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用时2天,在第一天阅读的过程中,我意识到这是一本很实用的工具书,可以作为我的成长指南,特别是自我复盘,复盘他人,团队复盘的概念,深深地打动了我。虽然只读了本书的第一章节,但信息量十足,而且深深地觉察到了它的可行性。然而,我并没有一口气读完,因为我觉得是时候停下来思考一下,结合了记日记以及写检查等的过往经历,我意识到复盘的真实有效性。

次日,再次阅读的时候,我发现昨天阅读的内容虽然多,记忆也有,但感觉很是杂乱,我需要一根针,然后我回想了一下,觉得自己应该给自己设定一个阅读目标:
我要形成一个简而有效的复盘框架
殊不知这个目标有些急躁了,复盘的框架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容易,虽然带着这个目标在阅读,但结果我整个人对复盘的概念更杂乱了,导致我想输出一篇文章的想法真的落空了。此时,我需要一根线,我还需要把《复盘》里面的信息进行拆解并组合,依托第一性的原理,挖掘复盘的本源,让我可以得到一条项链。
现在要去对内容进行重新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