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仁》篇第四
4.1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孔子说:“将心安于仁中才是美,若不选择仁,怎么算是有智慧呢?”
如果理解为选择有仁爱风气的社群居住才是美,也是很好的解释。在充满友爱的社群生活,的确能增加人们的幸福感。
社群是社会管理的基层单位,影响社群需要先影响家庭,而改变家庭需要先改变自己。这就是儒家修身齐家,通过改变自己而改变社会的积极态度。
在组织中和事业上,我们能够控制的就是自己,最重要的决策其实就是选择自己的行为,应当有儒家的这种气魄。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孔子说:“不仁的人是不能够长期忍受穷困,也不能够长期处于快乐中。仁者能够享受仁,智者能够追求仁。”
桃李杏之核也称作“仁”,不是巧合,因仁是生命的本质。正因为有仁,仁者可以安然自若,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不论环境是“约”(空囧)还是“乐”,都能够保持自我的态度。反之,不仁之人,则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不论顺境逆境,都不能心安。所以仁者能够享受仁,智者不断追求仁。不仁之人则不论怎样都经受内心的颠沛流离。
内心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是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的目标,孔子告诫我们通过仁的修习就可以达到这样的保持自我的境界。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只有仁者才能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去喜欢一个人,能发自内心的厌恶一个人。
不仁之人被私利左右,对人的好恶之情不能坦诚表达,必须权衡利害关系后,将真是情感粉饰之后再表达,所以不能真心的喜欢或者厌恶一个人。社会中的很多问题也源于此。
结合4.2和4.3一起读,发现不仁则贫困安乐皆不能安,喜欢和厌恶也不能真情表露,人生痛苦的根源就在于此。仁者则有智慧不受环境影响,有勇气表达真实自我。儒家也有“真人”啊!
我们应经常反躬自问,我是否伪装了自己的好恶?原因何在?或许能领悟人生,更清晰自己的行为。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孔子说:“如果一个人致力于追求仁,就没有真正厌恶的人了。”
仁者的本质是对人的仁爱之心,真诚追求仁道的人,即使厌恶一个人也是希望其能够改过自新,也是发自于爱。从这个意义上说,仁者没有真正厌恶的人,因为他们始终以人类大公之爱对待每一个人。
这有点宗教意义上的众生平等、众生皆有佛性和博爱的思想类似。但成就大事的人必定要有这样宽广的胸怀,尤其是对犯错的下属,要多培养和教育,而不能弃之如敝履,不满意就动“杀心”。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说:“富贵是人们想要的,不通过正当的方法,君子得到也不安心。贫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不通过正当的方法,君子不会摆脱。君子失去仁,还怎么算君子呢?君子一刻也不离开仁的境界,匆忙局促时是这样(不离开仁),颠沛困顿时也是这样(不离开仁)。”
仁心每人都有,但是容易失去,时时保持是困难的,时时刻刻处于仁的境界就是君子。本句告诉我们如何成为君子的修炼之法,就是时时刻刻保持仁心,越是在匆忙急促和颠沛流离的时候,越是要让自己的仁爱之心发扬光大。
饥寒交迫时,不食嗟来之食的朱自清,成为了君子;泰坦尼克号下沉之际,很多绅士将生的机会让给了妇女儿童,坦然面对死亡,此时此刻他们成就了君子。
越是遇到困难越是要展现君子之风是成为君子的不二法门。死生大事如此,工作事业的事情难道不也是如此吗?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孔子说:“我没见到过喜好仁和憎恶不仁的人。喜好仁的仁会觉得世上没有胜过仁的了。憎恶不仁的人也是有仁心的,不让自己沾染不仁的事物。真有人肯花一天的力量用在仁上面吗?我没有见到过能力不足的仁。大概有,我没有见到过。”
仁是人心本来就有的,所以追求仁不是向外求,从这个角度看,得到仁是容易的。但是长期保持住内心的仁不遗失是困难的。但是只要努力都是可以达到的,而且是人人都能达到的。
