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重读《活着》

重读《活着》

作者: herensi | 来源:发表于2017-06-27 22:56 被阅读36次

初三毕业的那个夏天,我们补了一个暑假的课,在县城高中的那栋老教学楼里。那个暑假的一些傍晚,上课的语文老师,偶尔会给我们放一场电影。

那是一段难得的电影时光,仿佛给我们枯燥乏味的补习生活,带来了一丝丝明朗的气息。

在那个暑假,我看了的几部电影,几乎在我后来的几年,我都不断的反复来回看。那个年轻的语文老师,后来成了我高中三年的班主任,而在高中三年,他给我带来的最大变化是,我开始慢慢读一些课外书,渐渐爱上看一些电影。

那年夏季的黄昏,他放的每一部电影对我来说都是新的,电影是新的,影像里的世界也是新的。也就是在那些酷暑漂浮的黄昏,我们在教室里看了《活着》、《我的父亲母亲》、《东京审判》……

记得看完《活着》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写一篇观后感,那篇文章,我费尽了初中以来,读到的所有关于苦难和坚强的好句子,写了一篇我至今已经记不大清楚的文章,只记得当时,老师拿来了在班上读,那篇文章是我对《活着》最初的认识。

苦难和坚强成了我的文章里的主题,也成了我对这部电影的全部认识。

那时候,我还对余华这个作家保留着最粗浅的印象,他原本是一个牙医,成了我对他的所有记忆。直到上大学的时候,我才开始读余华,读他的《十八岁出门远行》、《爱情故事》、《黄昏里的男孩》等等,后来干脆买了一套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余华全集。

余华的小说好读,读起来丝毫不诘屈聱牙,却令人震撼和动容,原因无他,在于他笔下对苦难,对死亡近乎残忍的表达,读他的小说是绝望的,绝处逢生之后,仍然是绵延不绝的绝望,仿佛被命运撕扯玩弄在鼓掌之中。

都说余华是个讲故事的天才,绝对是如此,他笔下的人物常常如余华自己所说,他会主动跳出来说话,仿佛这些对白不是作家有意而为之,在小说的写作中,这绝对是一种超脱的境界。

读大学的时候,读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只是觉得悲凉,而悲凉的生活之后呢?我看不到绝望的气息,大概是因为,那时候我年纪尚小,不曾明白,这世间众多的悲剧和命运,原本都是不可避免,你甚至无能为力。

毕业后,我就一直很少读余华的作品。后来余华的作品出了精装版。索性买回来重读,都说,书是常读常新,大概就是如此,心境不同,际遇各异,都能从书中读出不同的味道来。那时候,我对余华的《活着》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感受,只是单纯的觉得,福贵的一生太悲惨了。

而这一次再读,我开始注意福贵之间的对白,开始注意到普通人对于生活的无力叹息,而又对生存的渴望。

那是一种对人性深刻的洞察之后,才会有的语言,所以,与其说是福贵参透了生死,倒不如说是余华让福贵代替自己开口说话,道出了千百年来,无数芸芸众生,挣扎一生之后,最真实的命运表达。

就像书中福贵和家珍对春生说的那句话,“你要活着。你还欠我们一条命。”活着,比什么都强。

余华写小说的聪明之处还在于,他喜欢用小人物反应时代,而在他的笔下,对时代的评判都是从一些小人物嘴里说出来的,一章可能就过去了几十年,他这种张弛有度的写作方法,给小说里的人物,铺上了浓重的历史背景,他们是大时代下浮沉漂泊的代表,他们也是直面和挑破时代丑恶最真实的声音。

大时代里,小人物是愚昧的,也是最单纯和智慧的。小人物是无知的,被命运裹挟向前,同时也在同时代和命运作着最无力的抗争。

或许,这也是余华想表达的,只是他借小说里人物的口说出来而已。

重读《活着》,对死亡开始变得更加冷峻,生与死都是我们无法摆脱的主题,而如何活着成了我更关注的焦点。这一辈子经历过无数种生活的福贵,是如何活下来的,成了我开始深思的地方。

那么又该如何活着呢?

活着就是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余华如是说。

相关文章

  • 重读《活着》

    大约在去年读过了本书,当时只感觉个人是多么渺小,富贵一家人在大时代里浮沉,悲悲喜喜,还是悲多,可是他们似乎又什么都...

  • 重读《活着》

    初三毕业的那个夏天,我们补了一个暑假的课,在县城高中的那栋老教学楼里。那个暑假的一些傍晚,上课的语文老师,偶尔会给...

  • 重读《活着》

    “活着”,一个让人沉重而深思的词,再没有比它更能体现生活的意义的词了。第一次读《活着》是从一部电影开始的...

  • 重读《活着》

    昨晚失眠,在手机上看电子书,余华的《活着》我是第二次读。上学那会买了一本,黑色封面,红色标题,已经忘了看完时的...

  • 重读《活着》

    前段时间,重新读了余华的《活着》,感觉再读一遍有了更深的体会。这次,我对主人公——徐福贵的印象更深刻了。 生活是什...

  • 重读《活着》

    这一版最大的特点应该是收录了很多篇作者序,余华讲了很多与创作活着有关的思考,如果是初读的话,小说会变得好接受很多...

  • 重读《活着》

    福贵的一生,只能用因祸得福诠释。赌博输了钱,但侥幸逃过了被枪毙。亲人一个个离去,却活成了“老不死”。得知“有庆”被...

  • 重读《活着》

    刚读完了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又捧起了余华的《活着》,时隔多年,再读这本小说,合上书的那一刻,心里有说...

  • 重读《活着》有感

    生活中我们得学着把心结打开,或者干脆放下并把“结”打成花儿一般的模样。 我们其实是很幸运的,有幸生活在这个美好的年...

  • 重读海贼--活着

    其实这一篇的起因并不是因为海贼,而是一篇来自TEDx的演讲--如何在五分钟内知道你活着的意义?.大意是一位耶鲁的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读《活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hdycxtx.html