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内容归纳自【得到】App《有效训练你的研究能力》,仅供交流学习。
0 为什么我们要有研究能力
学习如登山,而研究则如探险,是种主动的探究能力。用英文说就是:“actively making meaning, rather than just absorbing information”。
其关键在于:面对一个新事物、新课题的时候能够快速上手,并掌握概况的能力。
1 研究必备的三种意识
研究的本质是为了“更好”。学习的特征是练习、跟随与重复,但研究没有。
训练研究能力的第一步,唤醒3个意识:
作品意识:研究精神的起点
明确的作品意识,即我们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什么,可以给我们带来持续的研究动力,这是首先要激活的。
目标意识:防止研究过程跑偏
要时刻盯住自己的目标,即能够时不时地调用元认知去审视自己在做的事情、你的思维模式,有没有跑偏,会不会影响研究的主线。
局外意识:即避免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里过度沉溺
另外,也要注意研究需要付出成本的。财务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甚至试错成本。从这些层面看,研究的成本远高于学习的成本。因此做研究,机会成本也是我们应该时刻考虑的问题。
反过来,要思考如果自己研究能力差,是不是因为付出的成本不够多,不够大。
2 搜集资料:足量,但节制
足量:一看主动性,二看宽泛性
越强的主动性是资料收集的保障。
宽泛性,则是跳出单一维度,带“有目标”的多。美食家,要有意识地广泛平常多个菜系的菜。
节制:避免过度沉溺文本;
若只进入文本而缺乏1中提到的“局外意识”,就永远没法从文本中凌空跃起,去进行实物本质和规律的探寻。
对人的研究去粉丝化;避免情绪化
“无情”是做研究的高贵品质。研究要保证客观的多方面视角。不仅自己研究,也要看他人对这个研究的研究(观点)。
3 处理资料:运用批判性思维
Critical thinking,即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How?
一是抓本质(找不同,即做对比)
二是找规律(求相似,即做类比)
找不同:给研究对象找一个同性质对象或竞争对手。
求相似:为了提高效率,面对类似的内容,将大幅提高你的效率。(美图秀秀 VS Photoshop)
任务:研究下一个要买的东西,货比三十家,看看“最好的”与“最适合自己的”结果。
4 创造输出,督促研究的完成
写作是最好的成果输出的方式。
三要点:足够系统、有相关的文本支撑、有严密的逻辑论证。
系统性,即进入学科大厦的体系内,避免让自己步入“民科”的范畴。印象深刻的是汪磊师兄对我说的话:我们要把一个理论的发展想象成建造一座大厦,它是由砖头配合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不是随便刮风下雨就会瓦解的。我们要做的事情,是成为其中的一块砖头,而不是成为一堆散沙独立于整个体系之外。因此,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广泛涉猎大量的资料,了解前人是如何发展这个理论的。别到最后发现,只是在大厦边上“堆了个小土堆”。
有文本支撑。研究当需自己的判断,但这个判断绝对不是无中生有。研究精神的关键之一,即“质疑”。
有严密的逻辑论证。即在文章中,分析例证兼而有之。
导师在研究中的作用,一是其学术信息量、文本支持能力更大,二是他会在你的逻辑论证过程中指出你的错误。
5 学术论文注意的要点
学术研究的四个特点
要点1:Validity
在正式写文章之前,要向导师提交一个Proposal,即论文提案,呈现:研究的核心课题、论文的框架结构,每一部分的逻辑关系。这是为了确保Validity,就是正确性。同样,向行家、高手请教的目的,就在于增强Validity这一点。
要点2:Reliability
论文写作要讲究“借力打力”
可靠性就是说的话有出处。谁说的,哪年说的,哪本书哪份资料中哪个版本哪一页说的,都要写清楚。对比砖块与大厦的区别可知,个人的研究是微小的,想要在此基础上拓展,就要大量阅读,获取一个正确的、在体系中的学术背景。
不要随意表达观点,“表达观点”是博士研究生才能做的事情。在学术论文中,绝对不能出现 "I", "I think"。
借力打力,即通过引述现有成果,间接阐述了你的观点。
要点3:Continuty
持续观察趋势的变化
Eg:"Global Village"这个概念,经过80年,其观点依旧正确。
要点4:Universality
普适性高的文章,一般引用量也更高。
英文是很重要的技能。要看懂英文资料, 建议从积累大量的学术词汇做起,建议从看起来是最后一项要做的事情做起。
有研究能力的人,才会把事情做好。同时,他获得新机会的可能性要大一点。
最后,写这篇总结,目的如引文作者所说,是否有人看,看的人多不多并不重要,及时给自己创造反馈很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