这一段并非是学理上的思辨,而是具体的修习建议和学习态度的动员。人人都有能力成仁,要日常生活中用功。
此段和佛学的观念很接近,“佛性”就是在每个人的心中,莫向外求,人人皆可成佛,成佛之路就在日常生活中的“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以及“诸善奉行,诸恶莫作。”
我们的不可能脱离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而取得成功。要成就必然是有信念和追求,努力做好工作中的任务,处理好生活中的事物,在这个过程中用仁的原则作为行为准则,那么我们就在接近仁的同时,也能很好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孔子说:“人的错误也各种各样,通过观察其错误可以知道这个人内心的仁的程度。”
通过错误识人知人也是别具一格,错误更能反应一个人的真情、品性和即有的行为模式。
历史上的名将袁崇焕的一个错误就是擅自做主杀掉重要守将毛文龙,复杂的历史政治背景不谈,肯定和袁的居功自傲、刚愎自用的个性有关。
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说:“如果早晨明了人生大道,晚上死了也可以。”
人有生必有死,生死无常,时时可能面临死亡,因此应当抓紧时间追求大道。人之为人能够明了大道是人生最重大的事情,所以能够明了大道,死而无憾了。
或者说明了人生大道,则能顺大道行动,做到生顺死安,夕死无憾了。
孔子感叹大道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同时说明人生应当抓紧时间在不确定的死亡来临之前明了大道。
生死无常,唯有抓紧时间投入到有意义的人生中,才是最“保险”的事情。学问、事业、家庭等事莫不如此。
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孔子说:“士有志于追求道,而却以粗衣淡饭为耻,这就不值得跟他讨论了。”
在孔子的时代,士人是平民向贵族的中间层,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有使命感,具有现代知识分子的含义。而使命感必然是为天下、为公的,如果还是只注重自己的私利,则很难说能够全力以赴践行自己的使命。以粗衣淡饭为耻,显然是私利旺盛的表现,所以不值得孔子跟他进一步讨论道了。
在今天的时代,物质极其丰富,恐怕不能通过饮食服饰来判断,但是私利和私欲仍然是左右我们的力量,影响我们的气度、视野、思路和行动。
稻盛和夫先生反复强调做重大事情的时候,先要自省自己的发心是否仅仅是为了一己私利,还是为了社会企业的长远利益。为了公众和企业长期利益是他重要的决策标准。这是我们必须要学习实践的。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孔子说:“君子对待天下的人事物,没有规定一定要反对什么,也没有规定一定要赞同什么,怎样合理合义就怎样干。”
这一段既适用于行为,又适用于态度和观念,在当今社会意义重大。没有谁规定一定要支持或反对什么,也没有谁规定一定要怎样去做,我们自己有自己的标准和原则,这就是“义”。如果符合义就支持就去做,否则就反对就制止。
这就是理性精神,不会盲目反对或追捧,不会死守教条。关键是,不会被某些势力所煽动。
这与史蒂芬柯维《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中所说以原则作为自己人生指导,才不至于混乱迷惑,才能不纠结。
孔子以此为原则,才会“从心所欲,不逾矩。”
4.11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利。”
孔子说:“高层关怀道德,基层关怀生活;高层关注刑法尺度,基层关注利益多少。”
这一段可以作为个人修养的建议,更适合作为管理者的经验之谈。高层关注自己的德行,基层关注自己的家庭生活,高层思考的是制度设计和执行反馈,基础关注的是自己的利益多少。管理者应站在基层的角度多思考问题。
4.12 子曰:“放[fǎng]于利而行,多怨。”
孔子说:“依据利益办事,会招致很抱怨。”
依据自己的利益办事,很可能会触及他人利益,所以会招致他人的抱怨。也可以是自己对他人的抱怨。所以应当以更广泛的目标指引行动,才能领导更多人。这也是当代企业管理关于企业使命和愿景颇为重视的原因。
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孔子说:“能以礼让治理国家,有什么难的呢?不能以礼让治理国家,礼还有什么用呢?”
