人际关系的发展。这个时候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感可能会减少,这是极为正常的现象,父母要用宽大的心胸来容纳孩子。

    180、有尊重才能有自信

    世上没有废物,只是放错了地方。只要选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坚持下去,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就一定能成功。

    181、犹太人培养孩子独立意识的做法,在我们看来虽有些残酷,但绝对理智。

    182、具有独立意识,只是你掌握自己命运的第一步,你还必须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可以说,自立当自强,自强促自立,两者相辅相成。

    183、教育孩子首先要培养孩子自信的优良品格,这一点十分重要。一个自信的孩子首先必须得到父母和他人的尊重。有自尊才能有自信,因此,对父母来说,要孩子自尊,父母就要尊重孩子,让孩子处处感到父母的爱和因为他带给父母的自豪。

    184、跟狗玩就会有跳蚤上身

    一位忠实的朋友,就像一顶牢固的帐篷,会为你遮挡风雨。他是无价之宝,不要轻易忘掉。

    185、他们将朋友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像面包一样的朋友,不可或缺;第二种是像酒一样的朋友,偶尔需要;第三种是像狗一样的朋友,不注意躲闪,就会引得跳蚤上身。

    186、在犹太人看来,不论一个人的思想多么超前、世界观多么先进,也不论一个人多么富有,如果他不懂得礼节,不善于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保持大方的举止,他就会被人瞧不起。

    187、一位犹太拉比说:一个人要保持良好的风度,表现出很好的修养,就不要忸怩作态,不要看不起别人。我们不要因为自以为自己具有某些长处,便以为应在别人面前占优势。我们应该谦虚本分地接受别人对我们的批评。

    188、犹太教育家弥塞亚说:行为美是一种表现方式,要掌握好方法。有时帮助了人,却有可能因为不得体而使对方或旁观者不悦。

    189、你们怎样穿着打扮,怎样同其他人谈话,如何议论别人,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如何看报——所有这些,无不对孩子具有重大意义。孩子能觉察到你们语气和脸色最细微的变化,通过各种无形的途径了解你们思想情绪的变化。

    190、不要忽略教育的任何一个方面,要教育孩子们讲究整洁,保持身体和服装的清洁,讲究举止风度和待人接物的尊严,同时要以普遍而永恒的本源来说明这一切的必要性——这种必要性不是来自社会身份等级地位的虚假要求,而是来自崇高的人类称号;也不是来自礼仪表面的虚假观念,而是来自人类尊严的永恒观念。

    191、优秀的孩子不是孤独的

    任何一个有所作为的人,总是在团队中获得成就的。除非这个人是苦思冥想的思想家与哲学家,远离人群才让他感到精力充沛,才思敏锐。

    192、孩子在三、四岁时,就愿意加入到群体之中。到六、七岁之时,孩子们就开始意识到,加入某一个群体使他有精神的归属感,可以增强信心,他们甚至会死心塌地忠诚于这个团体。

    193、孩子在这个年龄段,最为痛苦的事是被同伴排斥。一个孩子如果得不到同伴或得不到团体的接受,这对孩子来说是十分痛苦的事,自信心就会受到挫折。

    194、一位犹太教育家认为,通常会有两类孩子遭到伙伴的排斥:

    一是出于特殊原因暂时被拒绝。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迁居他处,人生地不熟。一般来说,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就会找到他的伙伴,很快被同伴们所接受。

    另一种情况是孩子的性格所造成的。例如有的孩子性格内向,离群索居,极为害羞。有的孩子性格极为外向,富有侵略性,脾气暴躁。这两种孩子的情况比较让父母担心,如果不加以引导,他们就会变得非常孤僻,容易沉浸于暴力与报复性行为的幻想之中。如果父母不加约束与管教,就有可能走上犯罪之路。

    195、一个人能否成为受别人欢迎的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具有同情心,是否关心别人。

    在犹太人中,父母从小就让孩子参与抚养小动物,通过这些促进孩子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很多的家长还带孩子去动物领养机构,让孩子领养无家可归的动物。

    196、孩子在一到三岁之间,已经能分辨出自己和他人,同时也能分辨出自己的痛苦与他人的痛苦。在一岁之前的孩子是分不清自我和他人,分不清自己和世界的。自己的痛苦和世界之间有什么关系,他人的痛苦和自己有什么样的关系,对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是混混沌沌的。所以我们只看到这个时期的孩子哭。当他看到别的孩子哭泣时,自己也会跟着哭。

    197、孩子到了三岁左右时,就会对他人的痛苦表示出本能的同情了,如表露出关心的表情,同情的关注,甚至用充满同情的肢体接触,抚摸、轻拍,以示安慰。

    然而,在此阶段,孩子仍然不具备语言的安慰和更为高级的同情、关心行为。

    198、孩子到了五到七岁时,他们就已经具有了对他人的同情认知的反馈能力。也就是说,已经超越了他人哭我也哭,或者说是他人哭我立即跑过去表示“安慰”的阶段,而是能够根据别人痛苦的情况,决定安慰的时间和关心的形式:是陪别人哭,还是语言安慰,或者说是去叫大人来处理等等。

    199、孩子到十岁左右时,许多孩子已经能够用理智的态度来对待弱势或者是劣势的人和事,表现出恰当的同情心和关心。

    这个时期的孩子的同情心已不再局限于家庭或者是认识的人身上了,他们已经把同情心扩散到任何一个弱势或者是劣势的陌生人和事件上了。

    200、从上面这些孩子的年龄段来分析,培养孩子同情心的最佳时机是从小时候开始。此时一方面孩子已经具备了形成同情心的心理基础,另一方面是孩子的模仿能力强,父母通过言传身教,就能增强孩子的同情心。

    孩子具有天生的同情心,父母应该注意保护、培育,不要轻易扼杀。

    当孩子做了好事时,父母要多加鼓励。因为父母的信任感,外界的反馈会促进孩子有更多的行动,孩子与父母的互动会形成良性的循环。

    《塔木德》中说:

    如果一个人知道悔过,别人就不应该对他说:“记住你从前的所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犹太人的育儿经》书摘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eud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