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又是学校里期末考试和暑假开始的时间了。
我在高校里教学十几年,遇到过各种各样的班级和学生,总有些学生看着学得轻轻巧巧,考试门门高分,也有些学生听课目不转睛,作业最早上交,到了考试就成绩垫底。
不知学生们有没有思考过:学霸们究竟做对了什么,学渣们又该怎样走出努力无功的误区呢?
说到底,学霸和学渣的最主要区别就是“会不会学习”,“会学习的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打造出了自己的学习闭环。像学会时间管理,拥有高效人生文中提到的PDCA法则就是一个质量检测闭环,闭环的关键在于“反馈”,并依据反馈进行改进。
下面我们来拆解一下学习闭环的构成。那些很努力却成绩很差的学生,往往败在没有“闭环思维”,在他们的学习中只有一环,就是“认真听讲,好好做作业”。
01 认真听讲做作业没有用?有用,但只占10%
我们从上小学起,老师就告诉过我们:课前要预习,课上要听讲,课后要复习。“预习——上课——复习”就是最常见的学习闭环。
对比这三个步骤可以看出;
预习和复习都属于主动学习,需要自己动脑思考的部分比较多;
上课听讲、做笔记则属于被动学习,通常以接收信息为主,主动思考和互动并不多。
可见,被动学习的难度要远远低于主动学习,所以这个步骤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相对也是最小的。不过,影响最小不等于没有影响,如果不听讲、不学习新东西,那么预习、复习也就无从谈起了。
而且,认真听讲这个动作本身还要区分是否有效。
学过口译的人都知道,口译笔记是一个独特的体系,学习口译笔记就要了解这个体系的规则,并且进行大量练习,才能用笔记来辅助口译效果。
口译笔记大概长这个样子
在我教的一个班里,有个女生每节课都听得很认真,也会和我积极互动。可是在学习口译笔记的那几周,我却看到她的笔记本上,工工整整地抄写了一两页完整的译文。
且不说抄写这些内容要花多少时间,关键问题在于她逃避了真正需要的口译笔记练习,这些费力的抄写对她的口译提高也几乎没有作用。
所以,关于学习闭环,要敲定的第一个理念是:
认真听课有用,但影响只有10%;而且必须以正确的方式认真听课才有用。
像这个女生一样,固守着自己习惯的学习方式(舒适圈),而不考虑——或者说不接受——她学习的这门课程基本的要求。方向偏了,无论多努力,想要在这门课上取得高分,都必定是白费功夫,甚至会越努力错得越离谱。
既然认真听课(本书作者称之为“实时学习”)只占10%,那其他90%的学霸秘籍是什么?自然就是其他两个环节——预习和复习。
02 其他90% = 预习20% + 复习70%
从小学到大学,每个人都学了很多知识,学了很多门课程,但没有一门课程教过学生应该怎样学习,怎样建立自己的学习体系。
特别是从高中到大学,显著的特点也是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因为大学里的老师重点是授课,不会像高中老师一样密切地监督、鼓励每一个学生,在高中那种“刷题为王”的思路也很不利于在大学里学到真东西。
也就是说,大学的特点意味着每个学生需要形成自己的学习闭环,才能考出好成绩,学到真本领。
能不能学到真本领,主要就取决于”认真听课“以外的90%——预习20%,和复习70%。所谓预习20%,就是说你是否预习,对最终学习效果的影响大概是20%;而是否复习,影响是70%。
但大学中的预习和复习,不是简单地回想一下上节课内容,或者重看一遍课上笔记就够了。学习效果的关键在于思考,而且是深度的思考。
在介绍学习方法的《如何学习》一书中,美国教育专家亚当·罗宾逊指出:
预习时,要问自己:我(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我已经知道些什么?(课上)我要重点关注什么?
复习时,要问自己:哪些是重要信息?怎样用我自己的话进行转述和总结?怎样重新组织这些内容?怎样和我已有的知识结合起来?等等
预习和复习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很难记住孤立的知识,所以不管是在一门课的前后课程之间,还是在不同的学科之间,都应该努力使新旧知识在大脑里产生关联,只有关联起来的知识才更容易记住。
从复习环节70%的影响比重可以看出复习的无比重要性。对于学习习惯不良的同学来说,在最初尝试预习和复习的时候,可以参考《如何学习》提出的这些问题,特别是关于复习(重点在于整理和关联知识)的问题。
但预习和复习的效果很可能不会立竿见影,而是像掌握任何一个新技能一样,需要不断尝试,不断改进,才能看到效果。如果尝试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欢迎在这里留言或私信我哦~
03 学习任何东西都需要构建闭环
以上所说的闭环,都以在教学中遇到的实例。其实,闭环(或闭环思维)不只适合学生用来提升学习效果,我们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需要“预习——实时学习——复习”的闭环,或者是符合PDCA法则的闭环。
举一个不典型的学习例子——我最近学习的三阶魔方复原。作为一个数学原理完全不懂的菜鸟,我只能选择最便捷的“记公式”的方式来还原。
用PDCA法则来分解这个过程就是:
计划(看网上教程,学会三阶复原)
实施(看教程视频+跟练)
核查(发现过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也就是教程没有讲到的情况)
处理(搜相应问题的教程,和原教程对比,找出更高效的还原方案)
重复闭环(再实施,再核查,再处理——每天打乱还原几次,发现问题,查找解决方案,优化原方案)。
用“预习——实时学习——复习”闭环来分解就是:
预习(我对魔方有哪些了解?三阶还原大概是什么难度?我学几天可以独立完成还原?)
实时学习(看教程,上手实践,做笔记,记公式)
复习(不看教程,自己还原,发现问题查看笔记或查找新教程,优化笔记,找到更优公式)
和常见的学习流程不同,魔方还原是有明确起点和终点的学习活动,但是想要不断提高水平,也要多次重复学习的闭环。从不会还原,到参照教程能够还原,到现在可以独立还原,接下来打算学一点复杂的公式,继续享受进步和提速带来的成就感。
连学会玩一个东西都可以用上学习的闭环,那么作为我们熟悉的知识学习或技能训练,要拆解起来是不是更容易了哪?
大道至简,道理很简单,要踏踏实实地把道理用得通透却不容易。
想起我这一学期教大三的口译,在课前10分钟的时间里,几个班的学生基本都没有预习或提前练习热身的意识。大多人会选择玩手机,或聊天说笑(东北话叫“扯淡”),或干脆发呆,就是不会去自主地为接下来的课程做好准备。
也就是说,到了大三,大部分学生还是处在听到上课铃就上课,看着差几分种下课就开始心神涣散的状态中。
课后,有作业就完成作业,没有作业大多不会自主复习或练习——这是从期末考试的口译水平,还有平时极少有学生提出学习上的问题的事实来推测的。
只能说,要推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改进学习习惯,学校和老师——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任重道远。
但是,要真正向学习要效率,不管是为了取得理想的成绩,还是要学到真本领提升自己,都要经常反思,自己是不是在构建学习的闭环,有没有真正领会“预习20%,实时学习10%,复盘总结70%”这个原理。
学生们的假期已经开始了,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够让这群处在人生黄金年龄的小伙伴们更新对学习的认识,学会构建自己的学习闭环,都能成为享受学习、巧得高分的实力学霸。
我是书生慧慧子,明天我们来分享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怎样打造自我管理系统,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