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诗经》学习第107篇《魏风 葛屦》
【原文阅读】
纠纠葛屦géjù,可以履霜?
掺xiān掺女手,可以缝裳cháng?
要之襋jí之,好人服之。
好人提shí提,宛然左辟bì,佩其象揥tì。
维是褊biǎn心,是以为刺。
【译文参考】
葛麻鞋儿缠又绑,怎么能够踏寒霜?
干干瘦瘦女儿手,怎么能够缝衣裳?
先缝腰围再衣领,贵人试穿新衣裳。
美人生来腰肢细,一扭腰儿脸向里,
戴她象牙簪儿不把人搭理。
好个小心眼儿大脾气,编个歌儿讽刺你。
【字词注释】
(1)纠纠:缭缭,缠绕,纠结交错。
(2)葛屦(jù):指夏天所穿葛绳编制的鞋。
(3)可:通“何”。
(4)掺掺(shān ):同“纤纤”,形容女子的手很柔弱纤细。
(5)要(yāo):衣的腰身,作动词,缝好腰身。一说钮襻。
(6)襋(jí):衣领,作动词,缝好衣领。
(7)好人:美人,此指富家的女主人。
(8)提提(shí ):同“媞媞”,安舒貌。
(9)宛然:回转貌。
(10)辟(bì ):同“避”。左辟即左避。
(11)揥(tì ):古首饰,可以搔头。类似发篦。
(12)维:因。
(13)褊(biǎn )心:心地狭窄。
(14)刺:讽刺。
【诗歌赏析】
此诗虽然题为《葛屦》,实际上却是通过描写了一个缝衣女奴为主人家缝制衣服所经历的片段场景所体现出的贫富不均。缝衣女因受女主人的虐待而生不满,故作此诗而加讽刺。
全诗共两章,前章先着力描写缝衣女之穷困:天气已转寒冷,但她脚上仍然穿着夏天的鞋子;因平时女主人对她的虐待和吝啬,故她不仅受冻,而且挨饿,双手纤细,瘦弱无力。尽管如此,她还是必须为女主人缝制新衣。自己受冻,所做新衣非但不能穿身,还要服侍他人试穿,这非常凄惨。
前章末尾有“好人服之”句,已引出“好人”,故后章作者笔锋一转,着力描写女主人之富有和傲慢。她穿上了缝衣女辛苦制成的新衣,连看都不看她一眼,还故作姿态地拿起簪子自顾梳妆打扮起来。这种举动自然是令缝衣女更为愤慨和难以容忍的。
全诗正像一个镜头,白描了一个场景,却有令人耐心思索的内涵。而且,读者可以清楚地发现,此诗实际上用了一个很简单而又常见的手法,即对比。作者有意识地将缝衣女与女主人对照起来描写,两人的距离立刻拉开,一穷一富,一奴一主,马上形成鲜明的对照,给人留下了十分强烈而又深刻的印象。
除了对比,此诗在艺术上另一个重要的特征,便是细节的描写。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或揭示人物性格常能起大作用,小说中常有,诗歌中并不常用。由于此诗有两个女性人物在内,所以作者也进行了细节描写,如写缝衣女只写她的脚和手,脚穿凉鞋,极表其受冻之状;手儿瘦弱,极表其挨饿之状。这两个细节一经描摹,一个饥寒交迫的缝衣女形象便跃然纸上。再如写女主人,作者并没有描摹她的容貌,只是写了她试穿新衣时的傲慢神态和扭身动作,以及自顾佩簪梳妆的动态,便刻画出了一个自私吝啬、无情无义的女贵人形象。
最后要说的是此诗的点题作用。坦率地说,如果没有末尾“维是褊心,是以为刺”两句,仅以前面的描写和对比论,很难说出它有多少讽刺意义;只有当读者读至末二句,方知这诗具有讽刺意味,是一首讽刺诗。这便是点题的妙用。有此两句,全诗的题意便立刻加深;无此二句,全诗便显得平淡。当然,讽刺诗在末尾才进行点题,跌出真意,这是常有的,但读者不得不承认这实际上已成了此诗在艺术表现上的第三个重要特征。
【《纠纠葛屦》学习的反思探讨】
魏风
《魏风》共七篇。周初封同姓于魏,到周惠王十六年,即公元前661年,被晋献公所灭。全部魏诗都是魏亡以前,即春秋初期的作品。
魏在今山西芮城东北。土地干,生产少,君主俭啬,人民生活比别的地区更苦;正如朱熹所说,“其地陋隘而民贫俗俭”。魏诗在《国风》中风格最一致,多半是讽刺、揭露统治阶级的诗歌。《葛屦》中已经提到诗歌的战斗作用。《硕鼠》的作者,已经幻想着无剥削的“乐土”。《伐檀》的作者,已经感受到剥削与被剥削的生产关系。在两千五百年前,人们有这种深刻的觉醒,确实是不容易的。
《鲁诗》说:“履亩税(除农民要种公田,取劳役地租税外,又税农民私田十分之一)而《硕鼠》作。”《魏风》之富于战斗性,可能是和魏地较早向人民征收双重税有关。
【《诗经》学习的背景知识】
古代的鞋
古代的鞋有屦jù、履、屩juē、屐、鞮dī等名称,其间有异有同。下面分别介绍。
屦,《说文》:“履也。一曰鞮也。”段玉裁引晋蔡谟曰:“今时所谓履者,自汉以前皆名屦。《左传》‘踊贵屦贱’,不言‘履贱’;《礼记》‘户外有二屦’,不言‘二履’;贾谊曰‘冠虽敝,不以苴屦’,亦不言‘苴履’。《诗曰》:‘纠纠葛屦,可以履霜’。屦、舄者一物之别名,履者足践之通称。”许〔慎〕以今释古,故云古之屦即今之履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也说:“古曰屦,汉以后曰履,今曰鞵(鞋)。”
