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学PPT时,有这样一个体会:技巧、操作可以跟着别人的教程来学习,但是结构化思维和视觉化表达学不来,必须要自己通过大量不断地练习,然后思考,摸索才可以习得,而这两项又恰恰是做好PPT的关键!
究竟什么是结构化思维,什么是视觉化表达?做出来的作品,能够让别人信服!
与此同时,我也在定义另外一个词语,如何定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做一个好的PPT,有人建议把80%的时间花在脑力劳动上,即结构化思维和视觉化表达上,剩余的20%的时间就是一些体力劳动,把自己的想法用PPT这个工具做出来罢了!
脑力劳动相比于体力劳动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例如有些问题就因为一个困境无法突破,则必须花费更久的时间去思考,去琢磨。如果这层纸被捅破,则豁然开朗,这个过程需要花费的时间取决于这层纸被捅破的时间长与短。
如果脑力劳动也可以像体力劳动劳动一样能够预见其工作量,我们的大脑经过训练后可以预见这层纸被捅破的时间是多久,我想脑力劳动的专业度就提升了一个档次!
换句话说,那些在一个领域拥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士,他们做事都有这样一个特点:在某个时间点,我敢确信这个我能做好,而不是换来一句「我试一下」,「我需要再进一步看看」。
如果我们在某一领域,遇到任何问题,都能够清晰地预见那80%的脑力劳动的工作量,我们自身的不可替代性会相比较于别人更具优势。
明白了这些后,在后续的做事中会设置这样一个反馈的意识:即做某一件时候设置截止时间点,规定什么时候做完。然后检查能否做到,逐步培养自己对时间的感觉。
有段时间工作任务量突然猛增,但必须保证有质量的完成所有事情。一天的时间就那么多,任务又多,所以在每天晚上规划投入时间多少小时在一件事情上,第二天做工作时刻提醒自己时间到了休息一下立刻去做另外一件事。
现在回忆起来, 能够站在这样一个角度去安排花费自己一天的时间,有些欣慰。压力有时候可以让自己更专注于自己的目标上,使自己不分心,相比懒懒散散的心态做事,效率也提高不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