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三排
陆凯、拐弯儿、矫志华、糖糖、圆点、四月天、萍萍、木木、盗火、默铮、羊羽、Nancy、行者、小鱼
以上,是我想铭记一生的名字。
“12期的三排老铁们,真的抱歉”。
这是在管理组统计每个人勋章的时候,我,最想对他们说的话。
来到管理组之前,花花说好的运营需要大量的时间,可是当时的我想的更多的是我自己能获得什么经验,所以没做他想还是决定报名参加。
于是,工作的时间,运营的时间,参加写作班的时间,参加英语课的时间全部堆砌在一起,变得极度混乱,渐渐的,随着工作越来越忙,我放在12期的时间就少了许多。
最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太在意,总觉得少做一点儿没什么,少想一点儿不会有什么问题,可是就是这样少做一点,少想一点,让大家在行动营的时候很难分清主次。
于是有了木木超时更改,有了Nancy 睡过头忘了卡每日一问,有了萍萍把上午10点的输出当作下午10点,也有了慌乱的第一次小当家。
昨天的颁奖环节,看着自家宝宝羡慕的祝福语,我趴在桌子上,心疼且自责。
如果我再投入一点,如果我再用心一点,如果我再把目标数字化一点,是不是结局会不一样呢?
可是,就是如此不称职的我,还是收获到了你们的感谢和你们的喜欢,我想说,亲爱的宝宝们,谢谢。
最开始,我认为圆点宝宝是个追求完美主义的老铁,因为,很多时候,她的打卡时间很晚并不是因为拖延,而是她可能坐在电脑面前已经构思了三个小时。
最开始,我是很不理解的,先完成再完美不好么,也是我贸然的以为她单纯的是追求完美所以在后来的小群里,我自以为是的大谈自己的打卡经验。
有些急性子的我说得急,卡不出文的圆点同样也有些急。当然这样的情况碰撞不出有用的火花。
很巧的是,当我冷静下来想想要不要先联系她问问情况的时候,她主动找到了我,把写了一半的文章发过来,然后认真的把自己的想法和写作思路打过来,
当我看到她的半成品文章的那一刻,我明白,是我错了。圆点并不是追求逐字逐句地完美,而是卡在难以表达自己的想法。
也就是说我在群里说了半天,其实并不对症。我有些羞愧。本以为我们的谈话会就此结束,可是当圆点再次找到我诉说写作烦恼的时候,我心里特别的激动,握着手机有些紧张,我想那应该是被无条件信任的感觉。
后来,更巧得是圆点得到了最佳提名的那天早上我还在想,如果我的圆点得一次奖励多好啊,那样我就满足了。所以,后来看到提名里有她的时候真的是激动得跳脚,我觉得我曾经,第一次得全连最佳勋章时也没这么激动啊,然后我竟然急慌慌得发了个朋友圈以示炫耀,哈哈哈哈。
这种开心,到现在我也没法用词语来形容,不过每次回忆都觉得这段记忆是热的,热的发烫。
这样的故事还有几个,用小孩子的话说,就像小星星串在一起放光明,在过往的时光里闪着光,这些光芒更多的来自老铁们,而我确实还不能成为光。
身在管理组,身为三排的指导员,见识到了管理组各位大大们的优秀,也了解了排里老铁的需求之后,我深感自己能给予别人的太少了。总有些时候握着手机干着急。这样的感觉在游学了二连之后更加的明显。
排队成立之初,慌张的我搞砸了破冰的第一晚,接连的几天我发现大家不怎么热络,最开始我有些纳闷,明明11期我的1排大家都争先恐后的利他啊,这是怎么了?
后来,在其他管理组大大的身上,我发现了自己的问题——能量不足用心不够没有独属于自己的标签难以产生信任。
就像实际生活中团队的管理一样,如果一个团队牛逼,无非几种情况:管理者牛逼,能吸引团队成员共同打天下;或是,管理者能力平平但是擅于管理,这样同样能打造出厉害的团队。而这两样,我一样没有。
所以,面对自己的排队,很多时候我是胆怯的,担心自己给不了她们需要的帮助,担心自己能给他们的不多,担心她们灰心丧气~
如此一来,自然没了自己的能量场,也就难以带动别人了。因此,“成为光”这句话在经历了12期之后,更加深刻地烙在了心上。
打造属于自己的真实故事,才能更大地影响别人,才能做到真正的利他。
我的12期行动营啊,带给我好多珍贵的回忆,也带给我好多我不曾注意到的管理点。
更遗憾的是我难以继续13期行动营了。答复桃大发送信息的时候手都有些抖,毕竟看着各位排长们分享自己的感动的时候,我总是在想,我要是排长,我会——
可是,谁说离开不是为了更好的相遇呢。
12期的宝宝们,再见啦。希望你们记得有一年有一个月在大名鼎鼎的猫叔的行动营里遇见过一位管理组大大,她叫馨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