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有时候研究科学和研究玄学是想通的,观察者效应和玄学占卜所说的“不动不占”是一个概念。也就是你动了,你有观念了,你观念所联系的事物才有可追溯性,可预测性,才能是一个“确定”的状态。
下面是关于薛定谔的猫的论述,但对大家研究玄学会有启发。这个是科普书籍《见微知著》的文章。
1935年 ,薛定谔原本目的是在用这思想实验来讨论EPR吊诡(因发表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鲍里斯·波多尔斯基、纳森·罗森而命名)。EPR论文凸显了量子纠缠的怪异性质。假设两个量子系统相互作用,然后彼此分离,但其中任意系统都不处于明确态,则它们的量子态会叠加在一起,共同形成的量子态具有量子纠缠特性。
根据哥本哈根诠释,当其中任意系统被测量之时,则两个系统纠缠在一起的量子态会坍缩为明确态。那时,薛定谔与爱因斯坦常互相通信,交换意见,研讨EPR论文的相关问题。
在爱因斯坦写给薛定谔的8月8日信件中,他勾勒出一个“粗略宏观案例”:给定一桶不稳定的火药,在经过一段时间后,这桶火药会处于爆炸与不爆炸的叠加状态。
为了更进一步说明这现象,薛定谔回信描述原则上怎样能够将原子系统的叠加态转移至大尺度系统。
他提出一个思想实验,假设把一只猫、一个装有氰化氢气体的玻璃烧瓶和放射性物质放进封闭的盒子里。猫的性命因此与原子核的状态密切相关。
薛定谔表明,根据哥本哈根诠释,在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猫会同时处于活状态与死状态(对于盒子外的世界而言),直到盒子被打开为止。
薛定谔并不想要推销周旋于生死之间的猫这点子;恰恰相反,这吊诡采用的是一种经典反证法,试图借此显露出描述量子态所需倚赖的量子理论尚存瑕疵。
薛定谔的原文是这样的:实验者甚至可以设置出相当荒谬的案例来。把一只猫关在一个封闭的铁容器里面,并且装置以下仪器(注意必须确保这仪器不被容器中的猫直接干扰):在一台盖革计数器内置入极少量放射性物质,在一小时内,这个放射性物质至少有一个原子衰变的概率为50%,它没有任何原子衰变的概率也同样为50%;假若衰变事件发生了,则盖革计数管会放电,通过继电器启动一个榔头,榔头会打破装有氰化氢的烧瓶。
经过一小时以后,假若没有发生衰变事件,则猫仍旧存活;否则发生衰变,这套机构被触发,氰化氢挥发,导致猫随即死亡。用以描述整个事件的波函数竟然表达出了活猫与死猫各半纠合在一起的状态。
类似这典型案例的众多案例里,原本只局限于原子领域的不明确性被以一种巧妙的机制变为宏观不明确性,只有通过打开这个箱子来直接观察才能解除这样的不明确性。
它使得我们难以如此天真地接受采用这种笼统的模型来正确代表实体的量子特性。就其本身的意义而言,它不会蕴含任何不清楚或矛盾的涵义。但是,在一张摇晃或失焦的图片与云堆雾层的快照之间,实则有很大的不同之处。
上面是薛定谔的原文思想,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有很多个版本。在这里我不重述这些版本内容,内容太多。
但我强调人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呢?是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在这个问题上,人要将问题简单化,必须有这么几个前提。细心的朋友会注意到,其实我在本书第二章,就有提到过关于玻尔和爱因斯坦的争论。我说:“上帝让人类掷骰子。”
其话意思是上帝不掷骰子,真正掷骰子的是人!! 所以人一定要小心,而且自信。
那么回答我开头所提到的问题:薛定谔的猫究竟是死还是活?是半死不活的叠加态吗?
答案是很明确的:猫不可能是死和活的叠加态!必须不可能!
