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历史角:诗海遗珍知多少

历史角:诗海遗珍知多少

作者: 1114bc65ce48 | 来源:发表于2019-03-15 20:44 被阅读0次

诗歌作为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一直闪烁着灿烂的光芒。我国古代诗歌灿若星辰,诗人在描写山水田园、大漠戈壁等的同时,也不忘将一些具有传奇色彩的珍宝点缀其间。在吟诵古诗时,您可曾发现它们呢?

1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曹植《白马篇》

《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中说道:“羁,马络头也”。古代诗人总喜欢给马戴上金质笼头,如李贺的“何当金络脑,快步踏清秋”,鲍照的“骢马金络头,锦带佩吴钩”。

△秦陵铜车马(局部)

长久以来,不少人都以为金质马饰只是一种夸张说法,然而在1980年,秦陵考古队在秦始皇陵西侧20米的地方进行普查钻探,探铲真的就带出了一个马络头的金质构件。之后,考古队发掘出了两组大型彩绘铜车马构件,其中金质构件737件,重3033克。

无独有偶,内蒙古赤峰市大营子村辽代驸马墓也出土过一套鹿啣草纹鎏金银马饰具,该饰具包括马笼头饰、马盘胸饰、马后饰等,浮雕鹿衔草纹,通体鎏金,背有衬板及钉。从该饰具形状及各部位名称看,与唐代马具如出一辄,由此可见,古诗中的“金络脑”并非只源自诗人的想象。

2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翰《凉州词》

据汉代文献《海内十洲记》记载:“周穆王时,西胡献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满杯。刀长一尺,杯受三升。刀切玉如切泥,杯是白玉之精,光明夜照。”

△现代工艺的“夜光杯”

据学者研究,汉代以前,西域地区已有夜光杯向中原进贡,后来因为玉杯在运输途中易损,则改为把和田玉运到酒泉,在当地加工成夜光杯再运输。再后来和田玉供应不上,就改用在祁连山开采的酒泉玉来制作夜光杯。据说,汉代夜光杯或是采用祁连山的老山玉、新山玉、河流玉制成的酒器。

3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唐人一般以玉壶比喻高洁,但由于唐代玉质容器十分罕见,所以唐玉壶的造型和用途一直是个谜。宋代文人认为,“玉壶”为唐代酒器,其并非玉制,而是指如玉一般温润的青瓷壶。

例如古诗中常见的“玉枕”就指的是瓷枕;也有学者认为,玉壶是玉质的,但并非一般酒壶,而是一种陈设品,或装水用作报时的滴漏,或为测量温度而放置在室外,所以有了“玉壶冰”的说法。

△玉壶春瓶

1956年,河南洛阳一墓葬出土了一只唐代玉壶。此壶为白玉质地,高18厘米、口径10.5厘米、足径10.5厘米,口呈盘形,缩颈,蒜头形圆腹,平底实足。口内有盖,圆柱形钮。通体光素无纹,琢磨精细。从该玉壶中隐约可以看出宋瓷玉壶春瓶的造型,玉壶春为酒瓶,所以这只唐代玉壶为酒器的可能性较大。

4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羽觞,又称羽杯、耳杯,是一种酒器,器具外形椭圆、浅腹、平底,两侧有半月形双耳,有时也有饼形足或高足。因其形状像爵,两侧有耳,就像鸟的双翼,故名“羽觞”。

羽觞可以是各种材质,但有一部分唐代羽觞却极尽奢华,这点从1970年出土于西安何家村的鎏金蔓草鸳鸯(花鸟)纹银羽觞可见一斑。此宝高3厘米,口径为7.7~10.5厘米,双耳如翼,浅腹,锤打成型。

△鎏金蔓草鸳鸯(花鸟)纹银羽觞

器内外满饰鱼子地纹,器底刻宝相花或团花,内壁饰枝蔓流畅、花繁叶茂的忍冬花四株,耳面上各刻小团花一朵。器表腹侧錾莲花座,其上立鸳鸯,配忍冬卷草纹,器腹两端各饰振翅鸳鸯一对,亦有莲座,所有花纹皆鎏金。

5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南园十三首》

据成书于东汉的《吴越春秋》记载:“阖闾即宝莫耶,复命于国中作金钩,令曰:‘能为善钩者,赏之百金。’吴作钩者甚众。”宝刀吴钩就此得名。相传,吴钩是刀身呈曲翘状(按其形状可总称为曲刀或弯刀),具有适合劈砍的构造。

唐代时期盛行曲刀,于是富有传奇色彩的“吴钩”便成了宝刀的代称,加之唐代军事力量强大,吴钩就成了“驰骋疆场,励志报国”的精神象征。

△秦陵出土的“吴钩”疑似物

吴钩实物未曾见于考古发掘,仅有“疑似物”出土。秦陵一号兵马俑坑东部曾出土过两件极为特殊的青铜兵器,其形状像弯刀,通长71.2厘米,宽2.3~3.3厘米,分身、柄两部分一次铸成,弯弧度较缓,齐头,截面呈枣核形,双刃;柄为实心的椭圆柱体。因其形如弯月,两侧有刃,可钩杀亦可推杀,所以有学者认为这种兵器就是古代文献中提到的“金钩”即吴钩,但这仅是一家之言。

