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预判了所有的结果,所以也就失去了盼头了吧。
读《活出生命的意义》,囚犯因为意义而有了活下去的希望。意义是对未来的期盼。囚犯走出集中营,发现支撑他的意义不存在,家人都已经没有了,有的人就崩塌了。如果这样去看,意义的构建需要立体化,不能只靠着一个支点。
整本书读完再回头来写。
生命对每个人都提出了问题,他必须通过对自己生命的理解来回答生命的提问。对待生命,他只能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因此,意义疗法认为,负责任就是人类存在之本质。
所以,不是我们发问:人活着有什么意义,而是生命向我们提出了问题,我们必须回答生命的提问。而“责任”是最重要的本质。
我感觉自己也一直陷入虚无主义,所以才觉得无所谓活与不活。
读书的时候有一种感觉,有些句子似乎一知半解,也可能是翻译的缘故,也可能本身就不是非常学术地在讲概念。我想更重要的是很多都不懂啊。
一篇讲为悲剧性的乐观主义辩护的内容,写了那么多字,读下来大概理解是没问题的,但里面的体系就要学习列框架了。读完脑袋空空,怎么能写这么多字呢?
内心有着三大悲剧:痛苦、内疚、死亡
我活着本身就是意义,对父母,对孩子,对他们我有责任与义务。所以,哪能真死了去?
接受一些苦难,便是你无力改变的现状,哪能样样如了意?总是如此破碎,又缝缝补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