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什么人,在环境困难的时候,都会想到死。这是正常的心理反应,但不应长久持续,死是很浪漫的,故此有点吸引力,然而我是一个很踏实的人,我只想如何改良环境。
——子君《我的前半生》
最近《我的前半生》电视剧爆热,原著党与电视党纷纷出声。
有人说:《我的前半生》原著中子君跟闺蜜根本没有同时爱上一个男人的设定,电视剧中因为与唐晶男友贺涵的感情戏导致两人友谊产生了裂痕,这种狗血剧情简直太让人无法接受了!
有人说:剧版的《我的前半生》才更加符合现在的社会实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可能再如同八十年代一样简单,更多的复杂情感才能有看点,吸引看者。
还有人开始研究剧中的小三到底会有多惨、各种渣男到底有多渣、各位剧情中的孩子未来会因为原生家庭导致什么样的人生…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大家都是认同的,那就是子君获得了新生,开始了新的情感、工作,变成了一个更好的人。
在子君与涓生(剧中为俊生)的情感经历中,各位看官笔伐口诛的对象基本一致,那就是24K纯渣男涓生。不过,作为纯职场女性一名,我也因此有不同的见解。
我一直很认同这么一句话:好的爱情,就是相互崇拜。
再浓烈的情感在经历了柴米油盐后,就如同香水放进了公共区域,被各种复杂的体味侵扰,渐渐消散。而相互之间的彼此崇拜,能让人之间源源不断的产生新的吸引气息,实现两人之间情感的良性增长。
我有个女友,结婚不久后就决定要离婚,令我们大跌眼镜的是竟然是她主动要提出离婚。
我们都很不解,她先生是商界有头有脸的知名人士,婚前就是钻石王老五一个,在一次聚会上对美貌身段佳的女友一见倾心,穷追猛打后终于觅得佳人归,是朋友圈内郎才女貌的典范。
她却说起婚后的两人严重不对等。
先生在饭局上和朋友针对商业事件侃侃而谈,她偶尔发表自己的意见,先生却提醒她,这些东西你不要不懂装懂,太让人笑话了!
去以前未去过的高档法式餐厅用餐,她并不太懂餐桌礼仪,害羞的问先生,先生却说:你跟着我吃就行了,吃个饭还不会吗?
去会所打高尔夫,她不会,举杆的姿势甚是难看。先生和另几个朋友哈哈大笑,嘲笑她姿势笨拙如同狗熊。
末了,她含着泪叹气说:两个人实在太不般配,感觉自己实在低人一等,这婚姻里全是冷笑和嘲讽。
当然,能吸引到商界巨子的女友原本就冰雪聪明,后面的日子里,她也参与了商业计划,考上EMBA,也学会了各种重要场合的用餐礼仪,也成为高尔夫运动的好手,然而有些东西过去就是真的过去了。看到她逐渐变得优秀的前夫再回头来追求她,想要复婚,她坚持不肯,她说:“我现在越来越好,真的要感谢你当初那样刺激我,我才痛下决心要改变、今日觅得大好前程,谢你当年弃我之恩!”
然而转头回来想,人本来天生向往美好的东西,倘若我那女友在婚前就明白爱情需要相互崇拜的道理,看清楚他先生不过是看中了她的美貌,而自己在内在上并不足够相配的话,她会不会多增强自身的能力,让自己足够优秀到与她先生相称呢?
又或者她能在聚会前多研究下商业新闻、聚餐前先百度下就餐礼仪、打高尔夫之前先找教练学习,那是不是就不会有这样差距甚大的感受?会不会就不那么令人瞧不起?他们现在会不会还是琴瑟和谐、举案齐眉的般配一对?
当然,我们的生活中其实还存在另外的一种人。
如同离婚之前的“罗子君”,她们从来不会去反思自己的问题,不会自己想着要改变,而是理所当然的认为“糟糠之妻不下堂”,用尽了胡搅蛮缠的手段去严防死守一切风险发生的可能。
某次饭局上,一位平时庄重仁厚的圈内前辈喝到酣畅处大哭,说自己孤身一人带着女儿好辛苦。
我不解,这前辈有风韵犹存的妻子,还时常去前辈的上班之处进行探访,不像是离婚了的样子呀?
知情的同事却告诉我实情:
这妻子是父母包办婚姻,前辈的母亲给安排的工作。婚后这么多年,从不管家事,自己挣钱自己花,再伸手找前辈要钱贴补不成器的娘家。前辈有一年因为交通事故昏迷了一周,醒来家中所有存款连同肇事者的赔偿款全部被妻子卷空,说不出用到了何处。
为了能供应上私立外国语学校的女儿花销,也为了躲避完全无法交流的妻子,前辈离开家乡,来到我们的城市开始打拼。辛苦多年,成功在武汉扎根,立下一份不薄的家业,而妻子不仅不给与辛苦的丈夫任何支持,还三天两头各种找事。
今天看到武汉的家里多了套新餐具就一口要定是狐狸精买的,统统从十几楼上扔下去砸的粉碎,还险些砸到路边玩耍的小孩,其实那餐具只是同事为了庆祝前辈乔迁新居凑份子买的礼物;明天又搞突袭,半夜两三点带着闺蜜团的五六人出现在前辈的卧室里,原本预计来捉个奸没想到没得捉,干脆在新居里开起了派对,搓麻喝酒,第二天离开后留下一地的垃圾果皮。
她偏执的要求居住在老县城的旧居,不肯来新居,不仅不支付女儿的任何抚养和学业费用,还要求前辈每个月再给她一笔生活费。
为了不给未成年的女儿造成心理上的影响,前辈不能离婚,又希望家庭看起来是正常的,就开始用钱来换取她对孩子的付出。她来新居做一次饭,前辈就付一次钱,她收拾一次家务,前辈再给一次钱··
她自己却不曾在前辈创业时拿出一分钱自己的工资给予支持,也不曾在放学时间去接送在异地上学已经五年的女儿一次,更不要说家人生病时的嘘寒问暖、回家后的热饭暖茶。
这是一个悲哀的“已婚单身男人”的故事,他哭的很悲伤,满脸都是无奈和痛苦。
可是后来我又想想,前辈这十几年中难道真的没有任何一个跟妻子良好沟通的机会吗?
他明知道妻子犹如樊胜美,无底洞的娘家拖得她动弹不得,为什么从来不想办法解决下这个问题呢?他逃避到另外的一个城市安家落户,这本身就已经是对坚持住在结婚时旧屋的老妻一种莫大的羞辱呀!他一定把女儿带在身边,不让妻子亲自抚养,还要用钱来衡量这母爱的重量,又怎么能完全怪妻子对这亲情的淡漠呢?
对比起这两个人的两件事情,我只能感慨各人有各人的苦楚,然而可怜之人,确实必有可恨之处。
每一段缘分的成就,都离不开两个人共同的经营,而每一段感情关系的结束,也绝对不是一个人的问题所在。
我所希望的是,当我们发现每一次情感危机的时候,当我们每一次指责渣男怨妇的时候,能不能先把嘴边的怨恨和痛斥放下来,先思考自身所犯过的错。
你曾经做错了什么“因”,现在长出了那么苦涩的“果”?
用爱默生在《补偿》中说过的一句话作为结尾,愿还在红尘中苦苦纠缠的怨偶们能够看破:
原因与结果、手段与目的、种子与果实是无法割裂开的。因为结果孕育在原因之中,目的事先存在于手段之中,果实隐含在种子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