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共和国教科书》看到百年前的回忆

从《共和国教科书》看到百年前的回忆

作者: 往前走的蟹子 | 来源:发表于2017-04-04 23:27 被阅读0次

   朋友送了一套《共和国教科书》给我,说是民国时的小学课本,可以闲暇时给孩子看看。起初我并未在意,只觉得是一套按照中国传统造纸及印刷方式做的宣纸版线装书,可以作为标本收藏在书架上。晚上闲来无事,随手打开翻阅起来,想看看一百年前民国的学童到底读些什么课文。这套教材分初小和高小两部分,共11册,其中有《新修身》4册,另配套有6本教授法,信手翻阅几册后,不禁汗颜,如果按照课文的水平来说,当时高小学生的国文水平和知识结构超过现在大学生也不为过。如信手拈来的几篇课文:

   《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初小第一册第29课:天初晚,月光明,窗前远望,月在东方”——文字简洁,读起来朗朗上口。

第二册第1课《读书》:学生入学,先生曰:“汝来何事?”学生曰:“奉父母之命,来此读书。”先生曰:“善。人不读书,不能成人。” ——因循善诱,大格局方有大成就。

《共和国教科书·新修身》第一册第5课《戒惰》: 龟与兔竞走。兔行速,中道而眠,龟行迟,努力不息,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寥寥数语,勤勉戒惰谨记于心。

   1912年,距今一百多年,在这一年,中国结束了千年封建帝制,建立了第一个民主共和的新政权。也正是这一年,中国教育史上首次实施了小学男女同校,一个大众教育时代来临。教科书作为国家主流价值体系、民族文化、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的集中反映,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最直接手段。商务印书馆敏锐地推出《共和国教科书》,为力图从根本上理解共和政体下的教育实质,争取教科书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适合新时代教育需求。编撰和校订者都是鼎鼎大名的人物——蔡元培、张元济、高凤谦、庄俞、沈颐等等。他们几乎都是学贯中西、视域开阔的大加,对古老中国融入世界主流文明抱有善意的期待、执著的求索。他们以深沉的历史感和高瞻远瞩的自觉意识,将自己对历史、对世界、对人生的总体理解和把握,熔铸在一本本薄薄的教科书中,而这些教科书则静静地展示着他们的生命的寄托、人生的慰藉。

   在此,摘录一下这套书的编撰要点:

一、注重自由、平等之精神,守法合群之德义,以养成共和国民之人格。

二、注重表彰中华固有之国粹特色,以启发国民之爱国心。

三、注重国体政体及一切政法常识,以普及参政之能力。

四、注重汉满蒙回藏五族平等主义,以巩固统一民国之基础。

五、注重博爱主义,推及待外人爱生物等事,以扩充国民之德量。

六、注重体育及军事上之知识,以发挥尚武之精神。

七、注重国民生活上之知识技能,以养成独立自营之能力。

八、联络各科教材,以期获得教授上之统一。

九、各科教材俱先选择分配,再行编辑成书,知识完全,详略得宜。

十、各科均按学生程度循序渐进。

十一、关于时令之教材,依阳历编次。

十二、各书均编有详备之教授法,以期活用。

十三、书中附图及五彩画,便与文字相引证,并以引起学生兴趣而启发其审美之观念。

十四、初等科兼收女子材料,以便男女同校之用。

   这些编撰要点,置于今日之教科书编写,仍然具有极重要的参考价值,有些甚至可以上升到指导思想的高度。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一国之气象,首在教育,而教育则首在儿童启蒙,那时的文化人对此都有共识,所以大家愿意俯下身来为小学生编课本,以激情和灵感,用我们难以想象的热诚,为中国教育发展涂上一层神圣的光彩,心意拳拳,自然气象不凡。

   香港《凤凰周刊》主编邓康延先生曾说:“民国年间,兵荒马乱,人心却淡定。上有信念,下有常识,小学课本集二者于一身。老课本的编著是民间的,无关君王军阀权贵,透着民众皮肤上的冷暖,不呼口号,不居高临下,不繁文缛节。仁爱、礼义、诚信、情趣、方法、逻辑,家国之源、江山之远、永恒之义,多在平白明净的故事之中。”

   回想到前几天看到的一篇文章,说是现在人教版的小学课本里,开始疯狂出现大量外国人好人好事的文章,中国人在里面的形象,基本就是《一分钟》里贪睡不守时的元元,《蓝树叶》里的自私小气的形象。小学课本,尤其是小学语文课本,我们的孩子应该学习的是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属于我们自己的本土的文化,而不是把泊来品生吞活剥,将外国人的审美弄成我们的审美!润物细无声,文化的教育需要潜移默化,希望当代的教育家们真正深省,重视基础教育,只因为,少年强则国强!

相关文章

  • 从《共和国教科书》看到百年前的回忆

    朋友送了一套《共和国教科书》给我,说是民国时的小学课本,可以闲暇时给孩子看看。起初我并未在意,只觉得是一套按照中...

  • 杨绛先生用过的国文教科书

    想小孩有古文功底,不妨陪他学这套课本——共和国教科书。 前两天在一个群里曾与人争执现在语文教科书的不足。那位网友提...

  • 读鲁迅有感

    前些日子看到了一则旧闻:大约从几年前开始,鲁迅先生的作品数量在教科书中日趋减少了。他在文坛活跃的时候,离现在已经过...

  • 西藏,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在我没有进藏前,我对西藏的整体认识仅仅停留在教科书上:西藏,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级自治区,很多年前西藏农奴得解...

  • 运营管理方面的书籍推荐

    运营管理方面的书籍说实话并不算多,你能看到的大多是一些从国外引进的运营管理教科书。 这些教科书对于构建基本的运营管...

  • N年前的回忆

  • 【听课笔记】《二十年后的家乡》(10.31)

    边做饭边看课,没有做笔记。看完课后打卡回忆、记录和梳理。 吴老师开课从百年前100人的心愿瓶现在得以实现导入,激发...

  • 倒计时241

    《勿贪多》 民国《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第三册中的第二十四课,全文仅34个字: 瓶中有果。...

  • 草本集(46)荠菜

    荠菜 很多年来,开始是从教科书里,从课外读物里看到有关于春天挖荠菜的事,后来,是从网络里看到,有作者写到挖野菜,挖...

  • 时光机

    ″回忆过去,请刷百度时光机,那里有可能找到过去的你!″ 我从百度地图时光机里居然看到了自己(我和妞妞),显示那时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共和国教科书》看到百年前的回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gzz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