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214533/b04449ddc31d4179.png)
作者信息:
塞德希尔· 穆来纳森,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埃尔德·沙菲尔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
在长期研究穷人和扶贫的过程中,塞德希尔· 穆来纳森发现他和穷人的焦虑竟然类似:穷人缺钱,他缺时间。在这一现象基础上,他与埃尔德·沙菲尔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室研究和现实调查,发现了稀缺背后的秘密。
这本书从心理学角度对稀缺这一现象进行解读,让我们了解为何人很难从稀缺的困境中走出来。
稀缺是什么:
稀缺不仅仅是资源上的约束,也是一种心态。它会俘获我们的注意力,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最终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方式。导致稀缺状态进一步恶化而不是使它得到改善。(这个过程人往往是无意识的)。
稀缺的常见场景:时间,金钱,食物,人际关系,知识技能等。
稀缺的好处:
稀缺带来专注红利-稀缺会让我们将干扰和诱惑等因素推至一旁,将注意力集中在剩余资源上,做出高产出的行为。(这种行为也是无意识的)
案例:截止日期前的作业,最后的一点牙膏。
稀缺可能产生4个副作用效应:
1.稀缺导致管窥效应。
管窥:专注于某一事物就意味着我们会忽略其他事物,也叫“隧道视野”。做出损害长期价值的决定。
案例:美国消防员80%死亡发生在去火场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未系安全带。
2.稀缺导致借用:
让我们透支未来的资源,从而导致明天更大的稀缺,
案例:高利贷。拖延。
3.稀缺导致没有余闲:
余闲:是我们在拥有很大空间,不存在稀缺心态时的产物,也是我们在资源丰富时进行资源管理的特定方式。
没有余闲导致做事不断权衡,进而导致的负担过多,进一步导致管窥效应。
余闲会降低效率,但提高安全性,提高幸福感。
案例:医院设立急救室的案例。
4.稀缺会导致带宽的不足。
带宽:是心智的容量,包括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稀缺会降低所有这些带宽的容量,致使我们缺乏洞察力和前瞻性,还会减弱我们的执行控制力。
案例:很多重要的事情我们却不去做。很多疾病恶化是由不按时服药导致。
预防稀缺产生的建议:
1.节约带宽:减少抉择时刻,将注意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扎克伯格的T恤。
2.留有余闲:不要把工作排的太满,休息可以拓宽带宽。重视投资,学习。
3.设置提醒:提醒自己那些重要紧急的事情。
4.日事日毕,尽量不要借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