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就标题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了解了标题的重要性和好标题的标准后,就该进入标题创作的过程了。方法很多,我们先从如何在标题中运用修辞说起。
修辞也是我们上小学时就学习过的内容,这些年过去了,大家也差不多都还给老师了。昨天是教师节,老师们希望收到的是祝福,可不是大家还回去的知识。常用的修辞手法一般有: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引用、反问、设问、互文、通感、反语、反复、顶真、对比、借代等。大家能记住的大概没这么多,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能用到也没这么多,在起标题的过程中同样也用不了这么多。只所以列出来,是让大家再回想一下语文老师的音容笑貎,昨天别把祝福都送给年轻美丽的音乐和美术老师了。
言归正传,进入今天的内容。
在语言交流过程中,修辞的最大作用就是使我们的话变柔和,让人听着顺耳悦心。同样,用在文字上不仅琅琅上口,有文墨气息,逼格层次也会上去。尤其是在“看人看眼,看文看题”的时代,更需如此。我们还是以今天《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和《新京报》的标题为例来分析,看看编辑和记者们是如何运用比喻、排比、对比、设问等几种修辞手法(篇幅有限),“扮靓”他们的作品的。具体修辞法的定义我就不讲了,实在想不起来的,可以给语文老师打个电话,如果不好意思也可以去问一下“度娘”。
一、比喻
《新京报》A08、09版《城市地下的“夜行人”》
讲的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地铁运行,工作人员夜间做好车辆检修、信号系统维护、钢轨打磨等保障工作的事。把地铁工作人员比喻成“夜行人”,不仅让标题形象鲜活,也画面感十足。
《中国青年报》一版《北京最大“睡城”悄悄改变》
把“亚洲最大社区”天通苑,与相隔5公里的另一个大型社区回龙观,合称“回天”地区,比喻成“睡城”。诙谐地表达出了这一地区的现实状况。
《人民日报》第七版《太行山里的“孩子王”》《学生眼中的“向日葵”》
把老师形象地比喻为“孩子王”和“向日葵”,人们特征跃然纸上。
二、排比
《新京报》C08版《立陶宛冤死 字母哥禁飞》
本届男篮世界杯最大牌球星当数字字母哥,在NBA赛场上无所不能的他,却在世界杯赛场少有精彩表现,球队也无缘8强。立陶宛是世界男篮传统强队,本届世界杯也创下了队史最差战绩,无缘八强。两者有此共同命运的原因还是因为NBA和国际篮联有不同的比赛规则。这个标题成功地唤起了人们的同情心,吸引了读者的眼球。
《中国青年报》报眼《织好四张网 青聚锦官城》
《光明日报》报眼《壮美长江 诗画宜昌》
《人民日报》二版《轻车简从察实情 深入基层解民忧》
等标题都很好地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或是对比,或是递进,看起来赏心悦目,读起来琅琅上口。
三、对比
《光明日报》第14版《由一粒草籽“谈”出一片草地》,《中国青年报》第7版《小国家,大梦想》和《新京报》第B08版《7股连续多日涨停 4公司净利降幅过半》等,都把草籽和草地,小与大,多日涨停与降幅过半等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在比较中凸显矛盾点,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四、设问
《新京报》A04版《都要达成和平协议了,美国为啥与塔利班翻脸》和《光明日报》第11版头条《从新中国七十年看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等,此类标题巧为设问,引起人们对的关注和好奇。
由于时间和篇幅有限,今天就先和大家分析这四种修辞方式。有些标题说句实话起的也不太好,这里只是一个抛砖引玉,让大家在今后的读报或读手机时能从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