如果承认猫是死和活的叠加态,那么我们现实中的所有人,也都是处于这样的状态。
为什么猫不可能处于死和活的叠加态? 如果你注意薛定谔实验设想,你就知道,这个实验是不可能。
薛定谔说:把一只猫关在一个封闭的铁容器里面,并且装置以下仪器(注意必须确保这仪器不被容器中的猫直接干扰)。
这是他开头的第一句话。试问大家猫会不会影响到仪器? 猫是有辐射的,万物皆有辐射。所以就不能避免影响。第一点就不能保证。
外部环境也是这样的。一开头就写道了:根据退相干理论,猫不可能永远处于生存与死亡的叠加态,由于环境的影响,很快地会产生退相干效应,猫改而处于生存或死亡的经典统计学状态,因此,一般而言,绝对无法观察到这生存与死亡的叠加态。”
这是开头的介绍,我认为还不够精确。应该说猫从来就没有处于过活和死的叠加态。
什么叫退相干性原理,定义是这样的:在量子力学里,开放量子系统的量子相干性会因为与外在环境发生量子纠缠而随着时间逐渐丧失,这效应称为量子退相干。
量子退相干是量子系统与环境因量子纠缠而产生的后果。由于量子相干性而产生的干涉现象会因为量子退相干而变得消失无踪。量子退相干促使系统的量子行为变迁成为经典行为,这过程称为“量子至经典变迁”。
德国物理学者汉斯·泽贺(英语:Heinz Zeh)最先于1970年提出量子退相干的概念。自1980年以来,量子退相干已成为热门研究论题。
实际而言,不存在孤立系统,特别是不存在孤立宏观系统,通过某种方式,每个量子系统都会持续地与外在环境耦合,发生量子纠缠,从而形成纠缠态。因此,量子退相干可以视为存在于量子系统内部的相干性随着时间流易而退定域(delocalize)至量子系统与环境所组成的纠缠系统,换句话说,量子系统内部的几个成分彼此之间的相位关系,会逐渐地退定域至整个系统,也就是说,量子系统的相位信息会持续地泄露至环境,从而有效地促使伴随着相干性的干涉现象消失无踪。
量子退相干能够解释为什么不会观察到干涉现象,但是,量子退相干能否解释波函数坍缩的后果,这论题至今仍旧存在巨大争议,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难将这论题跟量子力学的诠释做分割,而人们各自有各自青睐的诠释。
量子退相干不是一种量子力学诠释,而是利用量子力学分析获得的结果。它严格遵守量子力学,并没有对量子力学的基础表述做任何修改。很多完成的量子实验已证实量子退相干的存在与正确性。
所以薛定谔所描述的实验,是无法隔绝微扰的。一般大家会讨论的是观测者对实验的影响,仪器对实验的影响等等,其实就是这个原因。
好了,这一点现在确定了,从内到外,都不能保持实验系统的独立性。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进行讨论。
但是其实讨论已经缺乏必要性,因为已经不再符合薛定谔的描述。这就是为什么猫不可能处于生和死的叠加态。
那么猫会处于什么状态? 将问题转化,简单化。盒子是透明的,猫换成人。
有人会问,这样可以换吗? 我反问:盒子的颜色对实验有影响吗?人是生命吗?
即使这样,我再问你:“下一分钟猫是死的还是活的?” 你也不能给我确定回答,得到了下一分钟才知道情况。但答案一定是要么活,要么死,不可能是两者的叠加态。
但这一秒,猫是活还是死,观测者是看的到的。
把猫换成人,其实没多大的本质意义,不是为了让人自己发出信号。说他活着或要死了。而且让人去思考,你在里面真的可以体验到那种“生和死的叠加态吗?”
还有一些科学家,学者提出多世界观点,来解释薛定谔的猫。看过我科普书籍《变化》的朋友肯定知道,我是持反对意见的。
这只是想象力的问题,不是现实的问题。高维度空间值得怀疑,大家可以去读读我在《变化》中的论述。
所以世界可以存在的想象之中,但想象之中的世界不是现实世界。如果想象世界等于事实,那么世界上就不会存在问题。
比如就薛定谔的猫来说,有一个人无所不知,记住这个人无所不知!
那么薛定谔的猫是死,还是活,你什么时候问他,他都能给你确定的答案。
听懂了吗,各位。如果想象世界等于事实,那么世界上就不会存在问题。
但现实世界问题众多,就像维特斯坦思考的那样:世界是怎么存在的这不奇怪,奇怪的是世界为什么存在着?
很多问题,现在不回答。比如量子世界与宏观世界的间隔界限标准是什么?
现在不能回答,不代表这个世界是不确定的。我一直说世界是确定的。量子世界也是确定的!上帝让人类掷骰子。我说的是事实,我传递的是希望。
我们知道不确定性的概率,难道这不是一种确定吗? 我们知道世界是确定的,我们不能回答某个问题,是因为我们无法掌握全部系统的每一个要素和每一个要素之间的关联。
贝尔不等式,即任何关于定域隐变数的物理理论无法复制量子力学的每一个预测。给了我们很大启发。也就是说不存在完备隐变量理论。所以也就打破了薛定谔最初设想薛定谔猫的意图。
在我的认识里,宇宙还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所以全部掌握这个系统是一个无限挑战。但世界是确定无疑的。
人类发展史,印证了这一点。所以我赞同马克思的认识论观点。人要相信自己才会获得成长,否则就会迷失。
对于现在的我们,我们这样的年轻人,更应该是这样。薛定谔猫很真实。大家要相信它的真实。而不是它又是活,同时还死。
我记得在文章中,我说过如果我们赞同猫是处于死和活的叠加态,那么我们也处于这样的状态。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不是一个盒子吗?在地球上触发大的核爆是可能的。 那么我们是处于什么状态?? 你现在是活,还是死?你不知道吗?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将猫换成人。猫换成人没有本质区别,但人具有主观思考。
可是我在上面还说了,人一定要小心,且自信。 是因为人有主观的一面。就拿热来说,“热”这个词不是客观的,是主观的。“热现象”是客观的。对于人类来说是热,对于石头来说,热是什么也没有的感觉。
同一个事物,可以有不同的称谓。伴侣有人叫老婆,有人叫贱内,有人叫婆姨,还有人叫baby。
一切科学都可以上升到哲学层次做总结认识,但一切哲学认识需要用语言来表述。所以这是件很值得谨慎的事情。所以有语言哲学这样的研究,我认为很必要。
摘自独立学者灵遁者量子力学科普书籍《见微知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