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组织结构

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组织结构

作者: 没事学点管理学 | 来源:发表于2019-10-29 20:53 被阅读0次

        在我们的普遍认识中,企业的组织架构应该是由各种不同的职能分为专门负责产品开发的开发部,负责项目管理的项目部,负责售后服务的售后服务部,负责产品销售的销售部,负责财务工作的财务部以及负责人事和行政工作的人事部、行政部等等不同的部门。部门内部又按照职务的不同分为基层员工、主管、经理、总监、副总、总经理、事业部总经理等等。

        在表面上看起来各个部门和岗位各司其职,按照既定的工作职责、工作要求以及工作流程开展着不同的工作。但是一旦出现问题或有新的项目,各种推诿扯皮、部门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客户遇到问题后,首先是跟售后客服取得联系,随后客服人员把客户的问题逐字逐句地记录下来传达给售后部门领导。售后部门领导接到客服人员报上来的问题,瞅瞅工位上的工程师,然后叫到身边把签好字的问题反馈单交给售后工程师。售后工程师拿着问题反馈单按照单子上预留的客户电话和客户约定好处理问题的时间。售后工程师按照约定的时间将客户反馈的问题处理完成,拿上客户填写的全是“非常满意”的满意度调查表回到公司。到了月底,文员把所有工程师交回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统计后提交给部门领导,部门领导大笔一挥潇洒地签上自己的名字再传给财务部。财务部根据统计报表核算出工程师的奖金,并在发工资时一并下发。非常完整、非常合情合理的工作流程。

        但是这么一个回合下来,从客户反馈问题到工程师真正处理完问题,各种审批汇报的过程将花去大量的时间。原本只需要三十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整整花费了一天的时间去走流程。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售后服务工作就浪费了7.5个小时。如果把这7.5个小时节省下来,每个工程师每天至少要多解决15个这样的问题。如果是一个新产品开发项目,从前期的需求调研分析到组建项目组,然后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质量检验到最终通过物流交付给客户,按照这样的流程下来花费的时间简直不敢想象。一旦出现问题,根本无从追溯,因为不知道是在哪个环节哪个人在传达信息的时候出现了偏差或者在理解上级命令的时候出现了偏差。最后导致员工做出的东西不是领导要的,交付给客户的产品和客户的需求相差甚远。

        很多公司的领导都觉得自己的流程设计的很精妙,岗位职责划分清晰,绩效考核完整配套,财务核算精确无误,可就是无法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然后到处请教管理大师,花钱请咨询公司设计管理方案,最终还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那么问题的根源在哪呢?企业的组织结构!

        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为企业的业务服务的,很多公司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看到别的公司都设立了这个部门那个岗位,我们也得这样去设计。或者是别人都有,我们没有的话我们的组织是不健全的,完全是主观的臆断,并没有从组织的实际情况去分析,没有从客户的需求去考虑。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准确理解客户的需求是这个快鱼吃慢鱼的互联网时代生存环境下的必然要求。

        如何才能既能快速响应客户需求、高保真地传达消息和准确理解客户需求呢?

       在企业内部,我们可以采取组建自由组的方式来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这种自由组将来自企业人才库中的不同人才自由组合成一个小组。这个自由组由擅长不同领域的人才所组成,客户也是该小组的成员之一。客户将自己的需求直接告诉产品设计开发人员,开发好的产品交由负责生产的人员和质量控制人员进行生产制造,最终直接交付给客户。客户参与到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的各个环节,同时各个职能的人员可以直接和客户交流,随着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和一致性,减少信息在流转过程中造成的失真。

        在这个小组中,每个环节的人员无需向行政结构下的领导进行汇报或者征求意见,他们可以直接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决策。这样一来,即减少信息传达过程的失真,也大大节约了从产品开发到交付使用的周期。后期,一旦出现了售后问题,客户也可以直接和该小组相关人员直接对接,减少了售后服务的各种流程和时间的浪费。

        这种基于互联网思维下的组织结构,既能对客户的需求做出快速的响应,也能保证对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在互联网时代,这种由不同领域人才组成的自由组将发挥出巨大的能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组织结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fxn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