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出生在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家里兄弟姐妹四人,他是家中老大,十六岁时便缀学在家,帮着母亲带弟弟妹妹,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减轻家里负担,十七岁时,他只身来到省城找活干,这一进城就是二十年。
现在你再见到小刘本人,可不是那个初来乍到、不谙世事、没见过事面的农村少年了,尽管身上还保留着那股朴实劲儿,但穿衣打扮、举手投足俨然是个地道的城里人了。只不过与城里三十几岁的中年男子比起来要显得沧桑许多,这与他把整个青春使劲地耗在城里打拼有非常大的关系。
小刘进城后,在工地上打过工,骑三轮车给别人送过货,至于说为什么不给别人打工了,具体原因我倒没问过。他后来做起了家政,自己一个干,从逢年过节给别人家擦玻璃、打扫家入手,慢慢地去积累客户,他不大说话,干活却十分卖力,他服务过的人家儿得知他是个农村孩子后,对他增添了几分怜爱,愿意帮助他的人越来越多,他的客户慢慢积累了起来。他做家政的价格也比市场行情低,于是,大家留下他的联系方式,年年都请他做家政服务。我和小刘的结识就源于此,后来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家里有些活需要人手时,我会打电话请他来,反正请人都要花钱,不如让小刘挣了这个钱,看着他一路奋斗过来替他高兴,也总想有机会时就帮衬帮衬他。
小刘脑子活,肯吃苦,除了年节做家政外,其余的时间,他就做点小买卖。他把家乡特产运到城里卖,农村人不稀罕的,放到城里,再打上自家地里种的、绿色无污染的标签,就特别畅销。小刘一开始租车,后来赚了些钱后,就自己买了辆小面包车,一提起他的车,他脸上荡漾着满满的成就感。
靠着经营家乡特产的小生意,小刘慢慢地在城里聚上了媳妇儿,从租房子住又慢慢地买了处两居室的房子。有一年,他来了家里做家政时,还带着媳妇一起来,他说,两个人干活,工时可以大大缩短,可以多做几家,挣得钱也能再多些。看着长相朴素、身材壮实,干活实诚的小刘媳妇,我打心里为他高兴,那年大约是我与小刘认识的第十年吧,一路见证了一个农村孩子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挣下了一份家业。
小刘自成家后,就变得爱说爱笑了,他有了爱的港湾、情感的寄托、携手打拼的伴侣,他对这个城市不再恐惧了。每次做完家里的活,小刘会主动缠着我聊天儿,话匣子一经开启,就要费好大功夫才能合上。
婚后两年,小刘一直要不上孩子,这成了小刘最大的烦心事与最重的心理负担。好在经人推荐,他们两口子看了一位擅长治此病的老中医,不知吃了多少副中药,总算怀上了孩子,且接二连三,现如今,小刘已是三个娃的爹了。
小刘现在已完全融入了这个城市,居有定所,有自己的营生,有温暖的家和惦记他的家人,孩子们得益于父母的辛劳打拼,生于斯长于斯,他们享有良好的教育资源,只要他们珍惜父母给他们拼来的这份幸运,足够上进努力,相信小刘一家的生活还会有更好的变化。
二十年来,不论多难,小刘脸上总挂着憨憨的、特别能感染人的、标志型的笑容,一笑起来眼睛微眯着,好像他心里也总是乐呵呵的,尽管岁月在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但笑起来的真诚劲儿一直保持着。兴许,这就是他在城市得以一步步立稳脚跟的杀手锏,这是种乐观的精神,它感动了上苍,得以成全了这个穷人家的孩子。
愿他的笑容能够随着孩子们长大自立后,笑得更加灿烂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