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大早爬起来刷微博,看见这么一条。
“老公,我漂亮吗?”
老公:好丑!
“你追我的时候,你不是说我是天下第一大美女吗?”
老公:那是结婚前,现在生儿育女了,还想好看哪有。
“呜呜……你嫌弃我了?!”
老公:不,更爱你了,你越来越难看,我觉得亏欠你的就更多。
柏邦尼说:不因为欣赏在一起,因为亏欠在一起;不用赞美来滋养对方,用贬低来压制对方。煽情吗?感人吗?傻逼直男癌。
不知道男生们看了是什么感觉,然而作为一个女人,难看?亏欠?一想到这个“老公”一副深情款款、自我感动、自以为幽默的样子,就觉得一只苍蝇在眼前盘旋挥之不去。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说《有一种审美,叫看起来很有钱》,然而比审美能力更有缺陷的,可能是我们的审“感动”能力。
比如赞美“为我付出一切终于变成黄脸婆的妻子”的丈夫。
比如赞美“为我付出一切全然没有自己的父母”的孩子。
比如赞美“爱岗敬业到孩子生病母亲去世都不理会的员工”的老板。
很久以前,作家的灰讲过一件事:她去参加儿子的家长会,老师们播放了一个极尽煽情之能事的视频,讲的是父母如何可怜,你大概能够想象吧,就是每天在村口等着孩子归来,在孩子离家的时候只吃咸粥小菜,穿破烂衣服,把所有都留给孩子。
回去的车上,她问儿子,你刚才哭了吗?儿子说,嗯。然而问,你呢?的灰说,我也是。
孩子扭捏了一阵,说,不知道为什么,觉得哭得很羞愧。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好像有个东西戳着你哭,逼着你感动,好像再不流泪就不属于人类。然而“感动”完之后,会为自己的泪水而后悔。
“煽情”这个词也是如此,各种苦大仇深,狂煽一万遍。
感动是一件阀值很低的事,它甚至比让人笑更容易。
然而高级的,不含私心、不带杂质的感动,需要绵长浓郁的感情,对人性的深刻认知,以及,克制。
张春写她的妈妈,她的父亲刚刚过世,她又患上重病。妈妈坚强地支撑着,守护着她。
低级的煽情,恐怕就是在这时候歌颂,“哦!伟大的妈妈!”“不眠不休的妈妈!”“为了我付出一切的妈妈!”
然而张春并没有,她只写道,好几年后她康复了,妈妈无意中说,那时候就想啊,这个孩子,怕是要没有了。
那一瞬间,每个读者都能够感受到,妈妈当时怀抱的恐慌和无力,然而又把自己的担忧深深隐藏起来的心意。
在我们歌颂伟光正的父亲形象时,《请回答1988》里塑造的却是有缺憾但因为爱而努力成长的爸爸。
“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爸爸也是头一次当爸爸,所以,我们女儿稍微体谅一下。好吗?”
泪崩的观众们,都会想到自己的不完美然而充满爱的父母,“对不起啊,我之前没有这样想过。”或许,还会这样悄然地原谅了之前的一切伤害。
的灰的故事中,那种叫“强制性的感动”。
还有一种叫“自以为很感动”。男人不满现实,追寻初恋,兜兜转转,最后还是选择回到妻子身边,赖着做一个“妻宝男”,作为男人或许有代入感,然而你问我感不感动?
不好意思啊,我们不约。
以自我为中心,既不懂欣赏对方的美,又不愿拿出点诚意来,以为全世界都绕着你转,洒下一点点爱就是天降恩泽?
文章前的那种对话,“你这么丑我还不嫌弃你,你还不感动?还不做牛做马地伺候我?”呵呵呵。这种对话正确的打开方式是这样的啊。
“老公,我漂亮吗?”
老公:好丑!
“神经病啊!你都跟猪一样了好吗?!”
这才是势!均!力!敌!的爱情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