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霞映天,带孩子们出来走走顺便乘个凉,来到秦岭脚下环山路边的一处网红打卡地。印象中,这里是一片杨树林,现在被改造成了驿站。里面有房车营地,可供游人在这里铺垫子,绑吊床,支帐篷,还可以到小河边嬉戏玩耍。没想到傍晚时分人会这么多,戴着口罩也干扰不了大家亲近大自然的心。一家一家,大都带着老人小孩儿一起出来,想必都是趁着晚风,出来乘凉的吧!
近年来随着民宿的风生水起,“田园生活”被炒作的沸沸扬扬。看看短视频里面拍的各种各样的老房改造成民宿,舍弃大城市的繁华而隐居山林,在村里过的诗情画意的新农村生活等视频中,这些视频的流量,充分说明了人们心中的浮躁需要一份宣泄和熨贴,当然也能看出中国人骨子里的故土情结。
中国人,似乎对土地都有一种特别的情愫,哪怕是进城很多年的人,但凡有一块儿土地,都不会让它闲着。年轻人养花养草,专业的直接把家弄成了微型植物园。家里但凡有个老人的,别人种花,他种菜,家里的各色花盆里都会变勤劳的爸妈种满蔬菜,长得好歹先不说,因为他种的是他的乡土情怀。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也渴望自己能有一个小院儿,有一只可爱的猫咪或者狗狗,晒晒太阳养养花,锄铲之下,心境自然平和,日子也就变慢了,好让每天奔忙的脚步稍微舒缓一下。所以现在我特别能体会老人的这种行为,因为他们的种菜和我们的种花是一样的,玩的是泥土,种的是心中的田园啊!
如果有哪一天大家都能实现财政自由,相信这个世界上会有更多仗剑走天涯的人。年轻的时候生存压力大,要想拥有房子车子,要养孩子孝敬老人,要求得先进教育和医疗这些民生保障,我们必须努力又进取。因为要享受城市所带来的一切方便和快捷,只能以喧嚣换便利。如果没有那么多的压力,人人都能如愿以偿,相信每个人也都愿意给自己的孩子一个轻松快乐的童年,给自己的青春留有浪漫与奋斗,给自己的家庭创造一份殷实与丰厚,给自己的老年有所保障,老有所依。
中国人骨子里都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因为那种男耕女织的生活节奏慢,可以尽情拥抱大自然,虽然平平淡淡,但无拘无束,安逸充实。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的这首《清平乐·村居》,现在看来那是多么美好的一幅田园风光美景啊!公婆“媚好”,童真、童趣,想想我们奋斗努力,想创造无限美好的生活,可眼前的这幅美景不就是吗?
一片田地,几分闲适,晨暮鸟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孩子能够无忧无虑、天真快乐,我们成为翁媪之时,能够老有所养,依然“相媚好”。所以,我们每一天的拼搏上进,不就是为了心中的这片田园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