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里仁篇》贯通(四)

《里仁篇》贯通(四)

作者: 陈建军 | 来源:发表于2024-03-31 08:05 被阅读0次

接下来八章,谈居仁由义:

四、居仁由义

4.17,“见贤思齐”章,是总领起。论如何修德以存仁义,这是内心自修的方法。指出“贤”与“不贤”都可以作为自己向上成长,或经由反思而迁善改过的契机。

4.18至4.21,四章都在谈孝,论侍奉父母之道。我们发现,《学而篇》谈孝,《为政篇》也谈孝,《里仁篇》更谈孝,甚至重出。为什么?夫孝,德之本也,德之始也,儒家非常重视孝道,认为孝是为人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道德,五伦关系与天合,与人合,孝对于“仁”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4.22,“耻躬之不逮”章,孔子以古喻今,勉励人们要言顾行,行顾言。行仁道务必踏实践行,不应以多言为能事,要注重切实行动,认识到却不去践行、只说不做都是可耻之行。

4.23,“以约失之”章,告诫人们要修德行仁,做人做事要有所约束,都是行仁的方法。

4.24,“讷言敏行”章,继续论言与行的关系,与前面4.22章“耻躬之不逮也”和《学而篇》“敏于事而慎于言”,含义相近。也是居仁行义的一种习惯养成。

五、总结(效果)

4.25,“德不孤,必有邻”章,君子喻于义,其知耻、守约、讷、敏,皆常人所难行,然君子得一以贯之之道,其德如此,必有效果,德润身,心广体胖。其中的邻,既可以是指现实中的邻居。但从普遍的角度讲,有德,必会赢得人的“亲仁”,近者悦远者来,而且这种“邻”才是长久持续的。

可以说是全篇的总结,开篇所谓“择不处仁,焉得知”“知者利仁”。亦开启下一章公冶长。

4.26,最后一章,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是对上一章的补充和校正。说人们行仁道时,不可没完没了地去做我们自己认定的好事。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也要掌握好度。本章告诫我们:行仁德时也要遵循中道,要注意行仁的方式与方法。

启示

钱穆先生:本篇二十六章多言仁,其中数章特言孝,最后子游此一章,专言君臣、朋友,亦仁道中之一节,故编者特以附本篇之末。读者试通玩此二十六章,而求其相互间之关系,与其关系之各不同,庶于孔门所言仁道,有更深之了解。

《里仁篇》26章,可以说每章都与“仁”密切相关,通篇在谈人道与仁德,谈如何树立仁德,怎样做好人,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和意义。

“仁”是内在的一种心性的追求,希望我们心怀仁德,学成仁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里仁篇》贯通(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gmp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