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而很多的不容易都是来自于我们面对让人感到乏力的人际关系。一位精神病学家和一位心理治疗师,他们发现,前来咨询他们的人,一般会先讲述自己、讲述他们的痛苦和期望;接下来,他们就会很自然地开始描述身边的某个人——父母、配偶、同事等。这些人每天都给他们造成令人精疲力竭的困扰,直到他们无力招架,于是前来进行咨询。
您觉得这和你遇到的困惑有相同之处吗?还是您就是那位时常让周围人头疼的人呢?
上文中所提到的精神病学家和心理治疗师就是我们即将要讲到的《无处不在的人格》的作者,弗朗索瓦.勒洛尔著有《艾克拓寻找幸福之旅》等著作;另一位是克里斯托夫.安德烈,是法国著名心理学家、精神科医师及畅销书作家,著有《冥想》、《幸福的艺术》以及《正能量》等畅销书,他们除了接受个人咨询之外,还帮助各类企业进行压力管理和变化心理的咨询,他们希望能通过这本书,帮助大家了解和应对生活中无法回避的人格障碍问题。
所谓“人格”是指人在漫长岁月和各种情形下,对他而言那些习以为常的看待事物和做出反应的方式。当人格中的某些性格特点过于明显或者是固化,使得当事人或他人不堪忍受时,便是我们所说的人格障碍。人格障碍的形成与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因素相关,本人没有意识到便很难改变,如果本人有意愿做出改变需要周围人的协同帮助。
《无处不在的人格》一经推出便在在法国亚马逊同类书中稳居前列,深受法国读者的喜爱。目前这本书的版权已售韩国、日本、德国、俄罗斯、巴西、西班牙等十个国家,在全球有非常广泛的读者基础。
在本书中,作者列举了11种几乎在所有国家和年代都可以找到的人格障碍,并且向读者解释每一种人格类型是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的。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了解人格障碍,更好地管理人生。
了解那些令人困惑的人格障碍
本书中,作者将这11种人格障碍类型进行详细的人物画像,列举除了他们的特征。
焦虑型人格:随时处于戒备状态,过度焦虑。
妄想型人格:对人缺乏信任,总是处于防备状态。
表演型人格:费尽心机引起他人注意,不遗余力地博取周围人的爱慕。
强迫型人格:完美主义,固执,对人际关系表现出冷漠、严守道德规范。
自恋型人格:认为自己非同一般,极为在意自己的外貌和衣着,期望获得关注和优势。
类精神分裂人格:面无表情,对别人的夸奖和批评表现得无动于衷,偏爱一个人的活动。
A型人格:喜欢跟时间赛跑,总想最快做完事情,不能容忍拖沓,事事总想赢。
抑郁型人格:过于悲观,总是看不到事情好的一面,性情忧郁。
依赖型人格:凡事需要得到他人的确认和支持,常常让别人为自己做出重大决定。
被动攻击型人格:习惯性地反抗要求和命令,采取迂回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
逃避型人格:过分敏感,害怕遭到别人的批评和嘲笑,尽量避免与他人建立关系。
如果遇到以上11种人格障碍者,请千万不要大动干戈。在书中,作者提出了应对每一种人格障碍的建议,我们将这些建议进行了归纳,总结出三种应对方式,掌握以下这些小技巧,将有助于你在与人格障碍者的接触中,化冲突为合作,把敌人转换为朋友。
首先,尊重他们。
我们的人格在出生时就已经开始形成了,它们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我们的身份,成为了一种条件反射的习惯。
所以,我们首先要顺从他们的性格,保持礼貌,表达出对他们观点的欣赏,表明对他们的看法很在意,以获得对方的认可。
其次,帮助他们。
不要采取直接的说教方式,而是帮助他们将注意力吸引到事物好的一面上,形成一种比较平衡的视角,用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例如:带他们参加活动,让他们体会放松。
即便想要批评或者指出他们的错误,需要先适当地肯定其他方面,然后以清晰、明确的语言指出是哪一个地方有待改进。
最后,如果严重的话,要鼓励他们及时就医。
由于篇幅有限,让我们列举四种人格障碍来进行分析。
一
长不大的依赖型人格
依赖型人格大家在生活中或是在新闻上经常见到一些女生在恋爱之后,不给对方留空间,处处都依赖男生,让对方喘不过气来,男生最后用分手的方式摆脱了这种压力;有的成年人则像是没长大的成年巨婴一样,事事都要过问父母和他人,征询他们的意见,成为大家口中的“妈宝”。
依赖型人格,他们认为别人的能力要远远胜过自己,自己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他们对失败以及结果的恐惧是妨碍他们采取行动的关键。他们认为身边的人都比自己强,害怕采取主动而招致他人的批评。
依赖是人的本性,人类是自然界中唯一能得到双亲抚养,并有法律规定抚养到18岁成人的物种。因此,依赖对于人类来说,既是自我保护的方式,也是个体心理和生理建设的必要条件。
但是,个人的平衡取决于依赖与独立两种状态之间的切换能力,根据不同情况表现出独立性和依赖性。
幼年的教育既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同时也能断送孩子的独立性。
有方法的父母能让孩子学会接受和承受由独立产生的距离感,并且让他们感到尽管他们保持独立性,父母也能爱他们。同时,孩子在远离父母之后,父母依然能够支持和鼓励他们的独立行为。
而作为反面教材的父母有两种,第一种无法给孩子安全感,无法给与孩子足够的爱和尊重,无法对孩子表现出足够的关怀。造成孩子丧失安全感,令他们觉得需要紧紧抓住父母才能得到爱,从而使孩子在早期便丧失独立性的欲望。
另一种是保护欲过强的父母,他们长期给孩子灌输的理念是:你太过脆弱,世界充满危险,你要言听计从才能生存下去。类似的言语和方式也使得孩子无法独立思考和行动。
