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复杂的发育障碍,可能导致思维、感觉、语言和与他人相关的能力方面的问题。自闭症的影响和症状的严重程度在每个人身上都不同,症状可以从轻微到严重,并且经常随时间变化。自闭症通常在儿童时期首先被诊断出来。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表明,每68名儿童中约有一人被诊断患有自闭症。自闭症谱系障碍在男孩中比在女孩中多出三到四倍。自闭症通常是一种终身的精神障碍,越来越多的ASD儿童通过矫正能够实现独立活动,过上完整生活。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特征分为三类:
·沟通问题:包括使用或理解语言的困难。一些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将注意力集中在少数话题领域,有些儿童频繁重复短语,有些儿童的言语非常有限。
·与人、事物和事件建立关系的困难:包括交朋友和与人交往的麻烦,难以阅读面部表情和不作目光接触。
·重复的身体动作或行为:例如挥手或重复声音或短语。许多获得自闭症的儿童表现出刻板的重复行为,难以适应陌生的环境或常规变化。
在中国自闭症人群数目庞大。2016年的《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II》指出,国内自闭症患者人数不低于1000万人,其中儿童占200余万,且儿童孤独症患者人数增速较快,接近20万,形势十分严峻。 2015年联合国公布第十一个“世界自闭症曰”的主题为“职业:自闭症的优势”。2016年发布的《大龄自闭症青年就业现状报告》认为目前自闭症患者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针对他们的服务体系建设尚未健全完善、相关的优惠政策难以覆盖保障其需求且往往难以落实、对应的工作岗位局限性较强且就业成本超出其承受范围。从目前无政策支持的大龄孤独症者就业、养护市场来看大龄孤独症者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
当前舆论与社会公益的关注,较多地倾向于自闭症儿童——也就是14岁以下的人群身上。那么,这些“星星的孩子”长大之后呢?他们是否需要依靠爱心与捐助过完一生?当他们不再是孩子,他们该如何工作和生活呢?
在很多地方,人们对自闭症的理解大多还趋向极端。一些自闭症人士的家人对此讳莫如深,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有自闭症;而社会上则广泛流传着一些对自闭症的“玫瑰色幻想”。提起自闭症,人们往往说他们是天才,是天生的艺术家......无论是否认还是夸大,实际上都反映出人们对自闭症的陌生。只有当自闭症人士的家人、朋友,乃至整个社会对自闭症有了更完整和清晰的认识, 接受他们的存在,接受他们以他们本来的方式生活,自闭症人士融入这个社会系统才有了土壤。而要做到这一点,不仅是认知的完善、理念的调整,还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如何形成一种机制,打开入口与通路,让自闭症谱系能够尽早进入到常规社会系统当中。自闭症人士的就业,也因此成为众多政府、机构、企业关注的焦点。
随着社会对自闭症了解的深入,人们发觉不仅需要慈善的投入与支持,还需要“授人以渔”让自闭症人士在成年后融入社会并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力更生、安身立命,获得有尊严的生活。其实自闭症谱系障碍也让自闭症人群的就业成为可能。
所谓谱系障碍就是指自闭症两个核心的本质:一个是在社交、沟通方面出现缺陷;另一个是刻板行为和局限的兴趣,但是由于每个个体所反映出来的自闭症的个体差异是非常大的。换言之,自闭症可以从非常轻度接近于正常人的群体一直到非常重度、特别脱离正常儿童发展轨迹的群体。实际上,在谱系障碍中的个体表现出的特点是非常多彩的,就像彩虹的颜色五彩斑斓。而其中一些特性,恰恰被社会分工所需要,并带来全新的视野:·超长的专注时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很看重的对模型的识别能力,通过视觉学习的技巧;·对细节的关注,在数据,系统和信息中识别偏差的能力;· 勤奋,对重复劳动不厌其烦;·对错误的低容忍度,喜欢可预知,结构化,流程导向的环境,有较强的优化流程的能力。正是看到了他们的不同能力,认识到个人、企业和社会多赢的价值,因而决定启动自闭人士社会支持项目,将自闭人士的才能与非遗的制作与宣传结合,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为社会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