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段时间在某站追更几位博主的VLOG,国内外博主都有。在这些VLOG中,咖啡频繁出镜,尤其是在国外生活的博主,咖啡就像“每日一饮”,日常出镜。其中一位博主,在家中购置了一台价格昂贵的咖啡机,每日自己冲泡咖啡,自己拉花。
我为此感到好奇,咖啡成为日常饮食结构的一部分,仅仅是因为提神,因为东西方文化不同吗?
应该不仅如此吧,至少我所知道的,不产咖啡豆的韩国,咖啡馆众多,随处可见。上至长辈,下至学生,喝咖啡是一件极为日常的事情。所以,咖啡究竟有什么迷人之处呢?我想,这个答案,咖啡爱好者和咖啡专业人士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
《手工咖啡》是由咖啡爱好者和咖啡专业人士共同创作,被美国Food network、Wired杂志、Sprudge.com(知名咖啡网络媒体)和Booklist评选为2017年度最佳饮食书籍。这本书的英文原版在亚马逊网站上,依靠读者口碑,从最初不被看好,逆袭到“咖啡类”榜单排行第二。
杰茜卡·伊斯托有着新闻学学士学位和创意写作硕士学位,她是一名图书编辑,曾在芝加哥论坛报和许多媒体上发表作品。她是一位咖啡爱好者,爱好家庭冲煮,在家里冲泡手工咖啡十年多。
安德烈·威尔霍夫是Halfwit咖啡烘培公司的培训总监,还是Wormhole咖啡店的运用总监。Wormhole咖啡店位于芝加哥,被《食品和葡萄酒》杂志、《新鲜杯》杂志、Sprudge.com和CNN.com等媒体认可,曾参加SCA冲煮大赛,经常代表Halfwit参加贸易活动,如一年一度的精品咖啡协会博览会、咖啡节和芝加哥咖啡展。
不同的经历,共同的爱好
杰茜卡直到高中时,才点了人生中第一杯黑咖啡——在一个餐车里,味道远不如星巴克和其它咖啡馆。在咖啡盛行的美国,她的父母不喝咖啡,她从小没怎么接触过咖啡。在这种背景下,她成为了一位咖啡爱好者。
杰茜卡对咖啡的追求并不是完美的口味、精细的细节、精致的拉花,她更喜欢自己手冲一杯咖啡,注重实用性。在日复一日地冲煮咖啡中,凭着一腔喜爱,跌跌撞撞地获得了制作好咖啡的方法。
不同的是,安德烈亚斯·威尔霍夫同时在咖啡烘培公司和咖啡店任职,有着专业且丰富的经验。杰茜卡在研究生期间购置了人生第一套手冲咖啡设备,当时还是咖啡师的安德烈亚斯告诉了她如何正确使用。从朋友到夫妻,安德烈亚斯不仅是她的丈夫,也是他的私人咖啡师、咖啡引导者。如今,两人更是共同完成了这本《手中咖啡》。对了,书中并没有什么狗粮,可放心阅读。
全面的咖啡知识
外行人听内行人讲话,最难听明白的是专业词汇,这些词汇外行人日常用不上,今天费心记住,明天不用马上忘记。其次便是隔行如隔山,因为不懂,所以容易人云亦云,听谁讲都有几分道理,恰恰忽略了实际的需求。以咖啡来说,忙着选咖啡机、咖啡豆之前,至少得先知道自己喜欢喝哪种咖啡。再一个,相比科班式的专业,更多人是因为爱好而用心了解、制作,需要专业,又不能过于专业。
这本书讨论了影响一杯咖啡的因素,普及了从咖啡豆品种、产地、加工,到选择器具、购买咖啡、冲煮方式、品鉴风味等内容,包含了从一颗咖啡豆到一杯手冲咖啡的全部过程。读者可以参考书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极具实用性。
本书是以杰茜卡的咖啡爱好者和家庭冲煮者的角度来写,配合安德烈亚斯专业的咖啡知识作为指导。无论是作为爱好,还是作为职业,这本书都是一本上佳的入门书籍。也不知有多少人,因为《手工咖啡》,萌生了开一家手冲咖啡店的想法。
极佳的阅读感受
在我看来,咖啡和茶最大的相似之处,是细微的变量,会引起极大的不同。对于喜好者来说,品种、产地、加工方法、冲泡的水、器具等等,一丝细小的变化,都会导致口感的差异。精准的控制可以获得口味,却不够风味,而情感能提高成品的口感。就像理论知识,教科书般的内容总是难免枯燥,加入情感后,内容不变,阅读体验却大有不同。
如果把安德烈亚斯比作科班出身,杰茜卡就是野路子出身。也正因为如此,《手工咖啡》作为一本咖啡入门书,既有着精细且专业的内容,又不失充沛的热情。字里行间的喜爱之情,就像一个手拿心爱玩具的小孩,表面平静地和你讨论玩具,实际上满满的喜爱之情怎么都掩藏不了,丝丝缝缝都溢出来。
这本书阅读时极为顺畅,就像跟随作者参加了一场咖啡沙龙,亲自制作了一杯咖啡一般。尤其是在最后的附录部分,甚至有种和作者呆在一起,一对一为我解答疑惑,手把手对我进行指导的画面感。
我在阅读《手工咖啡》的时候,总有种日式的熟悉感。实际上,这本书的风格一点都不日式。后来发现,并不是风格上的熟悉感,而是那份追求工艺的匠心,让我感到熟悉。我想,大概是因为,发自真心的喜爱,认证的对待,真诚的情感,这些都是具备匠心之人的共同点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