另外,在生活上,尤其是跟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分离,会让孩子认为是与父母的联系不够紧密,使得他们离开自己,从而导致对后来的每一段关系都穷追不舍。
当我们面对依赖性较强的朋友、伴侣时,其实我们可以做的非常多,首先对他们进行鼓励,帮助他们平淡看待自己的失败。
当菲利克斯就读高中时,父母帮他注册了网球课程,因为他特别害怕失败,闹笑话,怕让老师感到失望,所以不敢上场。体育老师把他拉到一边对他说:“我根本不在乎你的表现,也不要求你打得多好,我想要的是你敢于尝试,敢于投入进行,只有这样你才能学到东西,而且你一开始做不到是很正常的事情。”
菲利克斯说是这位体育老师让他生平第一次获得了自信。
这位体育老师的做法是:首先对菲利克斯的主动性加以鼓励,让他不要担心结果;
其次对他加以肯定,在练习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失误,但是敢于尝试就能够学习新的东西。
这些夸赞和表扬让菲利克斯不那么地害怕失败,敢于自己面对困难和挑战。
二
让人窒息的焦虑型人格
焦虑型人格我们身边有很多人都拥有焦虑的情绪,比如担心考试考不好,担心出门太晚,导致赶不上飞机。
但是焦虑型人格,他们对生活中风险极低的事件都保持过度的担忧,对自己或亲人在生活中所面临风险担心的频率过高,或者是过于强烈,甚至会出现肢体性的紧张。
一位咨询者提到他的老板罗贝尔,是一个非常焦虑的人,他事必躬亲,对一切有所预防,以防出现问题。
如果有人要出几天差去拜访客户,在已经召开了好几次会的情况下,他总会在出发前增开一次会议,以便确认准备得足够充分,同事对增加开会议的事情十分地恼火。
罗贝尔是一位典型的焦虑型人格,跟焦虑型人格相处,时常让我们感觉透不过气来,会让我们不知不觉地想要跟他对着干。
这位下属并没有选择跟罗贝尔对着干:
他首先尊重和认同老板的办事原则,他知道老板是一个对凡事都很担忧的人,于是用积极的方式预先考虑他会想到的事情,去应对他的担忧。
其次,帮助老板缓解焦虑情绪,向老板表明自己是可靠之人,他带上一份自己出差的行程报告,并解释其中的细节,将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都给出解决方案。
结果是,老板不但缩短了会议时间,还取消了会议。老板告诉他,不要为这个费神了,你肯定已经准备好了,我们不需要再碰头了。
三
跟时间赛跑的A型人格
A型人格A型人格的人没有耐信,总是在跟时间赛跑,不能容忍他人的拖沓行为;把日常的生活也当成竞争,随时都想赢。随时都感觉精神充沛,全力以赴地做每一件事。
M先生是一家公司的老总,属于典型的A型人格,他们总喜欢把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他们总是在与时间赛跑,做事火急火燎,同时做好几件事情,还要最大力度地完成所有的事情,甚至不惜违背自己身体的承受能力。
医生和M先生讨论后决定:首先,理解他的压力情绪,帮助M先生体会到放松的快乐——真正地放松,学会给自己多留一点余地,无论做什么事情,宁愿晚个五分钟十分钟,也不要这么急急忙忙的。
其次,帮助M先生相对地看问题,确定事情的优先级,让他把计划在一天内要做的事情减去10%,让他意识到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那么重要,并且优先完成最重要的事情。
四
喜欢挑衅的被动攻击型人格
被动攻击型人格有时候,生活真的让你很生气,你跟孩子说赶快吃饭,结果她慢吞吞地起身,并且一步三摇地走过来,他们有时候假装听不见你在说什么,有时候完全不按照你说的去做。
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抗议,他们不会明确地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其他方式表达他们的不满。
所有的被动型攻击人格都牵涉到两个人,而且,这两个人之间存在着一种类似权威的关系,例如:上司和下属,家长和孩子,顾客和工作人员等。
被动型人格的人,往往不会以真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反抗,而是间接地、被动地表达自己对权威的挑衅。他们的观念是:“顺从等同于失败”和“说出自己的想法风险太大。”
埃尔韦的妻子玛蒂娜在清洗碗碟的时候总会弄出很大的动静,埃尔韦很恼火,就起身去问妻子需不需要他的帮助,妻子面无表情地回答说不需要,还说她更懂得该怎么收拾东西。埃尔韦回来坐下继续看报纸,妻子继续洗碗,声音小了一些。可是第二天晚饭过后,妻子收拾餐具的时候声音依然很大,埃尔韦跟妻子说动静太大了,妻子跟他说你出去转一圈不就行了。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花了很长时间,妻子才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她清洗时弄出巨大的声响是为了表达对丈夫的不满,因为丈夫回到家之后不怎么跟她说话。
妻子玛蒂娜是典型的被动攻击型人格,这一类人在面对他们不高兴的事情会采用间接挑衅的方式,例如,板着一张脸,故意捣乱、赌气、暗中报复等。
他们认为间接表达的风险要低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
面对这种人格障碍者:首先,要对他们的行为表示理解,友好地对待他们;
其次,尽量多询问他们的意见,并且帮助他们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最后,提醒他们遵守游戏规则,在鼓励参与和提倡平等的前提下,可以令双方的矛盾和冲突得到有效地解决。
那么人格障碍者能不能自己改变自己呢?