这里孔子特别强调礼让,“让”在礼中是核心地位,礼很大程度上是在于人群之间要相互谦让。因为礼让是相互的,所以礼制也不仅仅是要求下对上的单方尊重,也包括了上对下的尊重。
礼让依然是现代社会和组织中的关键默认行为准则。组织中上对下的大声斥责甚至大骂多半也会有问题。
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孔子说:“君子不担心没有职位,所担心的是没有真本事。君子不愁没有人知道自己,而是要努力让自己有值得别人知道的长处。”
儒学一直以“求其在我”这种自我主宰的积极态度对待社会组织问题。君子不能强求别人信任自己,赏识自己,但是君子能够做到诚、做能有立身的本事。君子有职位就接受,没有职位也不汲汲渴求。“率道而行,端然正己”,展示的正是君子之风。
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说:“参呀!我的思想学贯穿着一个统一的概念。”曾子回答:“是的。”孔子出去后,门人问曾子:“什么意思啊?”曾子说:“夫子的思想学说就是忠恕而已。”
尽己之心待人是忠,推己及人是恕。忠恕之道就是仁道。讲忠恕更易于理解和执行。
忠恕应作为我们日常的座右铭,时时提醒我们在人际关系中以忠恕作为原则。人际关系的所有技巧,不论情商智商,都可以归结为忠恕二字的娴熟运用,不离不弃。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字面意思是:君子了解义,小人了解利益。为什么?因为君子关注的是义,小人关注的利害,自然二者所了解的就有差异率。
人是平等的,就因为追求目标和认知层次的差异导致所学所会的本领有差异,最终导致人生的差异。可以这么说,一个人的生存状态就是这个人的所学、所追求的写照。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遇见贤者不要忌惮,要向他们学习,遇见“非贤者”不要讥讽,要作为反面教材,反观自省。
无论见到贤者或者不贤者,都对我们有益。孔子的宽厚和谦虚让人起敬。
4.18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孔子说:“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过错,在初露端倪是就委婉规劝,如果明确表达自己意见之后父母还是不听,则继续保持恭敬,但不劝谏触犯父母了,虽然担忧但不怨恨。”
子女在处理和父母关系时遇到的特殊情况,即发现父母做法有误时,在发现之初还没有酿成大问题之前,就私下婉转提醒父母,如果父母不听就明确表态,如果还不听,则不再劝谏触犯了。反复劝谏仍不听从,也没有怨恨。
关键问题是态度和心态,对父母不生怨恨心,保持恭敬。纠正父母错误是义,对父母保持恭敬是孝。只有恭敬地反复劝谏才是孝义兼得的方式。
当代社会发展迅速,父母一辈人可能在他们老年时跟不上时代,在处理一些新兴事物时可能与子女想法不一致,甚至理解错误,比如很多老年人偏信某些真假难辨的理财和保健品,很多子女都表达对父母的抱怨。可见在这过程中保持态度平静是很多人做不到的。但是即使大声斥责对父母又有何用?可行之法就是“劳而无怨”,反复劝解而已,此时会有忧愁,但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说:“父母健在就不去远方,去远方也要有明确的目的地。”
这句体现了中国式子女对父母的默默深情。之所以不远游,必须出远门也必告知父母去向,因为不愿让父母过分思念和担忧。
当今时代天涯若比邻,但父母对子女的思念千古不变,子女依然要深切体会,用各种形式常回家看看,不要让父母亲过分思念。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同1.11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父母的年龄不可不知。喜父母之寿,惧父母的衰老而时日无多。
这是孝子的真情实感,也许人人都能体会。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孔子说:“古人的话不肯轻易出口,怕自己的行为跟不上所说的,这是可耻的。”
狂言轻言自古以来就是可耻的。今人依然要警醒。
4.23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孔子说:“约束自己不放纵而犯错的是少见的。”
很多错误就是来自于放纵不节。儒者始终警醒节制,远离错误。
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说:“君子要谨慎说话,勤快地行动。”
话容易说,所以要谨慎约束说;行为难于付诸实践,所以要敏于行。
孔子针对人类的本性易犯的错误给出针对性的药方,看似平易,实则是改变人生状态的关键。曾经有个著名人物提出一个改变命运的“咒语”,让人们时常念诵,这个咒语就是“立刻去做。”——敏于行!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说:“有德之人不会孤单,必有人前来亲近。”
这应该是孔子的信念和经验。不刻意离群索居,也不害怕和拒绝孤独,也自然会“有朋自远方来”。这是儒者在人群中的笃定淡然。
4.26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子游说:“侍奉国君,如果太繁琐,会招致屈辱;对待朋友,如果太繁琐,就会导致关系疏远。”
君主和朋友都是独立个体,有自己的决策和行为边界,应当给对方保留足够的不受干涉的空间,如果干涉过多、过琐碎,就会触及对方的类似隐私的空间,影响关系。
既然是独立个体,应对行为负责,好坏都由其承担,因此“谏不行则当去”,“善不纳则当止”。好言相劝对方不听,那么就适可而止。
强求和固执其实不是儒家的信条,儒家有拿得起放得下的豁达和自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