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凌晨2点58,不知什么时候醒来的,辗转反侧,心沉甸甸的疼,总是反思着女儿初中三年的学习情况,索性起床来到电脑旁好好回想与反思。
孩子初一初二时,每当期中期末考试那段时间她总会阅读课外书,课外书缓解了她对考试的压力同时也活跃着她的大脑。初二生地会考那段时间她还看了一套金庸小说,那时非常担心金庸小时会让她的生地不理想,没想查成绩时她居然取得了双A,事后跟她说起我的担心,她说她上课认真听了。
现在想起那时她的学习状态相对比较轻松,每当考试完她还喜欢估分, 且成绩出来与她的估分也只有10分之差。
初三起孩子慢慢开始对考试有压力,且总是担心考不好,考完试也没有估分的习惯了。现在想来初三时她考试前也没有阅读课外书了,做难题时也没有那么专注了,偶尔有空档放松时间,就用手机填补,或是看娱乐节目,更多的时候是感觉到她想学,又担心过多,精力内耗不少。我想那段时间手机及娱乐节目影响了孩子的专注力。
初三下学期第一次模考完她非常担心,感觉自己考得很不好,没想结果出来还不错,其实这个时候她已经开始对自己的学习没有把握与信心了,接连下来的二模真的考砸了,名次下降了很多,这更让她不自信了,但是她又非常想考好,于是放弃自己每周五晚上娱乐时间以及周六晚上部分娱乐时间去了一机培训机构刷数学题,想中考前冲一冲,数学提些分,在这么紧张环境下偶尔有一丝放松时间也是手机填补,精力有限,中考数学补上去了,语文与化学掉了下来,且语文考了初中三年最低分,物理也不理想,有得有失。
反思自己女儿初中三年来我做了些什么:刚进初中时采用的是本子记录与孩子的每日总结,主要内容是记录各自学习情况,还喜欢在每日总结页面上配上插图,一副插图要画两个多小时,与她共处书房,共处一张书桌,我专注的投入到插图绘画中,她在一旁认真的做着作业。这样的记录大约坚持了100多天。
后来公司上新系统,晚上加班到深夜有时甚至到凌晨,那段时间女儿住母亲家。待到公司新系统有所稳定晚上没加班时,我给自己安排了很多学习任务,晚间与女儿还是共处书房,还是分别专注于自己的学习。
那段时间与女儿还分别推荐各自喜欢的书籍。
初二时,楼上装修,我俩住在一楼小杂物间里,印象非常深刻的一次是我俩睡觉前躺着在床上议论着路遥《人生》里面的故事情节,俩人不约而同的谈到这本书中最金典的部分就是顺德爷爷说过的话。写到这里,去百度中找到这两段原话,又回顾了一下故事情节。
《人生》中顺德老汉分别在主人翁两个不同时期说的话:
1.浮得高,跌得重,得意时不要忘了本心。
2.不怕跌倒,就怕跌倒了不再爬起,失意时不要忘了重头再来的勇气。
这两句话非常金典,相信女儿会将中考失利作为一种新的起点。当下最希望她能放下对学习的压力,但是又报了初升高的衔接课,希望她调整好自己的压力,安排好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有张有弛的前行。
继续反思,女儿初三时特别是下学期,我放弃了自己的学习任务想着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她,其实这无形中也给了她带来压力。她的学习可能也进入了疲劳期,阅读不如手机可以立即忘却压力,岂不知,手机与娱乐节目降低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初三物理、数学两科题目开始变难,多次提醒理科一定要提前预习,课后复习,她只坚持了一两次。
这中间我也犯了一个错误,不应该给她手机,孩子在手机中耗费了很多时间与精力。也是因为手机,她就降低了阅读的兴趣。
初中三年、中考成绩已成为过去,孩子已经15岁,她不再对你言听计从,纵使我一而再再而三的跟她强调阅读的好处目前也提升不了她对阅读的兴趣,有些事她总是会要自己去经历,而我需要做到的是放手,继续做好自己,她的未来我不能把控,但希望她一直可以感受到她的妈妈总是积极阳光进步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