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新阳光2018初级研修
吕秀梅 ||面对发疯的乘客2018-11-04

吕秀梅 ||面对发疯的乘客2018-11-04

作者: 醉美田园 | 来源:发表于2018-11-04 22:27 被阅读35次

    在心理课上,机电二班学生在小组讨论时提到了10月28日发生在重庆市万州区的公交车坠下长江二桥事故。因是社会关注事件,既然学生提到了,就需澄清需处理。

    我先请以此为例的学生为全班讲述他所了解的事故情况:已经查明,酿成这起车辆坠江事故的原因是司乘人员互殴,起因于一位48岁女乘客错过下车站,与42岁男司机争吵,最终发展到互相斗殴,导致车辆失控坠江,酿成15人死亡的惨剧。讨论要基于事实。

    然后设置问题情境:“假设你就是那位公交司机,遇到这样的发疯乘客,你打算如何来应对?”以此情境组织学生一同探讨司机师傅愤怒情绪的心理学应对。然后就引发了学生热议。

    有学生说:“手机都打到头上了,我怎么办?还不还手?!我一定要先打回来。”说话的是副班长,人很果断,但脾气急躁,易怒。他忘记了公交司机的职责,要把一车人安全送到目的地。

    另一学生发言:“我不同意这种做法。如果是我,我会先把乘客拉下大桥,放到安全处,再打回来。”看来,他还记得自己的岗位职责,要保证乘客安全。但是挨揍了,看来还是一定要打回来的。这其实也挺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处事风格。

    我不作评价。继续微笑引导:“还有吗?”别的学生虽各自发言,也大致如此。

    刚要收场,结果,课代表嘟嚷了一句:“一个疯子,跟他计较什么?!”我让他大声说一遍,结果举座皆惊。他补充说:“失去理智的疯子,如同疯狗,你还要跟他讲个道理吗?有用吗?还不如把车开到桥下,再报警,等警察来处理。”

    我暗惊,该班学生竟有如此见识。我便用老师的话“道理是讲给心理健康的人听的”来为其解释:发疯的乘客己经不是健康的人了,怎能用同样方式与之计较?先顺着他才是上策。我们要有底线思维,最低也要保证车上乘客的生命安全,后追求最合理化的问题解决策略。

    最终,不用我评议,当我将底线思维与追求最合理化标准提出来时,学生直接选出了问题解决办法。

    至此,又有学生提出了问题:“车上的人干什么去了?他们就在那里看司机和发疯乘客打架吗?”出乎我的意料,学生竟然能提出这样的好问题,我抢先为学生的问题点赞。然后与学生分享了在此情境下的导致其他人冷漠以待、不提供帮助的两个因素。

    一是责任分散。当危机发生时,每个人都认为别人会提供帮助,因此自己便不必采取行动了。作为有可能进行干预的一大群人中的一个个体,他们会体验到责任扩散。即每个团队成员参与进来提供帮助的责任被淡化或减弱了。所以干预的可能性会随着群体的增大而降低,因为在场的人越多,每一个旁观者介入的可能性就越小。(《津巴多普通心理学》)

    二是从众。当人们不知道该怎么做时,便会从其他人那寻求线索。没有进行干预的旁观者在观察其他什么也不做的人,学了他们的样子。他们任由别人的行为来定义情境,在这种情境中,被动的冷漠便是得到认可的规范。

    基于这两个因素,才有了车上乘客的冷观。可惜,他们因麻木冷漠而丢了性命。愿逝者安息!

    面对车上乘客的责任分散和从众心理,司机可以怎么办呢?直接、主动向车上其他乘客寻求帮助,让旁观者介入啊!他可以说:“我要好好开车,保证大家安全。谁能帮我?”自会有人出面,将冷漠转化为行动,将麻木不仁转化为善良仁慈。这是因为请求帮助的行为会在人与人之间建立链接,让其他人参与进来,实际上是在改变情境,让旁观者感到自己对你负有责任,对车上发生的事情也负有责任。此时,普通人也能成好好人。

    学生的一个例子引发了我们深入的讨论。事实证明,很有必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吕秀梅 ||面对发疯的乘客2018-11-0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god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