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散文,就应该是絮絮叨叨,如同老祖母在豆黄的灯光下,抱着孙子女,悠悠然的讲着过往。语言平实没有华丽辞藻,所讲的故事也多是乡井长短,琐琐碎碎的细水流年,但一辈又一辈的讲下去,就那么晃晃然听着,也那么润润然听到骨血里,融进日常生活的行事方法。此书便是如此,温润的节奏,普通的文字,记录的多是凡夫俗子的生活,甚至有些行为方式于我们多有不解不为不屑,但就这么熨帖的走心,如同一壶烫好的美酒,温润的从喉管到胸口到胃腹,一路暖下来,四肢百骸均活泛伸展,如同得到春雨滋养的万物一般,所谓如沐春风是也。
悠悠岁月给人温柔坚定的生活力量 读《日子疯长》有感作为男性作家,能写出这么温和又乡情的角度,实属大不易。通过不同的人物所经历的各种事情及作出的选择,让读者充分感受到一个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江南小村镇的旧日好时光,生活的起伏是一定,有抗日战争时期的惊涛骇浪,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汹涌波浪,也有普通市井生活的温吞如一,祖祖辈辈知根知底相互帮衬相互扶持的悠然岁月。仅仅只是旧日好时光吗?怕是未必,虽然现代化的进程、城市化的发展必然对小乡镇形成冲击,但传统的力量,岁月的惯性,怕是依然还能有这样的小乡镇生活继续存在的土壤。毕竟在经历过快节奏经济追求之后,在物质生活得到了基本满足,产业形态已由服务业占据半壁江山的今日,丰富多样的生活方式选择,让那些向往温馨平静生活的人能安心的选择心之所属,而这样的小镇生活怕正是他们所向往的。
凡夫俗子并非没有经历生活的跌宕起伏,只是在岁月的雕琢下,一般秘而不宣,慢慢将棱角打磨成光润的模样,以至于忘记了任何普通人的青春,都是闪着金子光芒的模样,人人回忆中都有想当年的喟叹,不过是有人自己说,有人他人说,有人从不说而已。十分佩服作者的父亲和母亲,书中已经用温和的文字勾勒出其人其事,既是普通人,也有不普通之处。
悠悠岁月给人温柔坚定的生活力量 读《日子疯长》有感父亲是药罐子,但接受自己身体不好后心性豁达,所以白般折腾但一直熬着,反而痴求了极长的岁月。父亲是明白人,家中生计艰难,但依然能各种计算腾挪,养育子女维持家庭甚至接济亲戚,眼看着家道艰难,依然盎然的跌跌撞撞裹着岁月往前走,维持了基本的收支平衡。父亲是勇敢的,日军进镇时祖父坚持要建房子,全镇各家的木料泥瓦被日军搬走挪用,只有祖父的木料最后能找回,因着父亲能悠悠然在炮火中镇定的给自家木料做记号,于是能没费多少口舌拿回自家木料继续建房。父亲是聪明人,与娶妻一道,知道想要有见地的妻子,就需容忍妻子的家庭背景并不根正苗红,在文革那样的岁月中相当于自断前程,自毁长城,但做了选择就不后悔,承担了不足自然也落了好处,毕竟有见识的妻子于整个家族后代的兴旺,功不可没。
母亲是聪慧的,且不说出众的外貌才情,但家庭背景让母亲在婚姻的选择上最后调了父亲,最后能在政治艰难中,稍微平静过活,于此密不可分。母亲是坚忍的,没有因家道艰难而抱怨,努力工作勤勉付出,于家庭生活不仅有经济上的助益,也有春风化雨的滋养,后代子女多上进孝顺,于此关系甚笃。母亲性格和善,人前人后慈眉善目,待人接物春风化雨,小家庭和美、邻里和谐、单位和平,所以即便有腥风血雨,在小镇百姓邻里的朴素生存观和道德观的庇护下,逃过了可怕的风暴,虽有受苦但也算较为安宁。
悠悠岁月给人温柔坚定的生活力量 读《日子疯长》有感小城镇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整体偏稳定,有特有的价值判断标准,这方水土中滋养的人,彼此都知根知底,即便偶尔可能有口角,但更多的是相互帮衬扶持,偶尔一家有了难处,大家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扶下,日子磕磕绊绊就过去了。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拥有的看似愚钝消极的熬日子的方式,实际上蕴含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千百年农耕文明所遗留下来的对土地的敬畏、知足常乐和乐天知命的朴素价值取向,将日子打磨的温暖熨帖。人生就应该如此,不用特地追求经天纬地,用积极的态度过好当下的日子,多行好事,莫问前程,内心平静,岁月静好。
这是本温柔的散文,也正是这样的温柔中蕴含着催人积极生活的力量和养分,让人能抿着嘴角轻快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