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篇我们一直在聊怎么转动势能飞轮,那么,飞轮转到什么程度才算真正转动起来了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这个话题。
飞轮转到什么程度才算真正转动起来呢?当势能本身、增长本身真正成为我们竞争力的时候,在这个点上,每一次飞轮的转动都会带来成本和效率成倍的优化。这个点就是增长的破局点。只有突破了这个破局点,势能飞轮才算真正转动起来。
那么,怎么达到和突破这个破局点呢?就是要设计我们的增长模式,让他产生增长效应,这种效应可以让成本和效率成倍的优化。下面,我们分别来看一下几种增长效应,从而帮助我们找到我们自己的增长模式。
第一种是规模效应。他带来了供应链成本和效率的成倍优化。这种效应在很多行业都可以看到,比如亚马逊、淘宝等平台,因为有巨大的消费规模,供应商的现金周转足够快,就可以薄利多销,供应商就有更大的动力和资源去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效率。成本和效率的优化就会带来巨大的竞争力。
我们可以看到,要想快速形成规模效应,前期的时候就需要我们的产品足够的聚焦和标准化。产品的聚焦,就容易在某个点上形成规模,标准化就更容易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第二种是双边效应。他带来了消费侧和供给侧的成本和效率的成倍优化。双边效应常见于平台类公司,比如滴滴公司,消费侧就是打车的人,供给侧就是司机。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司机,用户就打不到车,就会离开。同样,没有乘客,司机就抢不到订单,同样也会离开。只有两者都多起来,才能互相促进,不断锁定大家在这个服务上,用的人越多,匹配的效率就越高,留住用户的成本就越低。
要想尽快形成双边效应,前期的时候,就需要控制服务的范围,保证服务的密度,通过补贴等措施拉起两侧,高的密度就能在一个点上尽快达成双边效应,这样即便停止了补贴,双边效应也能自己转动起来。还是拿网约车为例,前期聚焦在几个城市,让一个城市里有足够多的司机和乘客,双边效应就可以推动业务迅速的增长。
第三种是网络效应。他带来了获客成本和效率的成倍优化。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无论是在生活中的交流,还是在工作上的协作,每个人都处在各种网络中。比如熟人的社交,大家都在用微信沟通,那你要融入这个圈子,就得加入他。再比如微软的office办公软件,大家都在用他沟通和汇报工作,你要想跟大家协作,就得用同样的工具。
一旦你占领了一个圈子,圈子外的人要想融入就需要用到你,而且只要这个圈子还存在就很难替换掉你。谁先占领这个圈子,谁就会有巨大的先发优势。后来者要想突破,就需要找到不同的圈子,从新的群体和网络去切入。
同时,圈子所覆盖的人越多,交流得越频繁,关系越稳固,网络效应就越大。目前我们能看到的两个巨大的网络,一个是熟人关系的网络,一个是办公关系的网络。这就可以看出,微信是非常难被颠覆的。
第四种是品牌效应。他同样带来了获客成本和效率的成倍优化。品牌就是一种信任,他的目标就是要降低用户对于产品和服务的选择和认知成本。所以,好的品牌一定是简单的和有效的。简单才可以让用户一眼就能记住,不费力气。有效才可以让用户清晰的明白产品的特色,第一时间选择我们的产品。
那么,好的品牌是怎么建立的呢?他需要不断地信任背书和长期的博弈才可以。什么是信任背书,就是让大家都信任的人为你的产品发声。比如央视就有国家的背书,央视的广告就会让大家信任。再比如熟人或明星的推荐,就会让大家放下防卫,愿意尝试。再比如精美的产品包装和设计,美的东西就会让大家愉悦,从而产生信任。这些都是信任背书的效果。
什么是长期的博弈呢?信任背书只能让用户愿意尝试你,但是,最终的品牌还是来自于产品和服务的品质,他包括从售前到售中到售后的整个闭环,甚至包括出问题后的危机处理。好的品牌要想建立起来,就需要我们愿意跟用户长期博弈,愿意让用户长期来监督才可以。
总结一下,势能飞轮的推动需要走过破局点才算真的转动起来,破局点就是看增长本身有没有成倍的带来成本和效率的优化,直接产生竞争力。要达到和突破破局点,就需要设计我们自己的增长模式,不同的增长模式带来不同的增长效应。就比如规模效应、双边效应、网络效应和品牌效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