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赣州回九江的列车上,六个小时的旅程几乎全部用来整理消化三天来的采访材料。我所在的硬卧车厢大部分铺位都空着,周边很静,心绪很乱。
看到我埋头整理材料,对面卧铺的女孩也拿出纸和笔,坐到了过道临窗的座位上,不一会儿,听见她小声念着纸上的内容,听起来像是演讲稿。
就在这时,隔壁车厢传来幼儿的哭声,不好哄的那种。想起一位好友说她坐卧铺最怕碰到孩子,尤其这种喜欢哭闹的。她还半开玩笑地说,每回拿票上车前,都要为此认真祈祷一番。
孩子的哭声继续,我无心再整理,只好从一大堆材料中回到现实。
那位做奶奶的又是唱儿歌又是买吃的,孩子却始终任性地哭闹。奶奶终于无计可施,只好一手牵着孙子,由着孩子边哭边逛。
哭声越来越近,很快,这一老一小就随着车厢的摇晃逛到了我的面前。那孩子一岁左右年纪,如果不是爱哭,那胖乎乎的小样子还着实蛮惹人喜爱的。我想让孩子转移注意力尽快停止哭声,就抬起头来对他一笑。"车车","车车",他果然不哭了,然而却不是因为我的笑。我坐在铺上顺着他的视线探下身来望过去,于是看到车厢餐桌下一一我的小小行李箱。
"车车,车车",孩子用胖嘟嘟的手无比激动地指着我的箱包,严格说来,从他小小的个子看过去,注意力应该是集中在那四个万向轮上了。
"不是车车,是阿姨的包包。"
"车车!"小胖孩坚持着。大概看出打扰了我看书,孩子的奶奶抱歉地望着我笑。我拿出一块酸枣糕,试图引开孩子的视线,可毫无效果,那神情仿佛告诉你: 哥就认定这是"车车",咋的咧?我和奶奶相视着,尴尬一笑。孩子奶奶六十岁的样子,大概累了,一屁股坐在我的铺位上。若是平常,我大概会和她聊聊家常什么的,可今天实在无心干别的,只想趁热打铁找找写作思路。
正想着如何让这祖孙俩尽快离开,另一边,爷爷竟然带着同一个模样的小家伙向这边走来,原来还是双胞胎!一岁多的孩子本来走路就不大稳当,爷爷一下没留心,小家伙一头撞在床边的扶梯上,又止不住地大哭起来。
女孩停止念她的稿,拿出手机戴上耳塞大概开始听歌了。车厢里的旅客们虽说反感身处孩童哭闹的境地,却又无处说理去。只要孩子开心不哭闹,让我的包包做一回“车车”又何妨呢?
我灵机一动,拖出我的小箱包,来回推着。"车车",另一个小胖孩很快发现我的包包,并且很快停止了哭声,和他同胞的小兄弟反应一个样。我把他说的“车车”递给了奶奶:“让他俩推着去玩会儿吧!”奶奶感激地连说“谢谢”。两个小胖孙推着我的"包"车在过道里来回玩耍,心情大好起来,再也没有哭闹。女孩继续念她的稿,我接着看我的材料,爷爷奶奶带着两个小胖孙欢乐地开着我的小箱包,整节车厢开始涌动快乐的暖流,向着各自家的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