至于《说文》所说“鞮也”一义,则是皮革所制之屦(见《说文·革部》)。古代的屦分别用草、麻、皮制成,在称呼上比较混乱。例如《左传·僖公四年》:“申侯(郑大夫)见〔齐侯〕曰:‘师老矣(指长久在外已疲劳)。若出于东方而遇敌,惧不可用也;若出于陈、郑之间,共其资粮屝屦,其可也’。”杜注:“屝fèi,草屦。”孔疏引《方言》:“丝作之曰履,麻作之曰屝,粗者谓之屦。”
今本《方言》作“麻作之者曰不借”。《方言》又说:“徐兖之郊谓之屝,自关而西谓之屦。”《玉篇》:“麻作谓之屦也。”这样,屝到底是草制、麻制还是粗屦?莫衷一是。大约屦、屝、不借等由于有方言分歧这个因素在,具体所指并不很固定,要根据上下文提供的线索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古代说“草屦”,自然是草鞋。白居易《香山寺石楼潭夜浴》:“绡巾薄露顶,草屦轻束足。”《宋史·吕祖俭传》:“在谪所,读书穷理,卖药以自给,每出,必草屦徒步,为逾岭之备。”“菲屦”也是草鞋。《左传·襄公十七年》:“齐晏桓子(晏婴之父)卒,晏婴粗衰斩,苴绖jū dié带,菅屦(按:这都是丧服)。”杜注:“菅屦,草屦。”
“葛屦”,是用葛藤加工成的纤维编的鞋,介乎草、麻之间,比一般的草鞋要高级些。《诗经·小雅·大东》:“纠纠葛屦,可以履霜。”葛屦为天暖时所服。(《仪礼·士冠礼》:“屦,夏用葛……冬皮屦可也。”)《大东》是“东国困于役而伤于财,谭(国名)大夫作是诗以告病焉”(《诗》小序),结霜的天气还穿着夏天的葛屦走路,正是困窭的表现。古书上常以草鞋为罪人之服或丧服,其实贫苦人常年所穿的都是草鞋,当时织屦贩屦已经成为一种职业。
屦,在战国之后确实通称为履了。例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晋文公与楚战,至黄凤之陵,履系(带儿)解,因自结之。”白居易《杨柳枝》:“绣履娇行缓,花筵笑上迟”;杜荀鹤《吴县》:“草履随船卖,绫梭隔岸鸣”——都以说“履”为常了。
草鞋又称躧xǐ,字又作蹝xǐ、屣xǐ。《史记·苏秦列传》:“夫实得利,尊得所愿,燕赵弃齐如脱躧矣。”脱掉草鞋是很方便的,所以古人常以“脱躧”表示事之轻易。躧当动词使用时,有一个很特殊的含义:趿拉着鞋,即如现在穿拖鞋。
舄xì是在底子下面再加一层木底(很像现在在底子上加掌)的鞋。这是先秦的名称,到汉代时这种两层底儿的鞋改称为屦了。舄的作用很像现在的胶底鞋或雨鞋。诗经·小雅·车攻》:“赤芾金舄,会同有绎。”这是说诸侯们来行会同之礼,佩朱芾、穿朱黄色的舄,按其尊卑列位。《诗经·豳风·狼跋》:“公孙硕肤,赤舄几几。”(公孙指周成王,这是形容他长得高大美好,服饰很盛。)
屩,也是草鞋的名称。《史记·平原君列传》:“虞卿者,游说之士也,蹑屩担簦(长柄笠,类似今天的雨伞,但戴在头上)说赵孝成王。”《汉书·卜式传》:“式既为郎(中郎,汉官名),布衣草屩而牧羊。”颜注:“即今草屦也。南方谓之。”
古代叫屦、履,现在叫鞋。鞋字首见于南朝梁顾野王的《玉篇》,是鞵xié的异体字。《颜氏家训·治家》:“邺下有一领军,贪积已甚……后坐事伏法,籍其家产,麻鞋一屋,弊衣数库,其余财宝,不可胜言。”白居易《花线毯》:“美人蹋上歌舞来,罗袜绣鞵随步没。”《上阳人》:“小头鞵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
现在日本人民生活中仍保存的木屐,原是我国古代的木履。颜师古《急就篇注》:“屐者,以木为之,而施两齿,可以践泥。”《南史·谢灵运传》:“〔灵运〕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常着木屐,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则去其后齿。”后来人们便把这种屐叫谢公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古代也有靴子,字原作。《说文新附》:“骅,鞮属。”据《释名》(《太平御览》引)说本是胡(北方少数民族)名,赵武灵王始服之。《说文》:“鞮,革履也。胡人履连胫,谓之络鞮。”(依段玉裁本)
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大家小书系列)》,许嘉璐,北京出版社,2016年8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