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训练自己的研究能力

训练自己的研究能力

作者: 赵磊之 | 来源:发表于2018-11-27 15:37 被阅读14次

这是得到徐岑课程的听课笔记。怎么样去提高研究能力这方面的课程比较少,虽然我对他的这个课程还不是很满意,但是也没办法,暂时没有其他的课。

 

一、学习vs研究。

学习是为了获得知识和技能---需要的是刻意练习。

研究是为了总结规律、提出新的东西-----是为了更好。

二、提高研究能力要具备的三个意识:

1、作品意识:作品意识是整个研究的起点。就是不管大小,就是你研究一定要有一个小作品,这样你才是研究,不然就在做无用功。我的听课笔记是研究吗?应该是吧,它也是一个小作品:},并且当中还有我的观点、评论和思考,所以应该也算是研究作品。他说一个小技巧在干事情的时候,告诉自己在“从事这件事”而不是干这件事,这样更容易让自己有仪式感和作品意识。----好吧,真矫情。

2、目标意识:防止研究过程的跑偏。将军赶路不辇小兔。别干着干着,就被其他信息吸引跑了。

3、局外意识:就是跳出来,从整体上对待你从事的事情,而不是全凭着自己的喜好,过度关注自己喜欢的领域。

三、第一步:搜集资料---足量&节制

1、足量:要有主动性,并要做的一定的宽泛性。不能是单一维度,要带有目标意识的多。比如,美食家就不能只吃一道菜,甚至不能只吃一个菜系。只有吃足够多的菜系,才有资格评论他要研究的菜。就是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2、节制:不能过度沉溺于文本。

               对人的研究要去粉丝化---就是一定要全面客观,要从多个角度甚至是相反的方向去搜集资料。

                无情是做研究可贵的品质。比如,你看电影,不要被电影情节带跑了,而是要分析电影是用什么样     的手法把你整感动的。

四、第二步:处理资料----运用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

Critical thinking 被翻译成批判性思维,有点不准确,他的准确含义是不断质疑、不断提问,从而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分析事物的客观规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逐渐地去寻找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才是critical thinking的含义。

它有两个重要的方向:

一个是本质:就是通过对比找不同。有很多的电影爱好者都说自己看了几千部电影,但是让他说出什么电影艺术,他可能还是说不出来,就是他没有对这个问题进行对比思考过。

一个是规律:就是通过类比找相似。通过归纳,找出相似事物、事件中的普遍规律,确保自己接下来面对这样的事物能够更好的把握。比如,得到老师的共同特点:1、都比较亲切;2、讲课更偏向直接;3、有很多总结性的话语。相似并非完全一样,不同的部分,我们可以跳出来认清事物的本质;相同的部分,我们可以拿来连接不同的事物。

五、第三步:创作输出---督促研究的完成

如何将你研究结论成果化?最好的形式就是写作。你可以写一些独立的文章,也可以负责任的回答别人的问题。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尽可能的把自己表达的言论或观点严谨的写出来,这样对你和别人都有非常大的益处。

那么作为一篇学术标准的文章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它应该满足三个特征:1、信息量要大;2、相关的文本支撑;3、严密的逻辑论证。

1、信息量要大

你的信息量要足够大。比如一篇写李白爱喝什么酒的文章,把李白所有的诗都做了检索,并找出了几十种的酒。

2、要有文本的支撑。就是要有论据,红口白牙的直接下结论没有什么说服力。比如李白喝酒的那篇文章,把相关的诗句都做了罗列,这样一篇文章就有了血肉。

3、逻辑论证要严密。研究文章一个最关键的地方,就是要有质疑。提出你的质疑,你的观点,你的论证。

现代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是有根基和分支的。如果你能为某一个分支上的某一个问题,提出自己观点,就能给别人带来非常大的价值。

推荐你一个公众号---大象公会,它里面的文章都符合这三个特点。

一个建议,就是在写作的过程需要讨论和找导师指点。这是从不同的维度,给你启示。对学术论文的写作非常有用。

六、学术论文的写作要点(validity、reliability、continuity、universality)

1、validity正确性

这点在定研究方向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一般在提交proposal时,没有validity的文章就会被导师砍掉,以免白费功夫。

2、reliability可靠性

就时你说的话要有出处,要具体到那个作者,哪篇文章,第几页第几行都要写清楚。

论文的写作讲究借力打力。因为在庞大的学术体系中,任何一个人都时微不足道的。你的观点都是建立在你学术背景的大树上,如果你没有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发展,那么你说的话可能就时妄人臆想。在论文中,几乎不能用我想,我认为,如果你用来这个,导师会问你,“我”是谁?谁是“我”?

3、continuity可持续性

比如,Mcluhan教授在1960年提出的地球村的概念,到今天变成了现实。他的学术观点就有一个非常好的continuity。

4、universality普适性

就是研究适用的范围越广越好。当然你可以在你的细分又细分的领域上进行写作。只是普适性越好,你论文的影响力越大。

最后再提一个建议:要想做学术研究,掌握英文是必须的。

因为西方的学术体系还是处于发达的地位。如果你不懂英文,就可能错过不少前沿和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我不建议你去背大量的GRE词汇,因为GRE词汇里又大量非你研究领域的词汇,我建议你应该就应该硬着头皮去啃你需要研究的英文材料。因为“用”才是学英文最快的手段。

最后的赠言:“一个具有研究能力的人,才会把事情做好。同时,他获得新机会的可能性要大一点,因为他会不停地去发现。”

相关文章

  • 训练自己的研究能力

    这是得到徐岑课程的听课笔记。怎么样去提高研究能力这方面的课程比较少,虽然我对他的这个课程还不是很满意,但是也没办法...

  • 有效训练自己的研究能力

    前段时间给大家分享了得到课程:许岑 - 如何成为有效学习的高手,反响非常大,有很多人甚至加了我的微信跟我成为了好朋...

  • 训练研究能力

    明确自己的定位,去搜集大量的参照物,研究他们的本质和规律,促使自己做的更好,输出更优质内容。当然也发现自己要提高三...

  • 20、如何训练自己的研究能力?

    这里要研究的『研究能力』是指适用于广大人民群众的能力,是人人都该掌握的能力,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能力让自己在面对新事...

  • 有效训练你的研究能力

    Day5 书名:《有效训练你的研究能力》 作者:许岑 001为何要具备研究能力 学习能力让你不掉队,但研究能力能让...

  • 如何有效训练你的研究能力

    许岑得到精品课《如何有效训练你的研究能力》摘要 1、为什么要具备研究能力 研究能力是跨界能力,如果能够掌握,就能让...

  • 再谈训练研究能力

    最近,我复习了许岑老师的课程《有效训练你的研究能力》。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需要研究的课题。小到如何做菜,如何...

  • 《有效训练自己的研究能力》读书笔记

    下面是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几点: 1,学习和研究的区别: 学习有三个特点:a,重复性;b,跟随;c,要大量练习; 而研...

  • 读《有效训练你的研究能力》

    PS:内容归纳自【得到】App《有效训练你的研究能力》,仅供交流学习。 0 为什么我们要有研究能力 学习如登山,而...

  • 如何训练你的研究能力?

    上周趁旅行的时间,学习了得到上的精品课《如何训练你的研究能力》。提炼的内容如下,分享给大家。 什么是研究能力? 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训练自己的研究能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fgg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