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第17篇成长记录———
《活着》第一次看这本书,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字,惨!当读完这本书,发现已流下了泪。
这本书讲述徐福贵老人的一生……
徐福贵出生富家子弟,但从小不思进取,长大后嗜赌如命,上妓院,输光了祖上留下的一百多亩地,把祖辈留下的大房子也抵押了出去。他的父亲被气得病重,最后从村口的粪缸上摔下而死。
从此,他从富贵人家大房子搬到了茅草屋,也变成了一个要从别人手中租田的佃户。他的妻子身怀着7个月也回娘家,儿子半岁了才回来。一落千丈后的福贵开始有悔改之意,想踏踏实实用自己的双手养活一家人。
他的母亲也病重。她的妻子拿出了最后两块银元让他去城里请郎中,郎中没请到却被国民党逼去拉大炮,每天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成了有今天不知道有没有明天的炮兵。
炮兵的生活非常艰苦,粮食都是冒着生命去抢的,认识了两位好朋友,其中一位死在了战场上。
他们连的炮兵从不打仗,却每天有很多伤兵,很多人死去。以为快要死的他,他和他的另一个朋友正好遇上了全国解放,领着共产党给的盘缠,踏上已经阔别两年的家。
他回家了,在当炮兵的日子里,他无时无刻不想着他的家。看见他日思夜想的妻子,儿子,女儿。当晚夜不成眠,搂着妻子想了一整夜:我回来了。
他的母亲在他去当炮兵后两个多月就病死了,现在他要和妻子两人养活两个孩子可是儿子要读书,口粮就成了问题。他的女儿小时候发高烧,烧了7天7夜,命是保住了,从此成了聋哑。想着以后没人会来提亲。两夫妻商量把女儿送人。
他们虽然千万个不舍,但生活受迫,把女儿送给一对老夫妇那里干活。没过多久女儿偷偷跑回来,福贵又把他送回城里,就快到时,他忽然心疼女儿,女儿很懂事,舍不得送人了。就背着女儿往回走。跟妻子说:“就算全家饿死,也不把送女儿送人。”
他们一家靠着微薄的收入维持生计,虽然贫穷,但能展现出人性最温暖的一面。
可是,紧接着又传来噩耗,他的妻子得了当时无法医治的软骨病。先是干不动活,后又走不动路,最后连根针也拿不牢。她的妻子以为自己时日不久了,但没想到她13岁的儿子小小年纪魂归西天。
县长的妻子,也就是福贵儿子的校长生孩子时大出血,急需输血。几十个孩子在排队对血型,只有福贵的儿子对上。医生便开始抽血,这血一抽便停不下来。可以说当时的医生根本没有职业道德。他可怜的儿子就这么活活的被抽死。
福贵独自埋了他的儿子,一直不敢告诉他的妻子。一个月后他的妻子还是知道儿子死了,到儿子坟前哭的伤心欲绝。都说时间是忘记伤痛最好的良药,慢慢他们也忘记了。
到了他女儿出嫁的年龄,在同村队长帮忙下,找到了好人家。女儿虽是聋哑,但丈夫对他疼爱有加。结婚后不久,他的女儿就怀孕了。
本来是喜事却变成了丧事。他女儿分娩时大出血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他女儿生了一个男孩,给这个可怜的孩子取名苦根。
真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她的妻子看着自己儿女双双死在自己的前面,不久后,她也撒手人间。
他的女婿自从他女儿死后,女婿是搬运工,天天上工地背着苦根,好不容易熬到苦根,自己会玩会走时,苦根的父亲在工地上被水泥板活活压死。
在以后的日子里福贵承担起养育小外甥的责任,两人相依为命。
苦根一天天长大,一天比一天懂事,会帮他外公做一些活。这让他很高心。很不辛,噩耗又一次降临。有一天。苦根发高烧,他全然不知,等烧晕了,他才知道,他的外甥生病了。当时家里又穷,根本没钱买药。
听说姜汤能治感冒,可是姜汤太苦太辣,他向村里人借了糖,本来要还,村里人知道他穷,叫他算了。
外甥喝了姜汤好多了。他为自己外甥生病都不知道感到内疚。就去煮了一碗豆子还放了点盐巴。他可怜的小外甥,就因为一碗豆子被活活噎死。
他一个贫困家庭破裂成如此。全家只有他一个人活着。
于是他买了一头原本要被宰的老牛作伴,被村里人称“两个老不死”就这样过着平凡的生活……
如果有人遇到如此的人生待遇,想必一定不愿回首。可这位老人却如此详细得同作者娓娓道来,仿佛又再活了这么一段人生。
如今这个社会,许多人遇到一点挫折就喊着活不下去,可这位老人亲手埋葬了自己所有的亲人。可他依旧活下去了。
为活着而活着。命。福贵的对苦难的承受力,以及他乐观的生活态度,会给我们心灵上重重的一拳,至少对于我是这样,更加感恩和接纳生活,感恩生活中所拥有的一切平静与幸福,接纳生活给予的不足与苦难。我们是需要这种能给我们传递高尚的价值观的作品,一种对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的态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