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的时间占据了我们人生的三分之一,也决定了我们一生能够收获什么样的成就。如何选择工作,选择一份更有前途的工作,是我们一生的课题。
01
我认为好工作具备以下三个标准:
第一,经验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积累。
这样的工作往往会越来越吃香,比如心理咨询师,建筑师这样的行业,随着从业者经验的积累,服务案例的增加,工作能力和价值也在时间的复利下不断积累,最后形成个人的招牌,给个体带来不可撼动的深度竞争力。
第二,工作内容不受年龄增加,精力衰退而受到影响,反而更多地依赖脑力。
很多职业之所以被称为“青春饭”,是因为这些工作的经验能延续的时间有限,比如模特或者销售,随着年龄的增加,永远有源源不断的新人涌入,给经验丰富的从业者带来巨大挑战。
这就是坏工作的标准,因为我们无法依赖这样的工作安度一生,总需要去担心被淘汰的可能,不确定性太强。只有更多地依赖脑力劳动这样的行业,才能让个体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进入门槛较高。
有些工作的准入门槛很低,天花板上限不高。基本只要你拥有基础的学习能力就可以胜任,但是这类工作第一年的工作经验,和第十年基本是一样的,更多地是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作。
而一些准入门槛较高,前期需要付出巨大的学习成本,比如医生,律师这类工作,越到后面就会越简单,也会越来越值钱。
综合以上三点,我们在选择职业的时候,一定要寻找具备经验可延续性的工作。做任何事情都有沉没成本,我们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就意味着我们离心中的理想事业也越来越远。
02
很多时候鼓起勇气,及时纠正自己的方向,拼命往正确的方向去过渡,才是正确的选择。
虽然这个过程很难也很痛苦,但如果放在长期的角度来看,只要你拥有终局思维,清晰地知道自己想去往的终点,那么这些转折中的小波折就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你现在正处在一个坏工作的环境当中,我建议你采取以下三个策略去思考自己的转型之路。
第一:从坏工作和休闲中抽出时间,用来自我探索
很多人在参加工作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时间不够,永远有做不完的事,但当你询问他是否觉得自己正在忙的事具备巨大价值时,他往往不这样认为。
那么这就是一种很危险的信号,当我们无法依赖这样一份工作去过自己满意的人生,那么就需要自我抽离,完成转型。
我不建议你辞去工作全职去探索自己的转型之路,而是在拥有一份工作的庇护下,尽可能地节约时间,专注地挖掘自己擅长的事,或者去钻研一项全新的技能。
在这个不确定倍增的时代,拥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是一个人的底气。先确保生存下去,再去探索兴趣,是一条稳妥的道路。
第二,积极和身边的同事与朋友交流,扩展自己更多的职业可能。
事实上,除了应届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多半是校招之外,大部分人后续的职业选择,大部分都来自于同事或朋友内推。
因为身边的人对你的了解更加深刻,当他们所在的行业或者公司拥有机会的时候,他们第一时间就会想到你。而且你也能通过这层关系更快地了解到新行业与新机会。
第三,花时间阅读与写作,在公众平台上发表作品。
阅读是一个人学习意愿的体现,而写作,是一个人学习能力的反映。一个能够熟练掌握写作技能的人,他的思考能力和做事能力一定不差。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当你能够在一个账号上发表文章或者短视频的时候,这个账号就相当于你的名片,你与大多数只能通过简历让他人了解自己的工作者不同,你多了一个宣传自己的渠道。
这能让别人更好更快地认识你,从而给你带来更多的机会。
03
以上三点,我们需要综合应用,而不是单独地去看待。
归根结底,我们一生的课题,无非就是加深对自身的了解,以及对外界世界的探索,尽可能地去追求外在的物质成功与内心的宁静自由。
搞钱的同时,充盈自己的大脑,做一个能够直面不确定性的人。让我们一起共勉。
END
-----------------------------
宫号:职场芝士侠
人生只有一次,
共寻“外在扎实财富”和“内心绝对自由”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