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总习惯把“智商”当作衡量人才的标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智商”只是影响个人成功的一部分因素,另外一部分因素是“情商”。
今天的话题,我们就从智商和情商说起。
高情商的解缙
解缙是明朝的文学家,他于洪武二十一年考中进士。解缙曾经官拜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解缙用高情商,将自己的满腹经纶发挥到了极致,他也因此而深受朱元璋的喜欢。
有一次,朱元璋告诉解缙,后宫有位嫔妃生下孩子了。
解缙一听,赶忙道喜:“吾皇昨夜降金龙。”朱元璋话锋一转,继续说道:“是个女儿。”解缙顺着刚才的诗句,吟诵道:“化作仙女下九重。”
谁知朱元璋仍然感慨:“可惜夭折了。”解缙赶忙安慰他说:“料是人间留不住。”最后,朱元璋叹息道:“夭折后送去金水河了。”解缙来了一句画龙点睛:“翻身跳入水晶宫。”
解缙并没有用老套的“吾皇节哀”,来安慰朱元璋。而是用一首诗将朱元璋喜得爱女、得而复失的场景形象地描绘了出来。诗中满是对皇家的敬畏,同时也不失对朱元璋的安慰。
由此可见,语言是有一定艺术魅力的。好的言语和为人处世,会让别人感到身心愉悦。于人于己,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7287255/f252e952b4711b79.jpeg)
高智商的魏征
魏征同样是历史上的一位名臣,但他和解缙还是有着很大不同的。
魏征是唐朝初年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虽然为人臣子,但是魏征喜欢直言进谏。唐太宗有几次都气得大骂魏征“老匹夫”。
高智商的魏征,除了辅佐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还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
魏征主张取信于民,不要朝令夕改。有一次,唐太宗为了征兵巩固边境,下了一道命令:要求16岁以上的男子,全部应征入伍。
魏征一听,坚决反对。原来,唐朝原来的规定,是男子只有到了18周岁,才需要应征入伍。魏征认为唐太宗这样的做法,显然就是出尔反尔、失信于民。
虽然魏征言辞尖刻、刺耳难听,但唐太宗还是听取了他的意见,下令停止执行征兵任务。同时还奖励了魏征一口金瓮。
![](https://img.haomeiwen.com/i27287255/3cb8d5071e52bc25.jpeg)
同样是高智商的两个人,同样位极人臣,但解缙和魏征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处事风格。显然,解缙的情商要高于魏征。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情商和智商的区别。
智商与情商反映着两种不同性质的心理
智商集中反映一个人的思维能力、认知能力、计算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能力、以及律动能力,也就是说,智商集中表现一个人的理性能力。
而情商主要反映一个人的感受、理解、运用、表达、调控以及调节情感的能力。情商更多的是反映一个人把握、处理情感问题的能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27287255/f8c1c1168de8b29a.jpeg)
智商和情商形成的基础不同
不可否认,智商与情商都受两大因素的影响:环境和遗传。很明显,智商受遗传的影响,要远远大于社会。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龙生龙,凤生凤。”
情商的发展和形成,虽然也有先天的因素。但是研究表明:人们从众的心理,其实反映出人的情感,更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https://img.haomeiwen.com/i27287255/4d39239ff59b9059.jpeg)
智商和情商的作用不同
智商的主要作用在于能更好地认识事物,而情商主要在于把握和调节自己和他人的情感。智商高的人,往往学习能力很强,能够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
但是情商高的人,通常都会拥有比较健康的情绪。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幸福的家庭和婚姻。在职场中也更容易受到大家的欢迎。
![](https://img.haomeiwen.com/i27287255/5bcb1992ae77369a.jpeg)
在职场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智商决定录用、情商决定提升。”事实上,情商和智商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显得更加重要。至于到底要走一条怎样的人生之路,自己的情绪同样仍然会起决定性的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