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课,教室里,时不时会听到一种应答—老师,我还没想好……
从中,能看出什么?该怎样改进?
其一:老师提问,我知道!
首先说明,发言同学对于“被提问”这件事情确认无疑。此外呢?分析问题不畅,解决问题不能。怎么办?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再行正确引导和要求。
其二:为什么,没想好?
今天请到一个孩子回答,孩子说:“老师,我没想好!”一旁听课的爸爸批评:“你都不知道,老师问的问题是什么?怎么回答?”
可见,为什么没想好?有一种我们不愿意接受,但却是客观存在的情况就是—注意力的不在场。不论老师问什么,一概回答“没想好”,仔细想想要比“不知道”的回答更能保全自己,并给自己留有机会。
但是,每节课都有那么一到两次如此回答,线上的学习的获得,又该如何保证呢?
于是,除了当事人自己不着急,老师、家长都急得不行。否则,也就不会有这么一篇反思。
那么,对于所提问题简单,但是仍然回避正面作答的同学,能就此放过吗?显然不能。要会停下来,给其时间再想一想,通常都能正确回答。
比如下题。复习已学的数位顺序后,再按照要求填空,一般都没有困难。
另有一种情况是问题比较复杂,需要多思考一会儿,甚至还需要再做些整合,才能回答。
比如,
第一步:看懂数轴图。
箭头朝右,表示从左往右,数越来越大。反过来,从右往左,数越来越小。即,需要根据箭头认识数的变化方向。
第二步:正确数空格。
从0到9,一共有10个数,有多少个空格呢?不是10个,而是9个。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需要停留时间长一点,多请孩子说一说,以体会内化。
第三步:灵活算加减。
先从左向右跳,从0跳到10,一共跳了9个空格,再从9往回跳,跳到6,又跳了几个空格?是要算加法还是减法?
因为本来从左往右跳,后来又从右往左跳,方向反了过来,所以要算减法,9-3=6,说明,其实,从左往右共跳了6个空格。
第四步:感受算法。
那么,结合上面的跳空格,什么时候算加法,什么时候算减法呢?方向相同,算加法;方向相反,算减法。比如,一直往右跳,一共跳了多少个空格,就是算加法。像这样,先往右跳,再往回跳,就要算减法。这与加减法的本质意义完全匹配,为后面的数学学习留下正确而自然的铺垫。
像这样的问题,如果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没有想好,情有可原。不仅不能批评,还要关注到孩子思维的深刻性与回答的严谨性。但是,课堂上更多的是如上面另外一个问题一般的难度,如果,还简单回复“老师,我没想好”,则是对自我的放逐,更是对自我思维的矮化和弱化。一次两次,后果可控,但是形成习惯,甚至,将其当成一种自我保护,则后果不堪设想。
上午第二节课是语文课,也有孩子如此与老师对话。情况有点严重,所以赶紧提醒,希望大家都能看到,且是不仅看到如此回答,更能“看到”如此回答的背后,那些不利于持续学习、更好学习的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