意大利作家切萨雷·帕韦斯曾经说过:“改变自己的人格难于登天。”他说出了一个无情的真相,就是主动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或许是世界上最困难的事。
我们的人格在出生时就已经开始形成,当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生存方式时,至少已经20岁或者30岁了,人格的痕迹早已深入骨髓,所以这些人格障碍者在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且下定决心去改变是一个漫长而耗神的“拆除—重建”工程。
想要改变自己:首先,人格障碍者需要具有自我改变的意识。
人格障碍者经常用这样的想法安慰自己:“我一直都是这样”、“有问题,有什么问题?”、“我无法自已”、“我这么做是有原因的”、“我的个性如此”,这都是他们自我协调与自我排斥的具体反应。
自我协调是对自己症状具有较大的容忍度,而自我排斥是对自己不合适的行为方式有所意识,并希望加以改变。个体对自己问题的感知方式和接受与否决定了自我协调和自我排斥的程度,也决定了自我改变的难度。
因为人格障碍者的生存方式由来已久,所以他们有时候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存在不妥之处,这就是自我协调的表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他人造成了困扰,这是做出自我改变的第一步。
但是就算自己的态度造成了很多问题,人格障碍者从不会毫无理由的放弃这些态度,会因为外界的刺激或者有一些人格继发性的好处,而变成人格障碍者维护自己思维方式和行为的理由。
其次,人格障碍者需要周围的人帮助他们改变。
正因为人格障碍者很难自我改变,所以往往会在周围人的帮助下做出改变。这就需要周围的人做到:理解并接受人格障碍者、尊重他们改变的困难、不要对人说教、在本质问题上不要退让。
要知道,人格障碍者不是因为高兴,而是因为害怕才会做出那样的行为。理解了这一首要原因,才能够关闭冲突和误解的可能,才能够避免对他们行为的纵容和漠视。
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留给当事人足够的时间“消化”改变,更要不完美和不完整的改变。在改变的过程中,不要把观点强加给当事人,更不要对他们进行说教。但是,这绝不代表我们可以在本质问题上进行退让,必须坚持原则。
改变自己,管理更好的人生
通过《无处不在的人格》这本书,我们可以明白: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管理自己人生。
作家卢思浩说:“无论将来会遇到谁,生活都是从先遇到自己开始的。”只有认清自己,才能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是什么性格,适合什么样的工作,有着什么样的理想生活。
如今的我们跟父母相比,有了太多的选择,以至于让我们迷失到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二字,但是除开努力,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在选择之前一定要认清自己,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优点,寻找自己最合适的步调。
周杰伦曾经说过,很多人说他没有上过大学,他调侃说说,方文山也才读完了小学。如果去上了大学,我们可能也就失去了这么一位用音乐陪伴我们长大的周杰伦。
所以花时间去选择,是有意义地比别人慢半拍,认识你自己比被生活赶鸭子上架更重要。就像是最近一部温暖治愈的韩剧《恩珠的房间》,主人公是一名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女性,过着一周只有16小时的睡眠生活。就像许多任性的90后一样,有一天她突然大爆发,朝着上司大喊,我怕我自己哪一天就死了,我不干了。毅然回家,开始了长达6个月的家里蹲生活,家里邋遢得惨不忍睹,连她妈都已经看不下去想要把她送进垃圾站。
结果,在一次意外的事件中——也就是把红酒洒在了墙上,改变和新生突然向恩珠敞开了大门:她摸索出了一整套整理房间的心得,最后摸索出了自己的装潢自由职业之路。
享受认识自我的过程,有时可能迷茫甚至无趣,但是俗话说最高级的方法往往在于最简单的道理,只是大家都不信,那就是“认识你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