6

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张衡《四愁诗》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到:“错,金涂也”。金错刀即错金刀,又称“一刀平五千”,是新莽时代的一种特殊刀形货币。金错刀一般分为环柄和刀身两部分,环柄为一方孔圆钱,环文上曰“一”,下曰“刀”, 字为阴刻,字陷处填以黄金,并且加以打磨,使字面与钱面平齐。刀身上铸有阴文“平五千”,其中“平”是“值”的意思,即表示一枚刀币价值等于五千钱。

△曾经上拍的一枚金错刀

据史料记载,王莽热衷于铸造金银币,其在居摄二年(公元7年)进行了第一次货币制度改革,除原有五铢钱继续使用外,又发行了三种新的货币,其中就包括“一刀平五千”,即金错刀。

7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陆龟蒙《秘色越器》

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著名的青瓷窑,窑址位于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宁波一带。越窑生产年代自东汉至宋,唐代是越窑工艺最精湛的时期。

陆龟蒙为何称越窑为“秘色”,历代学者为这一词的确切含义聚讼不已。据宋人说,五代吴越国王钱鏐规定越窑专烧供奉用的瓷器,庶民不得使用,且釉药配方、制作工艺保密,所以“秘色”的“秘”意思是“机密”“保密”,“色”的意思是“药粉配方”“釉料配方”。

△五代秘色瓷莲花碗

直到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唐代地宫中出土了唐懿宗用来供奉释迦真身舍利的一批精美供器,同时出土了记录这些器物名称的石刻“物帐”。据此物帐内容,专家断定该地宫出土的16件青瓷就是传说中的“秘色瓷”,这批秘色瓷在胎底、胎釉和烧制工艺上与青瓷完全不同,这就印证了宋人的说法。

8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神秘的蓝田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据《汉书·地理志》载:“蓝田山出美玉,有虎候山祠,秦孝公置也。”其后的《后汉书·外戚传》《西京赋》《广雅》《水经注》和《元和郡县图志》等典籍文献,也都有蓝田产玉的记载。

△现代“蓝田玉”工艺品

据考古实物看,早在万年以前的石器时代,蓝田玉就被先民们开采利用,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125件龙山文化时期的神木石峁遗址玉器中,就有一件据说是用蓝田玉制作的菜玉铲。此铲呈草绿色,刃端并夹有浅褐色,长梯形,体扁薄,平直背残一角,刃微斜,圆穿偏于一边,长16.8厘米,宽7.5厘米,极薄锐,厚仅0.2厘米。

△新街遗址·蓝田玉料

怎么样,古诗里的宝物并不简单吧!当然“藏”在古诗里的传奇宝物绝非以上几件,大家今后在吟诵古诗时不妨一起来寻找。

相关文章

  • 历史角:诗海遗珍知多少

    诗歌作为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一直闪烁着灿烂的光芒。我国古代诗歌灿若星辰,诗人在描写山水田园、大漠戈壁...

  • 看地坪女王海珍做人做事的态度

    海珍并无姿态,何来放低。不过是一粒尘埃罢了。 文,海珍初中文凭可以写打油诗,可以学着画国画。 武,海珍可以在工地干...

  • 澳角诗会

    日出东山,日出在澳角海源 奔向诗歌,奔向诗的海洋 粤东漳州的诗友, 相聚在海之源,相聚在海之角,相聚在舜欣家 澳角...

  • 依韵艾思《七绝/欲别简书》

    简书情谊系心头, 码字敲诗贵自由。 艺海寻珍虽疲累, 苦中作乐上高...

  • 谁寄相思君知否

    文/遗望 楔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小清歌捧着书,摇头晃脑地念了几句李白的诗,私塾...

  • 不相忘

    新仇旧恨遗诗海,醉生梦死忘红尘。 一叶孤舟过万峰,愿抚瑟琴一解愁。

  • 河北博物院【名窑名瓷】(三)

    【名窑名瓷】元瓷遗珍、明清官窑精品 (六)元瓷遗珍 (七)明清官窑精品 河北博物院【名窑名瓷】(一) 河北博物院【...

  • 情感

    不知多少文化历史,是。

  • 五律*唐诗

    文/快乐心 唐朝盛律绝,宝典古今传。 山水谪仙咏,家邦子美牵。 珍诗成国粹,雅韵继群贤。 灿烂中华史,精遗世代延。...

  • 楚汉群雄争霸,任何一个微小举措的改变,会不会导致不同的结局?

    史海拾贝,文明窥角。一贝,一角,已足够让人惊喜。 ​​​​您好,我是沂溪风,喜欢史海拾贝,希望与您共赏。 读历史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角:诗海遗珍知多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gxd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