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语言特色
刘庆邦作为蜚声文坛的作家,有着长期生活在基层的生活经历, 他的语言风格来自于他扎根的生活土壤之中,从民间创作的角度来看,其作品有时朴实、粗矿,有时又细腻、柔美,作品中的生活话语、性格话语和乡土话语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形成了自己的鲜明个性。
刘庆邦曾经说:贴着人物写,这个“贴”字是有讲究的,也就是说作家不是推着人物写,拉着人物写,或者拽着人物写,这个“贴”字,起码表现了作家对人物的尊重,里面有主动性,但他并不是牵着人物的鼻子走,并不是说随心所欲改变他,而是必须首先尊重人物的心理,然后才可能理解他,才可能写好他。
在小说《冲喜》中,刘庆邦就是贴着女主人公写的,作家把一个农村妇女因丈夫和儿媳有染心中的不满刻画的惟妙惟肖。她和丈夫赌气,和自家门框赌气,和狗赌气,听到邻居的聊天,她心里就不痛快。女人是明道理的,有的话不能说破。说破了,这个家就破了,就完了。从这一点上看,女人还是爱男人的。而男人因心中的愧疚,一直很歉疚。
汪曾祺说:“小说本来就是语言的艺术,就像绘画,是线条和色彩的艺术。音乐,是旋律和节奏的艺术。有人说这篇小说不错,就是语言差点,我认为这话是不能成立的。”
汪老的这话说明了语言对小说的重要。每一位作家都有自己的语言特点,这种特点就像声音的辨识度一样,在欣赏小说作品的故事情节的同时,体味其中的语言特色。
附: 作者简介
刘庆邦,男,1951年生,河南沈丘人,当过农民、矿工、记者。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断层》、《远方诗意》等六部,中短篇小说集《走窑汉》、《梅妞放羊》、《遍地白花》等二十余部,散文随笔集《从写恋爱信开始》等。先后获得河南省、煤炭部、北京市及各种刊物奖三十多项。短篇小说《鞋》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神木》获第二届老舍文学奖,长篇小说《断层》获首届全国煤矿乌金奖,中篇小说《少年的月夜》、《卧底》分获本刊第十一、十二届百花奖。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外国文字。现为北京市作协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