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家麻雀一直以来都不那么受大家喜欢的,这不,就连奚落别人的话都和麻雀扯上关系,什么“会叫的小鸟不会拉屎”(一个语文老师骂人时常说的),还有“麻雀子摇枫树”(笑别人不自量力),至于“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是不算的。
麻雀的主食是昆虫,但在秋季以后就吃植物的果实比较多了,田地里的玉米、大豆和稻谷自然成了它们的食物。冬天里人家过年时晾晒在阳台杆子上的香肠也未能幸免。有人会在田间地头摆放稻草人,多半是为了吓跑麻雀用的,稻草人的手上执挂有破塑料薄膜的杆子,一阵阵风吹过,塑料薄膜便“哗啦啦”响。
秋收时节,稻谷收割后一般在晒谷坪上晾晒,为了防止麻雀、鸡儿来啄食是需要人来看的,小时候这事自然由我来做了。早饭过后大人把稻谷晾晒出去便又去干活了,我掇条小凳子到谷坪自家的谷折旁坐下,从口袋里掏出头天在同学那借来的小人书《霍元甲》,饶有兴致地看起来……
脖子有些累了便抬起头,顺便用眼光扫视一番稻谷,没什么情况,继续低头看书。等再次抬头的时候,有只麻雀在谷折的另一头偷食,麻雀腿儿又细又短,棕黑相间羽毛的身体,远看就像个松毛蛋子!它啄几粒然后抬头左顾右盼。“嘘,诶后”我放下书,做了个驱赶的手势,只是身体还是坐着,那只麻雀,扑腾着翅膀飞走了,我则继续看书。
或许是书太好看了,也不知过了多久,当我再次抬头的时候,又有四五只麻雀在啄食了,我显然有些气愤了,竟然组团来偷食了,起身踩在谷折与谷折间的空隙去追麻雀,小麻雀不十分怕人,竟有节奏地向远处跳着,蹦哒哒,蹦哒哒,到得谷折边上无退路,才又飞走了。
于是,我捡了几个鸡蛋大小的鹅卵石,重新回到凳子上坐下,将捡来的石子放在脚边,书是看完了,拿小树枝在地上胡乱地画着。一段时间后有些困了,眯眼打会盹,等一觉醒来抬头又看见有十来只麻雀在低头啄谷折上的稻谷,全然一副鸟多势众无所顾忌的样子。我捡起脚边的石子,闭上左眼瞄了瞄,对准其中一只麻雀,将石子扔出去,可惜没中,再瞄,再扔,还是没中,等又一次捡起石子准备再扔时麻雀呼啦啦飞完了。有些扫兴,麻雀没被砸中,稻谷却被洒出不少,不过从那时候开始的一天里麻雀再没来过了。
听说下雪天可以用秕谷来捕麻雀,趁着秋收有秕谷,便试上一试。谷筛、绳子、木棍撑子、秕谷等按书上说的已然准备、安装完毕,只是半天却不见麻雀光临。唉,又白忙活了。现今想来也觉得好笑,秋天收获的季节,满是可吃的东西,麻雀才不稀罕秕谷哩,自然不会上当。
我不喜欢麻雀,很不喜欢,因为它太聪明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