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海代有贤哲,人文荟萃,素有“海滨邹鲁”的美称,是离不开冠山书院这座文明的摇篮对中国文化的弘扬。
冠山书院位于澄海市神山北麓,明隆庆六年(1572年)为知县蔡楠所建,是县内最早创建的书院。书院坐南朝北,双进构造,有门楼亭,两侧庑厩,四周回廊通道。院前有一池,生长红叶,称红叶池,又称书院池。程大道曾题诗《院堂一鉴》:“读罢山中昼夜长,莺声树色绕方塘。门前一片冰壶水,疑是风光九曲堂”。“院堂一鉴”遂成神山“冠山环翠”十景之一。冠山书院年久残损待修,但门前“冠山书院”匾额及邑人蔡祖坤撰联并书的“礼门辟冠山亦步亦趋追鹿洞,道岸登澄水为高为美溯杏坛”尚完美无缺。
“文祠正宗是朱熹”,冠山书院的名气远不如朱熹创办的岳麓书院和庐山的白鹿洞书院,但是“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冠山书院的石碑刻着“春、夏、秋、冬”四时读书乐,亦有学术文化的传递和研究所必需的某种独立精神和超逸情怀。刘子兴的《冠山书院记》中说:“今澄地僻而民乱,为治者多务操切而去治弥远,候之治也,不屑之于绳墨,而首先教化……”冠山书院为“释奠习礼之地”,由此澄海科甲联翩,清华隽选。可见冠山书院在弘扬文化,教化一方乡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冠山书院几经颓废,几经修茸。从明代天启到清代嘉庆,历届县官者曾持修缮。在明天启年间,县官冯明介建书院时,增建考亭,邑人王天性作《冠山重修记》: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县宰德文(满洲人)主持修缮书院时,也在红莲池旁增建“及第石塔”。塔高五级,雄姿伟岸。到清未,全国书院教育都发生根本变化,特别是“戊戌变法”期间,建议书院“皆改为兼习中西之学校”。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八月,朝廷令各省书院一律改为新式学堂。至此,冠山书院渐渐荒废,民国初年杨士杰由乡贤推荐任总理,对因年久失修的冠山书院进行修复,由海外华侨捐助,开16个班,设立初小、高小班。约培养了100到200名学子。
解放后的1961年重新修葺为上华农业中学。澄海市是潮汕地区著名的文化之乡,而冠山书院可以说是“澄海文化之乡”的象征。如今的冠山书院由于年久失修,残损不堪,地僻无人问津,冠山书院已失去昔日堂皇的风采,修复冠山书院已是燃眉之急。
( 孔丽萍 2000年1月14日发表于《澄海报》,乘汕头创文的东风,澄海冠山书院已修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