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
放下评判,学会诚实表达需要是幸福的开始

放下评判,学会诚实表达需要是幸福的开始

作者: 曹桂芸 | 来源:发表于2017-09-21 21:22 被阅读407次
无法表达需要

在我们的社会文化中,并不鼓励我们表达个人的内在需要。

而我们每个生命健康成长的要素就是这些内在的需要(认可、尊重、爱、支持、价值、信任、理解、安全、体贴等等)。

这些内在的需要就像空气、水和阳光一样滋养着我们的生命。

评判,是我们内在需要未满足的痛苦表达。

一位妻子,忙碌了一天家务活,晚上没有做饭。

丈夫回家看到没有做饭,问妻子:“怎么没有做饭?”

你是那位妻子,你会如何回答?

“你知道我一整天都没歇过,我熨了所有的衬衣,洗干净家里所有的窗帘和脏衣服,还出去买了东西……你就不能体谅我一下/你是否可以……?”

“我在外面也忙了一天,我也……”

冲突就会因为没有做饭而产生,而他们争执的真的是做饭的事情吗?

妻子需要丈夫的体贴,丈夫需要妻子的关爱。

当我们的意识不到自己的需要,或者觉得自己的需要别人是有义务来满足的,就容易变成受害者的样子来抱怨对方。

然而,如果这位妻子,明白表达需要的重要性,或者更清晰自我的需要,满足的可能性就会很大。

长期以来,妇女的形象和自我牺牲联系在一起。

当我们把照顾他人当作最高职责,她们也就会倾向于忽视个人的需要。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许多做妈妈的特别焦虑、与孩子关系很紧张的原因。

以前,我也会因为不想做饭,而像上述那位妻子那样去表达。

结果可想而知,对方心情好点的时候,还可以表达体贴,对方情绪能量也不高的时候,一场冲突就如上述情况发生。

现在,我会直接表达:“我今天感到很累,不想做饭,你可以选择楼下吃,也可以选择自己做。”然后选择去做可以让自己休息的事情。

虽然,这样的表达,可能对方还是会不舒服,那是因为对方“关爱”的需要没有被满足。

然而,我清楚照顾好自己,唯一可以负责任的就是我自己。

对对方来说也是一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爱满自溢。”

只有把自己真正照顾地很好,才真正有能力去照顾到别人。

只是可悲的是,我们习惯用批评或者攻击对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并且意识中会认为对方有绝对的义务来满足这些需要。

比如我们常听的段子“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

这就是典型的妈妈安全、关爱的需要,要借由孩子按照她说的来做,才得以满足。

然而,孩子是独立的个体,ta也有自己的需要,例如尊重、自主、信任(我知道我冷不冷)。

对他人的指责、批评、评论以及分析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

习惯用批评、指责的方式来表达,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而且随时随地。

有一次在我的闺蜜家,她们孩子和孩子的同学在她家玩。

她不停过去告诉孩子不能这样,不能那样,我就很好奇,问我那个闺蜜说:“人家小孩子的世界,你怎么老去掺和呀?”

她才告诉我:“上次孩子第一次过来,进门都不叫人,家里人放在这里,也不打个招呼,什么时候来接,什么个情况都不清楚。她不喜欢这个孩子,觉得这家家长也有问题。”

上面的这些看似对孩子及家长的抱怨,其实更深刻地反应了她内在未被满足的需要。

我就问我的闺蜜:“如果这个孩子上次进门就叫了你,你会觉得怎样?”

闺蜜回答我:“觉得孩子懂事,尊重长辈呀。”

我笑了笑,看着闺蜜说:“哦,原来你需要尊重,对吗?”

闺蜜想想说:“当然了,当然需要尊重了。”

我又继续问我闺蜜:“那如果上次她的家长也打了电话,和你沟通清楚他们的情况,你愿意帮他们照顾孩子吗?”

闺蜜回答:“那没问题啊,谁能没有个事呢。”

我哈哈大笑起来,说:“也就是你对这个孩子和她家长的不满,是因为你尊重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对吗?”

闺蜜似乎还是没有觉察,继续给我解释那天发生事情的过程……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建立“基于需要的意识”,常常在对与错、好与坏的模式下,去评判别人,这也是产生冲突的核心原因。

如果我们习惯于用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

想想在我们的人际关系中,亲密关系中,亲子关系中,企业员工关系中,组织社群中等等,我们常常都是采用容易激化冲突的方式,来给自己的生活添加更多的不愉快。

特别是我们想给别人提出改进意见时,许多时候我们根本都无法知道我们真正想表达的信息,那我们的初衷真的可以达成吗?

何况,就像我的闺蜜,不停寻找各种机会来证明“别人是不尊重她的”,生命的痛苦轮回就是这么产生的。

建立“基于需要的意识”,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它是我们幸福生活的开始。

相关文章

  • 放下评判,学会诚实表达需要是幸福的开始

    在我们的社会文化中,并不鼓励我们表达个人的内在需要。 而我们每个生命健康成长的要素就是这些内在的需要(认可、尊重、...

  • 幸福从学会放下开始

    写作营第6日练习 梭罗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 这句话咋一看,似乎有些矛盾。通俗意义...

  • 胡明瑜情绪管理36计:和另一半吵架,如何表达我很生气

    1.表达自己的感受,不要评判对方。 2.表达自己的感受,不要评判自己。 3.区分感受和评判,学会感受词汇。 感受是...

  • 2020  学会

    学会放下自我,学会表达,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学会妥协,学会原谅,学会接受,学会成全,学会放下。让自己像个成年人一样...

  • 放下评判

    若要正确地判断一事一物,他必须对它的过去,现在及未来述之不尽的相关背景一清二楚才行。 他还需要事先认清自己的判断对...

  • 放下评判

    本文是读《当你开始爱自己,全世界都会来爱你》的读书笔记。看起来很鸡汤的一个书名吧,但是内容出乎意料的给我很多启示呢...

  • 放下评判

    通过这些天阅读心灵成长的书籍,我的心态变得平和,没有那么急躁了,也试着学会放下评判。老公最近又开始拿着手机看电...

  • 放下评判

    如果,让我们放下对事物的评判,我们的内心就回舒缓下来。因为这样,我们就能融洽的与自己和他人,和一切事物和谐...

  • 放下评判

    今天给同学做教练,话题是怎么保持每天有半小时的时间锻炼 探索了这个话题背后对于ta来说更加重要的意义,同时听到ta...

  • 放下评判

    看了半页书,内在随之不断的涌动,写下了四页的文字,当内在被文字淋漓尽致的呈现出来时,那种感觉很是痛快。 之后念头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放下评判,学会诚实表达需要是幸福的开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fmt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