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东西总还是给自己看的。
理想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有人描述过这么一种:男的每天早起买菜,做全家早饭和午饭,在家看电视或练字到中午,下午出门打牌,晚上归来。女的习惯每天把自家200方跃层仔细收拾一遍,确保一尘不染,然后牵着狗到处串门,在家也是挂耳机听小说,很少做饭。孩子上学上班自管自。一过好多年。
在我所在城市,要过这样的生活,年收入大概要在50~100万之间(视日常物品档次和房价)。记得马云也吐槽过年收入在100万左右是幸福度最高的。所以,这样的状态基本是普通人所能想到的比较理想的生活了。
上述更偏物质层面。
前文里我大致描述过感情在人生中的作用,再做些梳理。
带血缘,不图回报的至亲感情很难类比其他,有本能情绪在,如母亲,父亲。
其他感情大致都差不多,此将他们都并称为友情。无论忘年交,君子交,闺蜜情,同事情,战友同窗情,能发展起来的本质就是两个独立的人互相付出和肯定,精神和物质交流都获得认可,此良好感受经由时间积累,沉淀为感情。纯粹的感情培养应该是无目的的,既然将上述关系都并称为友情了,可以套用一句古话:君子之交淡如水。做朋友,最大的前提是互相认可,其他都次要的。这种感情积累作为时间良性沉淀的一个结果,跟蜂蜜一样,能给人以慰藉和温馨,在受挫时被安慰和鼓励,能重新激发生活勇气,在对方受挫时给与照顾付出,从对方的认可中发现自己的价值。前文所说的价格增益机制,表述不当,只是表明,这种情感互动中的物质交换,其衡量方式将因为情感的存在而出现变化
特别要说下爱情。我们可以将爱情分为有结果的爱情和没结果的爱情。
爱情和一般友情的最大差别就是她带有明确的目的,繁衍。
这带来几个区别特征:
排他;
女方在生育抚养过程中付出代价巨大(超长,接近大半辈子的时间),是以会比较关注男方有无能力和意愿为这个过程提供持续稳定,安全的环境,同时一些优秀的遗传性状也是关注点,孰轻孰重因人而异。
男方在生育及子嗣培养过程中参与度不高。他主要看对方的一些遗传性状特征,也会对女方的抚养,教化孩子的能力进行关注。
所以爱情里,“漂亮”“贤惠”是男方高频词;“经济条件”,“负责任”是女方高频词。英俊之类会相对低频(自身有物质基础,或涉世不深的女性可能注重这点,而知性通达的女性可能更关注双方的默契)。
带着上述基本目的,男女双方进入爱情考验,进行匹配测试。当然,方式还是上文所说:双方通过彼此付出和肯定,体会被重视和被认可的程度,来获得满足感,为将来的实际生活寻找安全感和稳定感的基础。性格喜好的相似性可以润滑匹配过程,为将来的生活减少争执和波动。
而现在有些时候(尤其双方更加成熟以后),择偶条件里把合的来提到了比较靠前的位置,主要原因是他/她自身具备了较强的经济基础,能提供稳定环境,同时需要被重视又是不言而喻必须的事。
这种趋向也侧面说明了,爱情和友情之间的内在关系。
前文把爱情归为有结果和没结果两类。
没结果的爱情,自然终止,能延续为友情模式继续增进感情的很少。因为这个阶段双方是有目的而来(但未必意识到自身的目的性),发现目的无法达成,转而寻求下一次爱情是必然选择。再者,爱情的匹配作用,和合同谈判过程也有很多相似点。合同谈判破裂,若是因为双方各种条件不契合导致的,也就没啥感情沉淀可言,若干年后可能也就依稀记得有这么一件事,一个人,或其中某几个闪光点。如果双方的谈判过程进行的很顺利,但因为外在的,彼此无法抗拒的客观原因导致的无法合作,则结果会充斥满满的遗憾。双方愉快的爱情过程,也大概率被完整保留下来,沉淀为感情,甚至以后,当不再涉及具体利益(目的)时,成为朋友也是有可能的事。
有结果的爱情则是另一个轨迹。大致分这么几个阶段:
爱情阶段;
生育抚养阶段(履约);
孩子成年以后(履约结束),友情阶段。
爱情阶段持续时间一般不会太长:双方在一种热切而期盼的情绪中投入互相了解的过程,而其实需要了解的核心点并不多。都了解完,答案心中有数后,热情也就退却了。越成熟个体越快。剩下的就是是否进入下一阶段的问题。在热情退却后,进入下一阶段前,双方(尤其女方的满足阀值会越来越高,这会给她带来快乐,本质上是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确认对方的投入度)
抚养生育阶段会比较长,一直到孩子成年自立才终止。站在女性立场:在此期间的男方出轨行为,是严重违约。她会因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环境被威胁而陷入深深的焦虑,无助和痛苦。在此之后的男方出轨行为,因为孩子已经成年独立,相对伤害较弱,更关注经济分配问题。这个阶段的男女生活,是一段背负着契约责任的感情(友情)生活。双方匹配性默契度高的,互动良好,感情积累明显,默契度低的,则往往意外频发,感情的积累都抵不上耐心的消耗。
孩子成年以后,恋爱时默认建立的契约关系解除。进入比较纯粹的友情阶段。套句古话,少年夫妻老来伴,说的就是这个理。而友情(感情)关系的融洽,因其不涉及利益,完全依赖于双方的价值观,性格等内在的匹配性。所谓的夫唱妇随,其乐融融等都是这种默契下的生活细节乐趣。
至此,本文也可暂时收获一个阶段性结论:
物质保障是前提。精神生活上,能收获一个爱情、友情阶段,皆默契的伴侣则更重要,能在彼此的肯定和付出中收获满满的情感感受,完成持续一世的感情积累,对一个普通人来说,接近完美。如果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获得社会认同,留下些许痕迹,则是更高层面的乐趣所在。
我们的生命,我们的时间,花在这些方面才有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