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我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
刷爆朋友圈的《30.4%北大新生竟然厌学,只因得了“空心病”》,标题吸引眼球是因为颠覆常规认知,顶着国内最顶尖高校的光环跟“厌学”放在一起, 加上“空心病”这样的新名词,其实背后更深层次是折射出集体的恐慌。
如果处于“精英”之列的骄子们都认为学习和生活没有意义,社会的未来将走向何处?
社会主流价值观习惯将未来的希望寄放在精英的少数群体身上,认为只有他们才能代表社会发展的价值高度,而普通的大多数对于使命和成就还拘泥于生活的基本层面。
什么是“空心病”?
北大副教授徐凯文给出的解释是:
1、从症状上来讲可能是符合抑郁症诊断的。会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和典型抑郁症不同的是,症状表现并不非常严重和突出,外表上看起来可能跟其他同学或其他大多数人并没有差别。
2、会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孤独感来自于好像跟这个世界和周围的人并没有真正的联系,所有联系都变得非常虚幻;更重要的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他们也不知道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他们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和成就,这些成就似乎是一种瘾,一种毒品。他们似乎很多时间都是为了获得成就感而努力地生活、学习和工作。但是当他发现所有那些东西都得到的时候,内心还是空荡荡,就有了强烈的无意义感。
3、通常人际关系是良好的。他们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需要维系在他人眼里良好的自我形象,需要成为一个好孩子、好学生、好丈夫、好妻子。
但似乎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别人而做的,因此做得非常辛苦,也非常疲惫不堪。
4、对生物治疗不敏感,甚至无效。
5、有强烈的自杀意念。这种自杀意念并不是因为现实中的困难、痛苦和挫折,用他们的话来讲就是“我不是那么想要去死,但是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还要活着。我完全不知道我活着的价值意义是什么,每天的生活行尸走肉,如果是这样,还不如早点结束。”所以他们倾向于不用那么痛苦和惨烈的方式来结束自己,比如烧炭、自缢、服药。
6、通常这些来访者出现这样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两天。可能从初中、高中,甚至更早就开始有这样的迷茫,可能他之前已经有过尝试自杀的行为。
7、最后,传统心理治疗疗效不佳。他们的问题大概不是通过改变负性认知就可以解决的,甚至不是去研究他们原生家庭的问题,不是早期创伤可以解决的——你会发现他们和父母的关系不错,虽然也有这样那样的冲突,但是总的来说不是那种典型。
简单总结就是,无法建立深层次的亲密关系;过于单一的把成绩等同于成就,将人生的意义简单粗暴的定义为成绩好;对人生意义的界定来自于外界赋予,倾向于迎合社会认同。
这确实是一个需要引起社会和学界关注的现象,但是否需要重新用一个新名词给予界定还有待探讨。
特别针对几个方面提出疑问:
第一:非重度抑郁症患者也不会有外表上的特异性;
第二:无法建立深层次亲密关系,仅仅是“迎合”、“讨好”如何界定为“人际关系良好”?
第三:自杀的诱因很复杂,“倾向于不用那么痛苦和惨烈的方式来结束自己”这是根据多少样本得出的结论?又与其它原因导致的自杀行为有何显著差异?自杀方式的变化是否也受时代、文化的影响?
第四: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和迷茫伴随着成长的每个阶段,简单把它归为“空心病”的特征是否合理?
第五:任何心理问题的治疗都不可能单纯依靠某一种疗法,也都需要长时间持续的跟进。
回到主题,忽略”空心病“这个新名词,仅仅从描述的行为现象来看,这个群体表现出对自我缺乏认知,缺乏可以追随的英雄榜样,自我价值感较低。(“意义”比较抽象,用心理学的名词表达就是“自我价值感”)
瑞士心理学家维雷娜·卡斯特在《克服焦虑》中写道:
我们认为,对6个月内的婴儿就必须表现出爱和关注,这样婴儿才会感觉舒适并且得到很好的发展。如果孩子因太少受到关注而不安吵闹的时候,亲近对象总是不能适当地给以抚慰,那么就会削弱孩子最初的信心,而这种信心正是形成足够稳定的自我价值感的基础。
不稳定的自我价值感,与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有一定的相关性,比如有条件的爱和过度溺爱。
从正向引导的角度,需要培养个体的自我价值感,体会到爱与尊重,建立稳定多元的价值观,摆脱社会认同的束缚,做理想的自我。
凯斯西储大学的理查德·博雅斯在与组织性行为的其他学者辩论时提到:
“与其做一个他人眼中的自己,或是你认为应该做的人,不如做一个自己理想中的自己。一个理想的自我是非常具有引导力的,对改变个人的行为视野和心态都是非常有效的。”
具体方法(对于有显著自杀意向的患者需要危机干预,这里的方法仅做配合):
第一步:描述出理想自我的模样,可以从工作、家庭、社交等几个方面为自己赋予不同角色的定位;
第二步:可以思考一下每一个角色带给你的使命感和对生活的意义,每一个角色是如何影响你对自己的看法的?
第三步:对你的精力划分做出观察,你重视的部分是否给予了足够的精力?
第四步:制定与理想的自我和价值观相符的目标;
第五步:为你的目标赋予更宏大的意义,关注你的贡献。
《西部世界》里的游客 William 是一家公司的VP,在进入西部世界游乐园之前他认为这里仅仅只是会激发出人类的原始冲动,包括暴力、权力、纵欲和战争,但后来他发现其实是在找寻更深层次的自己。
人类对自我的追寻是穷尽一生的努力,”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去向哪里?“是哲学的终极命题,并非一代人一群人或者某一个群体的困惑和迷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