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懂我的只有朋友
也许是长大了一些,或许是比以前懂事了,我们少了稚气的打闹,多了一些官腔。许多时候也更愿意做一只鹦鹉,替别人传话。
有时候,我们给别人微笑,给别人安慰,给别人赞许,给别人同情。可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有哪些是真心实意,有哪些是敷衍,有哪些是嫉妒,还有哪些是厌恶,哪些是谄媚。
为了获取一些东西,恭维是常用的捷径,我不敢说自己从未拍过马屁,可是我敢大胆肯定的说朋友绝没有一次违心的赞许。
朋友执拗,倔强,有自己的坚持,自己的原则,自己的信仰。有些场合,需要逢迎,需要赞许,朋友总像个木头人矗立在那,无法融入到周围环境里。此时的朋友显得那么格格不入,表情总是那么难受。

我曾一度认定活在当下的朋友,为了让自己更舒服一些,为了和大家保持步调一致,一定会沾染上世俗气。但就在昨晚,我开始怀疑我当初的坚信。难道这么多年过去了,朋友依旧没有变,还是那么不入俗。
泡面的香气拉我回到了呆在失智楼的那段日子。
朋友调离失智楼后,我接管的工作包括那位失智老人,和朋友一样,起初我没有私心,没有懒惰,没有嫌弃,没有放松,可是渐渐的我快撑不下去了。
失智的老人大多数是因为曾经受到了精神重创,或是长时间承受精神压迫,亦或是一下子受到了精神打击。
我们同情她们,可怜他们,可是这并不代表,刚入行一年的我们有足够能力承受失智老人带给我们的精神压力和身体消耗。
有的失智老人用破口大骂来发泄愤怒,有的失智老人用打人来排斥你对他的亲近,有的用痛哭流泪来折磨你的耐心。

他们哭,他们闹,像个孩子一样不懂事,不听话,他们明知故犯,屡教不改。可是他们不像孩子一样的体重,不像孩子一样的饭量,不像孩子一样的力气,不像孩子一样的排泄物。他们不会长大,不会懂事,等待他们的不是未来,而是死亡。
到了失智楼我才明白,原来最难照顾的不是失能老人,而是失智老人。不仅要照看她们的生活,还要承受她们给你带来的精神折磨,更重要的是要无时无刻看着她们。原来心累大于身累。
那时候,懂我的只有朋友,她鼓励我,帮我排解,哪怕在我不愿与人交流的时候,还接受我恶劣的态度。
如今的我又该如何去回报她,我真的不知道。
知道你会来,所以我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