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就是看问题不再一根筋,一条路走到黑,看到一个东西长得像钉子就用锤子拼命敲,看到表面不符合自己认知的就用口水将其淹没。而是,知道每个问题的表面背后都有其对应的边界条件,条件不同处理的方法就完全不同。
于我而言,目前很多时候,辩证思维导致了闭口不言。因为很多事无法感同身受,不能像过去草率地下一个结论后,还觉得自己的观点一定就是正确的。如果还没说出口,就觉得自己可能是错的,就不会那么轻易表达意见。也许这也算城府的一部分。
早上翻了翻公众号两篇立场完全不同的文章,角度分别是家长和老师。
家长角度的这一篇,是抱着孩子10几岁自杀后冰冷的尸体在忏悔,自己过去不该只看重成绩,让孩子高三摸底考试受挫后就自杀了。而我看过历史的复杂性之后马上警觉,事情绝对没有这么简单,只是背后的故事我不知,作者也肯定不知,但是悲惨故事可以借来煽动情绪,帮助作者阐述观点。副作用也很大,其中最严重的一项就是会使人偏激,产生认知偏差。
另一篇,从老师的角度说,家长的态度决定了老师对待孩子的态度,那些不注重孩子学业成长的家长,批评老师作业量的家长,导致了老师不得不放弃那个孩子。
自己同为人母,又为人师,对两篇文章都不完全认同,辩证思维让我闭了嘴。但我也深知,从公众号爆文,吸引眼球的角度而言,辩证就代表打入冷宫。嗨,以后看公众号文章的几率再一次降低。
孩子早期给予足够的学业关注,建立只要努力就可以取得成功,且这份成功只属于他自己,然而成功与否父母依旧爱你,才是最大的关键。如果后期不良习惯已经形成,唯一能拯救孩子学业的估计只有时间和爱。所以,说不要给孩子压力,那是在前面牵着孩子慢慢走时已经做错了的前提下,没有办法而为之。而“家长逼着老师放弃孩子”这种说法也不敢苟同,我一定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不布置作业给孩子也不代表孩子就被放弃了。家校沟通之路不通,还是有其他路可走的,当然家长不能先放弃。另外,家长那边除了意识不到位,可能某些的确有特殊情况也未可知,生活皆不易,例如我这边有家长有时连续加班几晚到凌晨三点。
辩证,实际上让人冷静的同时,也让人变得更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