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元旦节,照例给自己做一份新一年计划,我的第一条写的是:从今年开始读二十四史。于是那一年的第一件事便是买回了第一本----《史记》,拿到书的那一刻我甚至觉得我的智慧在熠熠生辉。当即开始阅读第一篇《史记·三皇五帝本纪》。然而当我看完后,我突然感到迷茫。
我看完知道了中国上古时期帝王的更迭,知道为君者当以仁德治理天下,我能历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可是那对于我来说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已经过去的故事,又与我何干?有人说:发生在被人身上的事,能给我们以启示。于是我遍寻书中文字,了然了,对于作为一个平凡人的我,它告诉我做人要与人为善、要孝顺父母、要兄友弟恭、要胸怀宽广。然而这些不是从上学开始就一直为老师们谆谆教导的内容吗?那历史对我于已经步入社会的我,意义又在于何处呢?
先哲培根曾言:读史使人明智。这话很容易理解,可我依旧读不懂,我上了多少年学,就读了多少年历史,我学历史的过程告诉我:读史使我通过考试,却从没体验过何为明智。一直以来,不论是我读史书,还是学校上历史课,我都是将历史作为别人的故事在读,惯看他人或挣扎泥淖、或封侯拜相,我自去留随意、心无波澜。先秦相国张仪曾言:天下熙攘皆为利往,庙堂蝇营皆为名来。读史明智之利,我却并无收益,是为何?
前几天重新翻看电视剧《大秦帝国》系列,当看到商鞅为变法立信致秦强兵富国、当看到秦惠文王为东出跃跃欲试拜张仪为相、当看到犀首公孙衍与张仪以天下为棋盘斗智斗勇时,我突然有点明白过来为何我们要读历史。读历史是置身事外观前人如何掌控棋局,也是身在局中谋求应对今日风云变幻之法。夏商周三朝以血缘定阶层,贵族和平民、奴隶间天堑之隔,周朝800年以礼乐治天下。然而至春秋战国,周王室衰微,各方诸侯崛起,天下礼崩乐坏,先秦500余年至秦汉初立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维持了近2000年的社会信仰(即血缘决定阶层)被打破,天下百家争鸣,望之四海皆是信仰,却又都违背信仰。一直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间的这一段时期与今日的我们何其相似。鸦片战争一阵炮声,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退出历史舞台,中国一直坚守的信仰(儒生治天下)一时之间荡然无存。今天的我们信仰国学经典,却鄙夷儒家误国、儒生迂腐;我们信仰西方民主,也忧心西化将丧失中国精神、大道难行。今天的我们该何去何从,是否可以从那段历史去思索今日中国的发展之道?
天下大势,是我辈分内之事,却也难在谁人的独立影响之下。那么历史又与我个人有何相关?与国家治理相同,历史存在的意义并不仅仅是扩展你知识量的储备,更是扩展你思维的宽度。《圣经·传道书》上说:“已有之事,后必再有。已行之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我虽不信教,却也相信如今我们每个人正在经历的选择,我们的先人也必经历过。那么如何让我们更好的选择,便是历史在给我们指的一条道路。然而前人我们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接受的教育也不同,生搬硬套必是无用,那么如何有效借鉴?这才是历史能够给我们作为个人的最宝贵能力——思辨。面对一个问题,先人已经做了选择,历史也已告诉我们结果。那么当我们同样面对时,我为古人,我当作何选择,我的选择和先人有何差别,结果将是如何,由此可见我与先人的差别。同样的,将先人的选择用到今时今日的情境下,结果将会是如何,如何完善、如何改进。这便是思辨。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张良圯上纳履(详细的故事大家可以自行了解,不展开,见《史记·留侯世家》)中有一段将老人约见张良,约了三次,第三次,张良先一日前去等候,才得老人传授太公兵法。初读这一段,我理解的是守信很重要。当我转换身份,将自己放到场景中去做选择时,看到的却是《孙子兵法》上讲的“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受制于人”,这样的场景如何放到现如今的生活选择中我想自不必我再多言。
现在历史对我而言,早已不再是昔日枯燥的文字和无法解答的迷茫,是一份新的豁然开朗。对于个人而言,历史是由人组成的集合,大江淘尽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的身上,或多或少可以找到我们的影子;对国家而言,历史是曾经辉煌和现有的繁盛,其中隐藏着多少人家国天下的情怀和梦想,留待我们追寻。历史不仅是高分的必备,也是那些“我们”曾经活过的痕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